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奧黛麗·赫本與格里高利·派克

奧黛麗·赫本與格里高利·派克

GIF

1

繁華人間,承載著一個又一個奼紫嫣紅的夢。上帝用畫筆為人間的夢塗抹上色彩,卻偏偏在比利時的上空騰出了大量留白。因為在這裡,一個最純粹潔白的美夢,即將誕生。

初夏的季節,就連空氣中都瀰漫著淡淡的馨香。1929年的初夏,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迎來了初夏的暖陽。相比於往年,布魯塞爾這一年的初夏,似乎擁有了更加純凈的色調,藍得透徹的天幕,在不經意的瞬間划下一抹溫柔。

沒有人知道,一名天使即將在這個時節降臨人間,布魯塞爾,正是上帝為她精挑細選的人間天堂。

1929年5月4日,隨著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這名天使終於降臨 在了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她帶著天使特有的美麗容顏,躺在了一張柔軟舒適的小床上。她的降生,似乎為布魯塞爾的初夏,鍍上了一層金色的暖陽,除了純凈與美好,人們再也找不到任何形容詞,去形容這名初來人間的女嬰。整個比利時的上空,都隨著她的降生,充滿了靜謐與詳和。在這片瀰漫著藝術與浪漫氣息的國度里,每個人的身上都流露出優雅的氣質,然而除了優雅,女嬰降臨的家庭,更為她提供了高貴的身份與安逸的生活。

這個以「魯斯頓」為姓氏的家庭,是當地極為富裕的一戶人家。家人為女嬰取名「奧黛麗·凱瑟琳·魯斯頓」,不久之後,父親發現在祖先的姓氏中,曾經含有「赫本」,於是,便又將這兩個字加入了女兒的姓氏當中,如此一來,女嬰便擁有了一個長長的名字——「奧黛麗·凱瑟琳·范·赫姆斯特拉·赫本-魯斯頓」(Audrey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這個複雜的名字在後來得到了簡化,於是,「奧黛麗·赫本」成為了這名女嬰的名字。二十年後,這個名字變成了一種風格,甚至是一種代表著美麗、優雅、高貴的符號,直到如今,整個世界依然對這個名字念念不忘。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奧黛麗·赫本就展露出了極高的藝術天賦,尤其對音樂和舞蹈十分喜愛。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母親的影響。一次,當母親在家中播放悠揚的音樂時,奧黛麗·赫本帶著天真的表情問母親,音樂有什麼用,母親告訴她,聽音樂是為了跳舞。

也許是受到母親這句話的啟發,每當聽到音樂響起,奧黛麗·赫本總是隨著音樂揮舞起一雙稚嫩的小手,每一個動作,都能跟得上音樂的節奏。小小的她還沒有意識到,她對於音樂和舞蹈的痴迷,正是從那時起,就已經在內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

充滿著浪漫氣息的布魯塞爾,為奧黛麗·赫本的成長提供了一片藝術的土壤。在那裡,隨處都可以聽到好聽的音樂,她似乎對古典音樂尤為喜愛,每當家中的留聲機中傳來古典音樂的曲調,她的臉上馬上就會呈現出孩子獨有的喜悅,長長的睫毛隨著大眼睛的眨動忽閃忽閃,紅紅的臉蛋上掛著迷人的笑容,任誰看了都會為之沉醉。

身旁變換的季節,難以抵擋奧黛麗·赫本在人間的耀眼。她在凝香的歲月中兀自陶醉,舞出了專屬於自己的、夢幻的浪漫。降落到人間的天使,似乎生來就要肩負起上帝交付的使命,也註定不會像常人一樣,平庸地度過一生。六歲的奧黛麗·赫本,過早地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挫折,父親為了追隨他狂熱信奉的納粹主義,決然地離開了這個家。崩塌了一角的天空還沒有來得及修補,隨之而來的一場世界大戰更是將她安穩的家園徹底摧毀。

於是,奧黛麗·赫本隨著母親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在硝煙瀰漫的舞台上,她用踮起的足尖,舞出只有她一個人的獨幕劇。童年的一切遭遇,彷彿是天使在人間必將接受的磨練。當她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時,她將在逆境中破繭重生。

