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你有一個穿越時空的「壓歲錢」紅包
無界
Crossover
《馮氏藏幣》序言
武漢大學 馮天瑜教授
一
筆者少時,父親在西北大學任教(1946一1949年),寒暑假從西安回武昌,總是攜帶一口大木箱,我們兄弟好奇,迫不及待地打開箱子一觀內里,父親一旁笑道:「裡面是好吃的『點心』——大塊的是西安有字的城牆磚,雕花的是漢代瓦當,較小的長方形、圓形『糕餅』是戰國及漢唐明清的青銅貨幣。"在笑談中,我們兄弟初識了夏商的「貝幣」,戰國的燕「明刀」、齊「大刀」、趙「鏟幣」、楚「鬼臉錢」、秦「圓錢」,以及隨後的「秦半兩」「漢五銖」,唐高祖以下直至明清的「通寶」「元寶」。
「秦半兩」
讀初中時,假期我還從事一項勞務:用粗針將古錢幣以索線縫在馬糞紙上。父親偶爾在一旁指點:某馬糞紙縫的是魏國布幣,某馬糞紙縫的是楚國蟻鼻錢,某馬糞紙縫的是新莽的貨泉……至於清代的「康熙通寶」「乾隆通寶」「光緒通寶」則是我們小時候熟悉的錢幣,踢毽子往往以這些當年廣存民間的「通寶」做底板。我的古幣知識,便是少時從先父的收藏中不經意獲得的。
「一刀平五千」
今日整理出版先父大半個世紀之前的古幣收藏,不由得想起兒時經歷,引動對先父音容笑貌間跳躍著的「貝幣一布幣一半兩錢一五銖錢一通寶錢」的生動記憶。
二
貨幣,本質上是商品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是商品交換過程中的約定。經濟學界關於貨幣的定義,包含以下意蘊:
(一)人們普遍接受的用於支付商品勞務和清償債務的物品。
(二)充當交換媒介一一價值、貯藏、價格標準和支付標準的物品。
(三)購買力的暫棲處。貨幣作為政治經濟學範疇的術語,其含義涵蓋:(1)由政府法律規定強制使用,可充當交易媒介、價值標準、記賬單位及延期支付的工具;(2)作為交易媒介正在流通的東西,包括硬幣、紙幣、銀行券;(3)流通中的紙幣。
從古到今,貨幣形態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實物貨幣階段:以實物(糧食、布匹、毛皮、工具、陶瓷、家畜、裝飾品等)為等價物
(二)稱量貨幣階段:金、銀、銅、鐵、鉑金,以及模擬實物金屬幣的鎳幣等。
(三)紙幣貨幣階段:價值符號(包括可流通金融證券,如支票、股票、債券等)。
(四)電子貨幣階段:銀行卡、支付寶、微信。
無論是當今還是以往的某個歷史時期,在社會交換領域裡往往是上述多種貨幣形態並存,而非只有一種。
錢幣既是商品交換手段,也是文化載體,是各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狀況的反映。
我國錢幣名稱的由來,蘊含著豐富複雜的歷史文化信息。單以命名為例:
(1)以幣面名字命名。如「齊刀」「明刀」「五銖」「元寶」「重寶」「通寶」等。
「淳化元寶」
(2)以幣面圖案命名。如清代銀圓中央有盤龍紋,稱「龍洋」。
(3)以幣體形狀命名。如東周「針首刀」「圓首刀」「三孔布」,秦以下「方孔錢」。
「安陽方足布」
(4)以幣體重量命名。如秦「半兩」,漢文帝「四銖」,漢代通用的「五銖」。
西漢「五銖」
(5)以流通地區命名。如「邊幣」。
錢幣的一些專有概念命名,也頗具鮮活的文化氣息。如錢範,將錢幣銘文反刻范內,經澆鑄取出銅幣,范即毀壞,一范只用一次。印錢正面的是面范,印錢背面的稱背范。
東漢五銖陶范
「文」作為錢幣的基本單位名稱,一枚小平錢稱一文。而鑄錢場在錢孔中穿的木條或繩頭,稱「貫」。古代銅錢用繩穿,千錢為一貫。古代有著名戲曲《十五貫》。沙汀《防空》:「家有千貫,不如朝進一文。」將「千貫」「一文」對舉並稱,一言多,一言少。
錢幣正面稱「面」,或「文」,又稱「月」。錢幣正面的文字稱「面文」,又稱「月文」。錢幣背面稱「背」,又稱「幕」。錢幣背面文字稱「背文」,也稱「好」。錢幣背面沒有文字稱「光背」,又稱「素背」「素幕」。錢幣內外郭之間無文字圖案的地方稱「肉」,厚者稱「厚肉」,薄者稱「薄肉」。錢幣背面凸起的圓圈稱「日」,又稱「日文」。錢幣凸起的圓弧稱「月」,又稱「月文」「甲文」「月痕」,圓弧向上稱「仰月」,向下稱「偃月」。從春秋戰國開始,錢幣始有文字,如本《藏幣》收錄的齊國刀幣(齊之法化)、賹化錢(賹六化)。不同時期,情況不一,但基本規律是從單面文字到雙面文字,從「光背」到「日文」「月文」,錢幣形態日趨豐美多姿。
「齊之法化」
