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的年味:山泉水做的年貨多少錢都不賣
在河南省林州市的山村裡,每到臨近過年,村民們就開始製作年貨,他們製作年貨還延續著著最原始的工藝,鄰居之間也是互相幫忙,聚到一起共同完成。用石頭搭建起來的磨坊,不知用了多少年,整個村裡也只有這一個石磨,全村人不管老少,全都吃過用它磨出來的豆腐。
大山裡這個寧靜的小山村,遠離喧鬧的城市,人們一直延續著古老的耕種方式,驢子是他們幹活的好幫手,現在這個村子裡的年輕人都搬遷到了山下,只剩下一些老年人留在村子裡。故土難離、不習慣山下的生活,是他們不願意搬下山的主要原因。
村民告訴作者,它們磨製豆腐使用的的原材料,全是他們自家地里種的黃豆,頭一天晚上就得提前進行泡製,一個對時後才能夠使用。城市裡市場上賣的豆腐,一斤豆子能出四斤左右的豆腐,而他們自己做的豆腐,一斤豆子只能出兩斤左右的豆腐,而且是用石磨慢慢磨製出來的,做出來的豆腐,大老遠都能聞出香味來,這樣的豆腐我們吃著比肉還要香。他們開玩笑的說,這些豆腐做出來都是留給自己吃的,多少錢都不會賣的。
磨製豆腐是個漫長的過程,磨坊里的驢子一圈圈的拉著石磨在轉動,豆子在經過石磨的碾壓後,從縫隙中緩慢的滲出,人必須拿勺子,也繞著石磨把粉碎後的豆子刮到容器內,二十斤左右的豆子,四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夠磨製完成。
每到年前做豆腐時,老人們的孩子就會趕回村裡幫著幹活,他們村裡現在還一直使用著山上的泉水,這位村民笑著說,我們現在吃的這是純正的山泉水,可比經過過濾後的純凈水好喝多了,用這樣的水做出來的豆腐,味道絕對比用自來水製作的香。
村裡一處荒廢了的院子,現在成了全村人共同製作年貨的地方,村民們提前都安排好了製作的順序,但不管哪一家來幹活,鄰居們都會過來幫忙的,即使插不上手也會站在一旁相互嘮著咳。
村民說他們這個村子裡的人,都是從一個家族裡出來的,有什麼事情在家門口喊一嗓子,只要在家就都會過來幫忙的,特別是過年時,不管哪一家來這裡只做年貨,都要過來看看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沒。正在幹活的兩位男子,他們是父子關係,旁邊的大娘是他們的鄰居,從早上開始,這位大娘就一直在磨坊里幫著他們磨豆子,她說昨天自己家做豆腐時,他們家就一直在幫著幹活。
磨製好的黃豆倒進缸里後,再倒入熱水不停的攪拌,充分溶解後,會用濾網把豆腐渣過濾出來,流出來的汁就成了豆漿,如果經過加熱後就可以直接飲用。
攪拌均勻後,粉碎後的豆子已經充分溶解,倒入裝上濾網的容器內,這對父子用自製的木錘,不停地進行著錘制,讓更多的汁液流入下面的大鍋中。
經過不停的錘制後,豆漿會經過濾網,慢慢的滲到鍋內。
不知經過了多少遍的錘制,最後容器內只剩下了豆渣。
製作豆腐最重要的步驟是點滷水,點制多少滷水,全憑製作人的經驗,一邊點制一邊觀察,製作人如果沒有多年的經驗,這鍋豆腐就可能會失敗。
門外架起壓制豆腐的容器,豆腐連水一起盛到桶內,一桶桶的倒進容器內,再經過過濾,剩下的就是未成形的豆腐了。
滿滿一大鍋最後就剩下這一籠屜的豆腐,蓋上蓋板,村民把盛滿水的水桶放到蓋板上,用力把大部分的水分擠出來,然後把水桶壓到上面2個小時左右,直至一點水都不流出為止,這塊豆腐才算真正的製作完成。
經過將近8個小時漫長的製作,豆腐才算真正製作完成,這一家人會把豆腐分成若干份,除了自己留下一點外,其餘的全都分發給了孩子們,這位大爺說,過幾天孩子們就都回來了,他們都已經吃慣了自己做的豆腐,外面的豆腐根本就不去買,他們說這才是家裡的味道。關注微信公眾號「微言薄語」,了解更多老百姓製作年貨的內容。
※馬隊行駛在快車道 車輛怕撞賠不起紛紛避讓
※男子頂寒風騎車回老家幫父母辦年貨
TAG:微言薄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