她是那樣地熱愛芭蕾舞,卻貧窮到買不起一雙像樣的舞鞋,一雙磨不破的木頭舞鞋,無數次地磨破了她的腳趾。每一次踮起足尖,伴隨的都是刺骨的疼痛。戰爭讓奧黛麗·赫本一下子徹底告別了曾經安逸的生活,為了補貼家用,她不得不靠教人跳舞,賺取有限的薪水。即便納粹分子製造出的恐怖氣氛籠罩著整個城市的上空,她也從未想過放棄自己的芭蕾夢。

她曾經說:「我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即使在槍炮聲和殺戮面前,我還是會始終沉浸在最初的夢想里——我的音樂、我的芭蕾……」

2

生命是一場最美好的相遇,在相遇之前,每個人都沿著各自的軌跡演繹人生,當兩條不同的軌道在某一處相交,便註定會碰撞出一場燦爛的火花。可惜,相遇,並不是故事的結尾,而是一場分離的開端。

奧黛麗·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因為《羅馬假日》而相識,那時的她,是一名初出茅廬的小女孩,而他,是萬人敬仰的大明星;她有著一場定下婚約卻遙遙無期的婚禮,他有一段結合多年卻已支離破碎的婚姻。

也許就連他們自己也無法說清,兩個人之間那朦朧的情感究竟算不算是愛情,如果非要為這段感情下一個愛情的定義,那麼這段愛情還來不及開始,便已匆匆結束。

在一開始,奧黛麗·赫本將這個大自己十三歲的男人視為偶像,如同眾多的女粉絲一樣,看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崇拜與仰慕。而派克眼中的她,是個美麗卻不自信的小女孩,他如同一個長輩一般對這個女孩十分疼愛,在派克的面前,赫本就像一個天真的孩子,隨時隨地釋放出快樂的因子,卻又在電影開拍的時刻,表現出一個小女人的優雅與嫵媚。

格里高利·派克的身上,承載了世人太多的溢美之詞,人們說他是世界上最英俊的男人,他舉止優雅,氣質謙和,分明就是一個紳士,而他臉上剛毅的線條,又使他看上去彷彿一名剛直不阿的英雄。而派克眼中的赫本,就是一個心思純凈的孩子,如同天使般的外表之下,也同樣有著一顆如同天使般善良的心靈。

在派克面前,赫本總是保持著得體的舉止,然而這絲毫無法掩蓋她時不時就會冒出的孩子氣,尤其是當她的睫毛隨著眼睛的開合忽閃忽閃的時候,一種溫柔的情感在派克心中緩緩升騰。派克對赫本的情感從最初的憐愛漸漸變為欣賞,他注意到,她堅毅的表情背後,暗藏著一份不為外人道來的憂傷。正是這一抹淡淡的憂傷,讓他想要保護這個單薄瘦弱的女孩子,不僅是在電影中給予她表演技巧的指點,在生活中也會對她多加寬慰。

兩個人似乎在不知不覺間,將電影中的情感帶到了現實之中,赫本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和派克待在一起。在拍攝的間歇,他們偶爾會去河邊散步,只

有靜靜流淌的河水知道,他們溫情的語調,究竟講述著如何動人的話語。派克溫柔的目光讓赫本漸漸融化,因為自幼缺乏父親的疼

愛,這個年長自己十三歲的男人,給了她亦父亦友的疼愛,在派克的身邊,赫本找回了久違的安全感。

雖然對赫本心生愛憐,可成熟的派克依然懂得將自己的情感掩藏在冷靜的外表背後。在外人看來,他的表情永遠波瀾不驚,只有與赫本獨處的時候,眼神中的溫柔才會毫不掩飾地流露。他渴望赫本的愛,然而他的婚姻卻成為兩人之間最大的障礙。他懂得,既然無法愛得名正言順,這份情感就必須埋藏在心底,任由它百般煎熬,卻絲毫不能表露。