錢幣文字閱讀也很有講究。有左讀、直讀、旋讀等方式。「左讀"指錢幣文字由左向右讀。「直讀」指按照錢幣文字上下、左右排列而讀,又稱「順讀」「對讀」。「旋讀」指按照錢幣文字上右下左排列而讀,又稱「環讀」。由於讀法不同,在一些錢幣文字的釋讀上,不免產生分歧。如本書收錄的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開元通寶」,一般順讀為「開元通寶」,但也有學者採用旋讀的方式,將其讀為「開通元寶」,從而形成「××通寶"「××元寶"兩種習稱。
除滿足日常商品交換正式通貨的「正用錢」外,富有各種文化場景的錢幣也不斷湧現如用於壓邪取吉性質的厭勝錢(押勝錢),作為「非用錢」,又稱為「花錢」,多用于吉慶、上樑、供奉、懸掛、佩帶等,不進人貨幣流通領域。花錢幣文多用吉祥語,如「長命富貴」「五子登科」等。
類似的還有以下幾種:「宮錢」,作為舊時代皇宮內節日慶典裝飾、賞賜用的特製錢;「佩錢」,古人佩帶在身上作為裝飾品的錢幣;「供養錢」,寺觀內作為供品的錢幣,一般藏於佛像腹中或掛於佛龕之旁,又稱佛髒錢;「春錢」,婦女用作首飾的一種金銀小錢;「打馬錢」,用作打馬遊戲中的棋子,等等。
人們還根據錢幣的色澤情況分出生坑、老坑、熟坑。「生坑」指新出土的錢,表面氧化嚴重;「老坑」指出土已久,銅銹被傳世色澤新掩;「熟坑」指未經人土的傳世古錢,一般呈黑色,光澤鮮亮。
錢作為「阿堵物」,人們還賦予它一些雅緻的稱呼。例如漢代出於聚財的願望(一說王莽篡漢後,忌於「劉」字之「金」「刀」),將「錢」改稱「泉"。泉是四面八方彙集之意,又流向四面八方。泉,分解為白、水,因而又稱「白水真人」。又如,孔方兄,銅錢孔方形,稱孔方,「錢」字由「金戈戈」組成,戈一哥同音,故「錢」稱「兄」,「孔方兄"稱呼由此而來。
三
貨幣產生於物物交換,如一羊交換一斧頭。交換雙方都接受的物品,又稱為實物貨幣。原始貨幣形態有牲畜、羽毛、糧食、貝殼、布帛等。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縱觀歷史,中國貨幣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1)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演變;(2)由雜亂形狀向統一形狀演變;(3)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演變;(4)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演變;(5)由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演變。
(一)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演變
中國最早的貨幣是天然海貝,即以特殊的海貝充當的原始貨幣。夏代(公元前21世紀一公元前16世紀)始用,盛於商、西周,東周以來金屬鑄幣興起,取代貝幣。
商代通行貝幣,漢字凡與價值有關的字,皆從「貝」,如「貨」 「貴」「咨」「貪」「貧」「財」「購」,即為貝幣通行的歷史痕迹。
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需求量劇增,海貝已無法滿足需求,商代開始用銅仿製海貝,銅幣自此出現。這是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重大轉變,海貝也因此逐漸退出中國貨幣舞台。
「貝幣」
(二)由雜亂形狀向統一形狀演變
周代有一鏟形農具叫「錢」,近「大」字,古人將其用作交換介物,後金屬貨幣仿它而造,因而錢成為貨幣通稱。
戰國時期不僅諸侯自鑄貨幣,且諸侯國內各地也自鑄貨幣,幣形多樣。主要有:(1)趙國的鏟幣;(2)齊國、燕國的刀幣;(3)秦國的圓形方孔錢(環錢);(4)楚國的蟻鼻錢(鬼臉錢)。刀幣是春秋戰國行用針首刀、尖首刀、明刀、藺刀、圓首刀等刀形貨幣的總稱。布幣是春秋戰國行用空首布、平首布等鏟狀貨幣的總稱。
蟻鼻錢
秦統一後,公元前210年頒布中國最早的貨幣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在全國範圍通行半兩錢。
(三)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演變
