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Napoleone Ferrara博士談VEGF抗體治療眼底疾病機制的發現

Napoleone Ferrara博士談VEGF抗體治療眼底疾病機制的發現

VEGF抗體被用於眼底病的臨床治療是一個令人驚喜的創想。一直堅守在這個領域的Napoleone Ferrara博士,從實驗室走向藥廠,最後又回到實驗室。他認為應該加快目前的實驗室研究向臨床轉化。

撰文|施櫻子

Shi.Yingzi@PharmaDJ.com

責編 | 姚嘉

Yao.Jia@PharmaDJ.com

濕性年齡相關黃斑變性(AMD)、視網膜靜脈阻塞性黃斑水腫、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這些疾病的名稱又長又拗口,但他們並不是罕見病。根據《國際眼科雜誌》上一篇論文收集的數據,AMD已成為WHO現階段三大防盲重點的眼病之一,在全球65歲以上的人群中,約有2%因患本病而導致單眼失明。

曾經這些疾病的患者一旦不幸中招,病情就會快速進展直至出現失明,後因VEGF抗體被用於眼底病的臨床治療,這樣的局面才得以明顯改觀。今天我們都知道這類藥物起作用的機制是阻止新生毛細血管再生,那在當時,科學家是怎麼發現這個機制的呢?

重要的理論貢獻者Napoleone Ferrara

人體存在一種蛋白能夠促進血管生成的假說最早是Judah Folkman在1973年提出的,他認為存在一種生長因子會促進腫瘤細胞的血管生長,這個概念的出現也讓眾多科學家開始想方設法純化和提取這個物質。

但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分離出促進血管新生的生長因子並不容易。從1973年福克曼提出假說,到1983年其分離出了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1和FGF-2),就整整花費了十年時間,其中的困難阻礙了科學家繼續研究其他血管生長因子的熱情。

其中一個關鍵的人物——費拉拉(Napoleone Ferrara)一直沒有放棄這方面的研究,那時他還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名博士後。

費拉拉博士

在一次試驗中,費拉拉驚奇地發現:牛腦腺的提取物可以促進血管細胞系的生長。他於是就此推測,牛腦垂體中可能存在某種可以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生長的因子,當即他決定延長自己的博士後研究時間來繼續完成這個研究。1989年,費拉拉終於成功地分離出了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

剛剛分離出這個蛋白的時候費拉拉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那時候VEGF的作用並不清晰。直至1996年利用基因敲除技術將表達VEGF的基因敲除,它促進血管生成的作用才得以證實。在上個月的採訪中,費拉拉回憶了這個過程。

「在那個年代,已知的基因很少,基因測序技術也不發達,純化一個蛋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但我一直就想證明我的猜想。」費拉拉覺得分離蛋白的過程確實有些艱難。

而從發現VEGF至今,費拉拉一直在從事血管生成與人體疾病關係的研究。1994年,費拉拉再度在病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他的新研究發現,闡述了老年黃斑變性等眼科疾病的發病也與新生血管有關,由於眼底血管的異常增生,導致患者視力受到嚴重影響。

研究向臨床轉化推動產業化

一般情況下,科學家的研究在揭示疾病的發病機理後就結束了,費拉拉卻決定把研究向臨床轉化,他選擇加入羅氏公司繼續開始後續的新葯研發。

不久以後,費拉拉團隊開發出了一種能夠阻止腫瘤血管生成的抗VEGF單克隆抗體貝伐單抗。當明白部分眼底疾病的成因也是因為血管增生時,費拉拉又將貝伐單抗的全抗體分子進行簡化,保留能夠中和VEGF的抗體片段,同時將給葯途徑由靜脈注射改為玻璃體直接注射,雷珠單抗也就緊接著誕生了。

2006年,雷珠單抗通過FDA審批用於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治療,至今已有5個適應症獲得FDA批准,分別是濕性年齡相關黃斑變性、視網膜靜脈阻塞性黃斑水腫(RVO)、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患者的視網膜病變(DR)、近視性脈絡膜新生血管(mCNV)。最後一個適應症2016年剛剛獲批。費拉拉也因為他在「抗血管生成」研究和轉化方面的突出貢獻而獲得了美國拉斯克(Lasker)臨床醫學獎,他證實了Judah Folkman的猜想,眾多患者因為他的研究提高了生存事件和生活質量。

眼底病治療的未來

不過,在費拉拉認為,眼底病目前的治療從藥物開發的角度看並不算完美。

目前的藥物需要眼內注射,且注射間隔時間較短,臨床上應用並不方便,因此,費拉拉看好諾華正在開發的長效製劑RTH-258(brolucizumab),他也在參與這個新葯的開發研究,「它的分子量只有雷珠單抗的一半,適合高劑量使用,這樣就能延長藥品的作用時間,有可能做到三個月給葯一次,或許FDA明年(接受採訪時間是2017年底)會批准這個新產品上市。」費拉拉提到,藥物的有效性是和濃度大小有關。

而眼底病還面臨著其他的一些癥狀和治療上的難點,如老年性黃斑病變性晚期的患者會出現萎縮性病變,現有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對這類患者的治療仍然無效,有些患者在長期應用以後體內又會產生新的機制促進血管生成。針對這些方面的問題,費拉拉嘗試過不同類型藥物和抗VEGF藥物的聯合應用。

費拉拉介紹說,目前為止這方面的嘗試還沒有取得成功。例如,曾經有人嘗試過雷珠單抗與另一種靶向PDGF(血小板衍生因子)的藥物聯用,原本希望新增加的這種藥物能增強雷珠單抗的活性,但目前並未觀察到兩種藥物聯用治療的效果優於單獨使用抗VEGF藥物。所以目前看來,多靶點並沒有優勢。

而另外一個途徑則是看起來非常有希望的。與血管生成有關的物質中還有一種被稱為molecule 2的分子,費拉拉說,從目前的研究中發現,如果同時使用抗VEGF藥物並激活molecule 2受體,能夠對AMD等眼底病患者的視力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但其效果仍有待臨床試驗證實。

儘管目前已經回到大學繼續基礎研究,但費拉拉仍認為,應該加快目前的實驗室研究向臨床轉化。「只有將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應用於臨床,才能知道哪些研究的結論是正確的,哪些在臨床中是不可行的,還需要我們繼續嘗試,臨床研究中經常還會有新發現。」從血管生成因子猜想的提出,到最終獲得貝伐單抗和雷珠單抗應用於臨床治療,正是這方面最生動的例子。

輸入標題 abcde

施櫻子

Shi.Yingzi@PharmaDJ.com

研發客 記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研發客 的精彩文章:

2017年度研發投資流向說明書

TAG:研發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