赫本同樣清楚,自己仰慕的這個男人,早已經成為別人的丈夫,並且是三個孩子的父親,於是極力壓制著心中波濤洶湧的情感,因為她不容許自己成為破壞他人婚姻的第三者。她的教養與信仰,都教會她去尋覓一份純粹的感情,哪怕一絲污點,都會成為愛情中的詛咒,即便擁有這份感情,最終也一定不會幸福。

這份還沒來得及開始的愛情,硬生生地被兩個人封存在內心。就像在心中埋下了一根針,在不經意的某個時刻,刺得人心疼。

刻意保持的距離,反而催生了無限的美感。這種美是自然的流露,牽腸掛肚,卻不敢貪戀。這種美,值得用一生的深情去悉心呵護,在光陰的流逝間,用文字寫下一紙溫柔。

派克不願讓兩個人之間的情感被玷污,卻一不留神,將這位純潔的天使送到了另一個男人手中。

3

梅爾·費勒走入了奧黛麗·赫本的生活,他是一名導演,也是一名演員,還是一名作家,同時還是派克的好友。對那些在影視圈打拚多年,並且已有一定成就的人,赫本總是無比敬佩,她早就聽說過梅爾·費勒的大名,更能如數家珍地說出他出演過的影視作品,就連費勒也想不到,自己的粉絲中竟然還有一名如此美麗而優雅的女演員。

費勒的年紀與派克相仿,無論是他的容貌還是裝扮,處處都彰顯出一名藝術家的氣質。更值得稱道的是,他的長相與西班牙畫家格列柯十分相像,女人們都對他高高的顴骨和深邃的眼睛而深深迷醉,尤其是他擊劍與打球時迷人的樣子,更是讓萬千女子對他臣服。

在與女人相處時,費勒總是能恰到好處地表現出自己的體貼,他的這份體貼漸漸打動了赫本的芳心,與他從陌生到熟悉,直到產生依戀之情。赫本萌生出想要與費勒合作的念頭,於是她主動找到費勒,告訴他,劇本可以由他來定。

在眾多演出方式中,費勒選擇了話劇,並最終將《美人魚》的劇本選中。於是,在話劇與現實中,即將上演一場如同泡沫般虛幻的愛情。

人生若只如初見,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辛酸。沒有開始,就永遠不會有結束。對於同奧黛麗·赫本之間的關係,派克選擇了永不開始,友情,成為這段感情最好的保護屏障,也許是他太想要保護赫本純粹的感情,才把她親手交到了好友梅爾·費勒手中,卻沒想到,這段感情,在赫本的生命中刻下了一段鏤骨之傷。與費勒相識之後,奧黛麗·赫本很快就和他一起投入了話劇《美人魚》的排練。這是一個美麗而又傷感的童話故事,男主人公漢斯是一名英俊的遊俠騎士,他在一場大雨中為了避雨,誤闖入童話世界,當他看到了年輕貌美的美人魚,很快就與她深陷在愛情中不能自拔。

然而水族的世界無法容忍美人魚與人類之間的愛情,他們對美人魚發出了警告,一旦漢斯欺騙她,她很快就會死去。愛情蒙蔽了美人魚的理智,對於漢斯的一切,他都選擇無條件相信。可是,人類總是喜歡將謊言當作幫助自己達到目的的最佳武器,隨著時間流逝,漢斯對美人魚逐漸厭倦,為了和另一個女人訂婚,他甚至說美人魚是女巫,想方設法要將她置於死地。

在故事的結尾,漢斯因為觸犯了水族的法律而死去,美人魚看似從這段失敗的愛情中解脫,可是在無生無死的童話世界,卻留下了她孤單寂寞的身影。

天性浪漫的赫本,對美人魚的遭遇無比同情。她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角色,為了出演話劇中的美人魚,甚至險些與公司翻臉。派拉蒙公司希望趁著赫本人氣上漲的勢頭,讓她去出演另一部電影,他們認為,這部話劇很可能會將她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人氣消耗殆盡。