漢初,允許郡國自由鑄錢。《漢書·食貨志》載,文帝時「除盜鑄錢令,使民放鑄」,於是「盜鑄如雲而起」。公元前113年,漢武帝收回郡國鑄幣權,由朝廷統一鑄造五銖錢,成為當時唯一合法貨幣。從此確定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一管理。
(四)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演變
秦漢鑄幣,錢文示明錢的重量,如「半兩」「五銖」(二十四銖為舊制一兩)等。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幣制,一廢輕重不一的古錢,取「開闢新紀元」之意,鑄「開元通寶錢」,錢文不書重量。自此,各朝錢幣都以通寶、元寶稱呼,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後的「民國通寶」,持續使用長達1300年。
(五)由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演變
金屬貨幣發展至北宋,貨幣流通額增加,宋太宗時年錢幣高達八十萬貫,銅料緊缺,鑄錢困難,攜帶不便,在此背景下,在唐代「飛錢」(一種匯兌券,又稱「便錢」)的基礎上,川蜀之地的紙幣「交子」開始問世。「交子」的出現,開啟了商品交易中紙幣作為貨幣支付的嶄新時代。
四
我國貨幣史源遠流長,在長達數千年的展成為一種有固定形制、銘文的「蟻鼻錢」發展中,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貨幣體系,無論是貨幣形態的演變,還是製造技術的水平,都曾經多次領先於世界各國,對世界貨幣文化的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馮氏藏幣》(以下簡稱《藏幣》)基本囊括諸朝代錢幣(未收紙幣),而尤以先秦較為寶貴。
貝幣是先父藏品的一個門類。我國最早的貨幣一一天然海貝,產於南海,是伴隨人們生產、生活與消費的發展而產生的。「貝」字甲古文是從貝殼的原始形態演變而來,甲骨文字形像殼打開的貝,裡面的短畫代表貝的軟體。貝幣的計量單位是「朋」,「朋」字的甲骨文字形像兩串玉(貝)串 系在同一根繩子上,形成更大的一掛玉(貝)串。「朋」作為貝幣的計算單位,過去有一朋二貝、五貝的說法,但經王國維、郭沫若等考證,最終確定「十貝為朋」。
除自然海貝外,在公會前16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商代墓葬中,也發現了成批的金屬鑄造的銅貝。這是我國作為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屬鑄幣的一個顯著標志。
銅貝,進入春秋戰國後在南方的楚國發展成為一種有固定形制、銘文的「蟻鼻錢」。從天然貝到銅仿貝,再到蟻鼻錢,體現了一脈相承的發展軌跡。蟻鼻,喻小,蟻鼻錢意為小錢;因其造型似鬼,又俗稱鬼臉錢。
中原腹地的趙、韓、魏三國和周王室流行布幣,從農具鏟——鎛演變而來。而北部沿海的齊、燕地區流行刀幣,則是從漁獵工具——刀演變而來。
布幣(「布」通「鎛」,一種鏟狀農具)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裝柄的空心銎。由於其取相農鏟,形似鏟,故又稱鏟布。到戰國時,布幣主要是平首布,已無有裝柄的空心銎,形似鏟狀銅片。按形制之不同,可分為尖足布、方足布、銳角布、圓足布、三孔布等。
戰國布幣
齊、燕所用刀幣,分「燕明刀"(刀身面文「明」字)、「齊大刀」兩類,齊刀多有「化」字而稱「刀化」。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鑄行「半兩錢」,以半兩為單位,錢文「半兩」與實重相符。「秦半兩」的出現,避免了以往錢文複雜難辨、輕重不一、幣值不明等混亂狀況。這是我國錢幣史上的一次變革。其外圓內方的錢幣形制,歷代沿襲,直至清末。
西漢初期,承襲秦制,推行「半兩」錢。漢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改鑄「四銖半兩」。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廢「半兩」,行「五銖」。「五銖錢」從西漢、新莽、東漢、三國、晉、南北朝、隋,沿用長達739年,成為我國歷史上鑄行數量最多、行用地域最廣、時間最久的長壽錢。