在赫本一再的請求之下,公司才終於鬆口。不過,他們提出了一個條件,只給赫本半年的時間。如果這部話劇反響不錯,就將它拍成電影,還是由赫本來出演。

興奮不已的赫本馬上投入到了《美人魚》的準備工作中。為了讓舞台上的美人魚有著奪目的美麗,設計師為她設計了一件絢麗的網狀長袍,上面鑲嵌著貝殼和水草,這樣的裝扮,一下子就能讓人想到海底世界的公主。

為了讓這件衣服合體,赫本一站就是幾個小時,這才打造出與她的身材十分契合的演出服。除此之外,她的頭髮也被反覆折騰了一番。人們印象中的美人魚,一定有著一頭柔軟飄逸的金髮,赫本的發色偏深,在導演的極力建議下,她將頭髮漂成了金色,可是漂過的頭髮看上去很假,赫本覺得自己一副倒霉相,於是又把頭髮染回了原來的顏色。

為了達到舞台上最佳的視覺效果,赫本只好戴上一個金色的假髮,然而這讓她在演出時十分不舒服。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導演最終決定,演出之前,在她的頭髮上整體覆蓋上金粉,演出結束之後再洗掉就好了。很快,赫本與費勒第一次合作的成果即將呈現,《美人魚》迎來了在波士頓公演的日子。舞台上的赫本,彷彿真的是一條從深海游來的美人魚,她舒展的動作和飄逸的裙擺,彷彿整個人都是在舞台上漂浮。人們一下子就認可了赫本飾演的美人魚,因為她的身上,本來就有一種超脫於凡塵俗世的靈動氣質。

她天生就是一名舞台上的公主,禁得起世人用各種眼光欣賞。此刻的她渾然不知,在遙遠的地方,還有一雙眼睛,隔空深情的守望著她。這守望的眼神,暗含了一絲無奈,走下舞台的赫本,彷彿也能感受到,一根無形的線,牢牢地牽住了心靈的一角。

4

就在派克因為婚姻的失敗而焦頭爛額的時候,赫本與梅爾之間的愛情卻逐日升溫。

赫本與第一任老公梅爾

在梅爾·費勒看似體貼的表象之下,隱藏著一顆工作狂的內心。自從與梅爾相識之後,赫本發現,他幾乎和自己一樣,總是在忙碌著,很少見到他休息。

儘管如此,赫本依然被梅爾身上散發出來的成熟男人的魅力所吸引。梅爾的魅力,來自他豐富的生活閱歷。他的身上,混合著兩個國家的血統。他的父親是西班牙人,母親是愛爾蘭籍美國人。梅爾彷彿就是為了表演事業而生,在普林斯頓大學讀書期間,他就瘋狂迷戀上了話劇,因為種種原因,梅爾並未完成學業,因為輟學,也讓他體驗了更加豐富的人生。

他寫過小說,也在百老匯表演過舞蹈,靠微薄的收入維持生計。然而這並不是最糟糕的經歷,無情的命運又親手將他送入了人生的最低谷,一場小兒麻痹症差一點斷送了他的演繹生涯。不過梅爾並不因此而放棄,他每天都握著熨斗拚命練習萎縮的右臂,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右臂恢復了正常。

人生的軌跡,就是一段段波折的曲線。當曲線走向谷底,終將反彈,朝著巔峰的方向一路上揚。在好萊塢,梅爾獲得了一次揚名的機會,在《失去的分界線》中,他扮演了一名黑人醫生,終於一舉成名,梅爾·費勒,成為一個眾人皆知的名字。

梅爾的才華與幽默深深地吸引著奧黛麗·赫本,而赫本的聰明與美麗,也讓梅爾將她視為一名從夢中走來的情人。每當兩個人在一起,便總是有著說不完的話題,赫本對梅爾演過的電影角色如數家珍,無論是《兇猛的牛群》中的鬥牛士,還是《虛張聲勢的膽小鬼》中的惡棍,她總能和梅爾深刻地探討一番,發表著自己對電影的看法,聽著她頗有思想的見解,看著她快樂的臉龐,梅爾對這個如同天使般美好的女孩更加傾心。

也許,赫本對梅爾的依戀,更多的是源自他身上散發出的成熟氣息。父親的離家出走,是赫本童年時期一抹揮之不去的陰影。因此,長大後的她,更喜歡和比自己大一些的男人親近。從成熟的男人身上,她似乎可以體會到只有父親才能帶來的安全感。他們的體貼與呵護,也能讓她的心中感到陣陣暖意。

這樣的感情,她從派克的身上也同樣能夠感受到。然而,派克尚有婚姻在身,因為不願意褻瀆這份純潔的情感,他願意親手將愛情轉變為友情。介紹赫本與梅爾認識,正是出於派克的一份私心,他希望自己的好友能夠給予他的天使溫暖的呵護,看到赫本幸福,派克才能安心。

派克與赫本並未因為結束了《羅馬假日》的拍攝而中斷聯繫,他們已經成為最好的朋友,可以說是知己。派克能夠感受到赫本對梅爾的感情,於是他鼓勵赫本主動給梅爾打電話,希望梅爾能夠圓了她想擁有一個家庭的美夢。

也許是因愛成害,因為太希望赫本能夠得到幸福,派克忘記了考慮兩個人的個性中是否有相配的因子,也從未想過,對於赫本來說,梅爾根本就不是那個可供她停靠的避風港。

當時的梅爾,已經有過兩段失敗的婚姻,並且,比赫本大十二歲的他,還是四個孩子的父親。然而在沉浸於愛河的赫本眼中,如此豐富的情史,反而讓梅爾變得更加有魅力,她總是試著在梅爾的眼神中尋找父親般的關愛,並且刻意地忽略了其他的雜質,深深地陶醉於梅爾的英俊與體貼當中。

於是,他們相愛了,並且很快開始了話劇《美人魚》的合作。赫本甚至認為,是梅爾為她帶來了好運,因為在《美人魚》第一次公演的當晚,她就接到了經紀人打來的電話,通知她,由她主演的電影《龍鳳配》在加利福尼亞的首映非常成功,人們不僅讚美她的美貌,對她的演技也十分認可。

梅爾也為赫本感到高興,然而面對從四面八方湧來的讚譽,赫本依然難得地保持著頭腦的冷靜。赫本對梅爾說,她覺得《龍鳳配》的第一幕劇情有些拖沓。在電影事業上,赫本總是表現著獨有的理智與淡定;可惜,在梅爾面前,她卻將理智統統拋諸腦後,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這段披著美麗外衣的愛情中。

5

想要緊握住一段時光,必然會牽扯出一段傷心的回憶。

回憶的邊緣,總有甜蜜的相遇,更有傷痛的別離。

也許,那一場不該發生的相遇,就是別離的開始,轉身後的每一步都走得那樣艱難,哪裡還有暇顧及身旁的風景是否美麗?

身為演員的赫本和梅爾,日子總是在忙碌中度過,兒子肖恩也隨著他們一道,把家搬來搬去。四歲,正是小孩子學習語言的最好年紀,為了兒子的上學問題,赫本又犯了難。

她是那樣喜歡伯根斯托克這個地方,美中不足的是,這裡的小學全部是德語學校。因為經歷過戰爭,赫本對德語沒有太多好感。她無論如何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成為一個說德語的人,為了兒子,她只好離開這個美好的地方。

赫本對新房子的要求很高,一連找了幾個月,才終於找到一個滿意的住所。雖然離開了伯根斯托克,卻並沒有離開瑞士,他們的新家在托洛肯納茲小村,是一座建於16世紀的古老而美麗的房子。

買下這座房子時,他們連同房子周圍的小果園也一同買了下來,然後又對房子進行了重新裝修。為了做到低調,赫本將房子的外觀裝修得十分簡樸,而室內才是真正的奢華。整棟房子的裝修都是由她親手設計,房間中的傢具和擺設全部來自世界各地,珍貴的奢侈品數不勝數。她將自己的家打造成了一個貴族的住所,可是住在裡面的人,依然難掩內心的空虛。

就在這時,電影《偷龍轉鳳》的劇本送到了赫本的手中,導演依然是執導過《羅馬假日》的威廉·惠勒。為了填補心靈的空虛,赫本不顧這個劇本的粗製濫造,接下了影片中的角色。直到來到拍攝地點巴黎,她才終於意識到,自己已經徹底離不開家庭,離不開丈夫,更離不開兒子。

演藝生涯可以讓她獲得事業上的榮耀,卻也很可能將她好不容易組建起的家庭毀於一旦。為了多一些時間與家人相伴,赫本開始了兩頭跑的日子。周一到周五,她待在巴黎拍戲,周五的晚上就飛回家,儘可能地和兒子多待一會,到了周日的晚上,再飛回巴黎繼續拍戲。

這部講述一個偷東西的故事的電影,在拍攝時卻真的發生了失竊案,先是兩件值錢的鵝頸花瓶被偷走,接著又有一群人偷走了劇組人員的工資名單。

這讓赫本更加擔心兒子會遭到綁架,為了讓肖恩的容貌不在任何媒體上出現,她明令禁止,任何人都不許給肖恩拍照。可是那些小報記者總是讓人防不勝防,他們偷偷地拍到了肖恩的照片,儘管赫本想要花重金贖回這些照片,也已經無濟於事。

於是,她的恐慌情緒更加嚴重。只要她不在家裡,就會請專門的保鏢來保護肖恩的安全,還有專門的保鏢護送肖恩去上學。她甚至請來了瑞士警察專門監視她的房子,任何可疑的人都無法靠近。

即便將保護措施做得如此周到,赫本還是會在晚上做惡夢,夢見肖恩遭到了綁架,只要肖恩不在身邊,她幾乎一刻都睡不安穩,緊張焦慮的情緒愈發嚴重。

有了保鏢和警察的守護似乎還不夠,赫本又突發奇想地買來一條日耳曼牧羊犬,希望這條訓練有素的狗能保護肖恩。可是,這條狗卻有些過度忠誠,任何接近肖恩的人,都被它當做可疑對象,肖恩的許多小夥伴都被它咬過。

肖恩在新家好不容易結識的小朋友們,再也不敢靠近他。一見到赫本,肖恩就大哭著求媽媽把狗送走,赫本只好又換了一條溫順的澳洲牧羊犬,小夥伴們才終於回到肖恩的身邊。

為了挽回梅爾的心,赫本一直在嘗試著種種努力。她認為,回歸家庭是最好的方式。因此,只要是不拍戲的時候,她就會像一個普通的居家女人一樣,戴著一塊白頭巾,在自家的花園裡侍弄花草。

此刻,她的身體里也有一個小生命與那些植物共同生長著,她本打算再給肖恩生下一個弟弟或妹妹作為童年的玩伴,不幸的是,她的身體還是太弱,再一次流產了。

6

再多的掌聲,終有一日會歸於沉寂;再美的花朵,終有一日會全部凋零。降落在人間的天使,走下燈火璀璨的舞台,又即將承載起一份生命的厚重。在我看來,老年的赫本其實最美麗!

找到了生命中最珍貴的感情之後,奧黛麗·赫本幾乎不會再接下送上門來的電影劇本,然而,這個降落在人間的天使,註定要以一個天使的形象,為自己的演藝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

1989年,奧黛麗·赫本出演了電影《直到永遠》,在其中扮演了一個真正的天使。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男主人公彼得喜歡刺激的生活,身為飛行員的他不幸在一次行動中犧牲。一位美麗的天使將彼得的靈魂帶回到女友的身邊,雖然人們既聽不見他的聲音也看不見他,但是彼得用心靈間的感應幫助女友過上了全新的生活。

《直到永遠》的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是奧黛麗·赫本最忠實的粉絲,小時候還因為偷偷跑出去看她主演的電影《甜姐兒》,被父母狠狠地罵了一頓。成為導演之後,他一直渴望能夠與赫本合作,卻沒想到,他導演的這部電影,成為赫本在電影圈的收官之作。

從在電影《荷蘭七課》中出演空姐開始,奧黛麗·赫本一共在二十五部電影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她塑造的每一個形象,都成為大銀幕上的經典。

她的電影生命,就像她出演的最後一部電影片名一樣,《直到永遠》,永遠都不會被世人遺忘。

結束了這部電影的拍攝,赫本全心全意投入到了家庭當中。她認為,是羅伯特給了她最溫暖的歸宿,只要與羅伯特在一起,她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就都在洋溢著幸福。

她的好友伊娃·嘉寶曾說:「羅伯特讓奧黛麗特別開心。我和奧黛麗在選擇愛人方面都很失敗,很多男演員也有同樣的問題,因為我們沒有時間做出選擇。

但是羅伯特非常優秀,他有受歐洲文化熏陶的修養,溫文爾雅,從各個方面講都是一個真正的紳士。」

活著的人,不僅是為了生存,更多的時候,是要用善良的內心,去證明世界的美麗。與永恆的愛相比,生命不過是短暫的一瞬。那些身處逆境的人,太需要善良的人去默默關心,用溫暖的陽光去驅散漫天的風雨。

赫本有一顆如同天使般善良的心,因為自幼經歷過戰爭與飢餓,她無法忍受世界上還有人正在忍受戰爭和飢餓的折磨,尤其是看到那些在死亡邊緣苦苦掙扎的孩子,她的心簡直比刀割還要難受。

赫本曾經說過:「如果你在任何時候需要一隻手來幫助你,你可以在自己每條手臂的末端找到它。隨著你的成長,你會發現你有兩隻手,一隻用來幫助自己,另一隻用來幫助別人。」

善良,已不僅是赫本的個性,更是她餘生的使命,她要將全部的愛,送給那些在苦難地區里貧病交加的孩子們。苦難的童年讓赫本深知缺乏關愛的滋味,不完整的家庭讓她無法成為一個在幸福中長大的孩子。

因此,在結婚時,赫本曾經發誓,一旦自己有孩子,一定要給他全部的愛,不會讓自己童年時經歷的悲劇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然而,命運的一次次捉弄,讓赫本沒有實現給孩子一個完整家庭的承諾。

不過,相對那些隨時都面臨著死亡威脅的孩子們來說,赫本和兩個兒子的童年實在是幸運太多。雖然赫本也曾經在戰爭中衣食無著,不過,她幸運地得到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救助,她深切體會到了幫助的力量,並且在心中悄悄許下誓言:「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赫本就對孩子有著天生的親切感。看到長得漂亮的嬰兒,自己還是個孩子的赫本,會喜愛得把嬰兒抱在懷裡,稚嫩的雙眼中充滿了愛的光芒。結婚之後,她不僅愛自己的孩子,更是將所有的孩子,都當成自己關愛的對象。她說:「我生命中的夢想之一就是擁有自己的孩子,我現在擁有兩個出色的兒子,這讓我很幸福。人們不僅有被愛的需要,同時也有付出愛的衝動,這也是一種需要。」

雖然赫本在晚年終於找到了靈魂伴侶,但遺憾的是,因為年齡原因和身體原因,她和羅伯特沒有辦法擁有一個屬於他們兩人的孩子,心中有愛的兩個人,將愛奉獻給了更多的孩子。

1987年10月,赫本與羅伯特在表哥范烏弗爾德的邀請下來到了澳門,范烏弗爾德曾經擔任過荷蘭駐葡萄牙大使,這一次前往澳門,是出席一場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舉辦的募捐音樂會。在音樂會上,赫本以個人的名義發表了一場聲情並茂的演講。

她言語中對兒童深切的關愛,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尤其是當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高級總裁詹姆斯·格蘭特,他一下子就認定,赫本是擔任慈善大使的最佳人選。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永遠的羅馬戀人:奧黛麗·赫本與格里高利·派克》:作者:朱丹紅。奧黛麗·赫本與格里高利·派克,「朋友以上,戀人未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國文藝 的精彩文章:

長篇連載小說《舊國夢》
中國新年習俗面面觀

TAG:民國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