「四銖半兩」
漢武帝的五銖錢制,至西漢末王莽稱帝時曾經一度遭受破壞。王莽推行新政,發行三種新幣:(1)「錯刀」,值五千;(2)「契刀」,值五百;(3)大泉(重十二銖),值五十。後來又廢止「錯刀」「契刀」,新鑄「貨布」「貨泉」,史稱「新莽幣」。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又恢復了五銖錢制度。
「大泉五十」
至東漢末,董卓壞五銖錢,鑄小錢,開啟此後三四百年貨幣混亂的端緒。三國時期,劉備在蜀漢鑄行「直百錢」,孫權在東吳鑄行「大泉五百」;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石勒鑄造「豐貨」錢,錢文「豐貨」,開始突破西漢以降的五銖錢制。稍後,四川成漢李壽漢興年間(338一343年)推行「漢興錢」,這是我國最早的年號錢。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鑄造「太和五銖」,其後孝庄帝新鑄「永安五銖」、齊文宣帝鑄造「常平五銖」、北周靜帝鑄行「永通萬國」。這些豐富多元的錢幣形態,在《藏幣》中都有所展現。
「漢興」
唐朝統一後,廢五銖錢,新鑄「開元通寶」(書法家歐陽詢題寫)。開元通寶問世,是我國錢幣史上的又一次重要變革。
終有唐一代,除唐高宗、唐肅宗新鑄「乾封泉寶」「乾元重寶」年號錢以及安史之亂叛將史思明新鑄「順天元寶」外,唐代通行貨幣均多為定製的「開元通寶」。故《藏幣》中的唐代藏幣相較於其他歷史時期,略顯單一,但價值不菲。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李環鑄行「唐國通寶」、前蜀王衍鑄行「乾德元寶」、周世宗鑄行「周元通寶」。其中,「唐國通寶"錢面文為真書、篆書配對鑄造,是中國最早的對錢。
宋代推行年號錢,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鑄行「太平通寶」錢,從此,中國貨幣歷代所鑄的基本都是年號錢。每逢皇帝改元,幾乎都會新鑄年號錢,並形成定製,歷經宋、元、明、清,長達千年。
據統計,我國古代年號錢有160多種,其中兩宋16位皇帝改了55次年號,共鑄造45種年號錢,近占古代年號錢的三分之一。《藏幣》收錄宋代年號錢共計43種,幾乎囊括兩宋年號錢。
「靖康元寶」
宋代還開始流行「御書錢」,宋太宗「至道元寶」相傳由宋太宗手書,從而開創「御書錢」先河,後繼君王多相仿效。如有名的「大觀通寶」「崇寧通寶」,均出自宋徽宗「瘦金體」手書。這些錢幣在《藏幣》都有所展現。
「大觀通寶」
遼、西夏、金、元政權,受中原文化影響,也先後鑄行錢幣,《藏幣》收藏有遼道宗「大安元寶」、遼天祚帝「天慶元寶」、西夏仁宗「天盛元寶」、西夏神宗「光定元寶」、金海陵王「正隆元寶」、金世宗「大定通寶」、金章宗「泰和重寶」、元順帝「至正通寶」等年號錢,為探究此時期的經濟文化與社會生活提供了貨幣資料。
西夏「光定元寶」
明太祖朱元璋為吳王時,鑄行大中通寶,流通較廣,如《藏幣》有小平錢、濟十、浙十、鄂十。明朝初年主要用紙幣,中葉以後主要用銀兩,銅錢發行量少,存世更少,一些皇帝在位時甚至沒有鑄錢。明代年號錢有十種,《藏幣》有「洪武通寶」「萬曆通寶」「天啟通寶」三種。
「萬曆通寶」
明末清初,各地割據政權紛紛鑄行新幣。公元1644年,李自成推翻明朝,鑄行「永昌通寶」。同年,張獻忠在四川發行「大順通寶」,張獻忠戰死後,其義子東平王孫可望稱國主,鑄行「興朝通寶」。同時期,南明福王南京稱帝鑄造「弘光通寶」,南明魯王監國鑄行「大明通寶」,南明唐王福建稱帝鑄造「隆武通寶」、南明桂王稱帝鑄行「永曆通寶」。這些錢幣,《藏幣》悉有展現。
「大順通寶」
清代的貨幣體系,沿襲明代中葉,以銀為主,銀、錢並用,商務大數用白銀,民間慣用銅錢。清代先後有12位皇帝,共使用13個年號,年號錢有13種。錢文有通寶、重寶、元寶之分。清初「三藩」中,僅尚氏父子未鑄錢幣,吳三桂發行「利用通寶」「昭武通寶」,其孫吳世燔鑄行「洪化通寶」,耿精忠鑄造「裕民通寶」。清末及民國在新疆流通的銀幣、銅幣,皆難得之幣藏。所有這些,在《藏幣》中大都有展現。
清代錢幣製造的機械化,是我國錢幣史上的一大變革。清末機制制錢的出現,使方孔圓形的傳統錢幣形式從根本上發生動搖,地位急劇下落,並逐步完全退出流通領域.
在近代西學東漸中,西方貨幣也逐漸進入中國市場。俗稱「洋錢」,廣東稱「番銀」。
在西方國家貨幣體系中,主幣為金幣、銀幣,輔幣為銅、銅合金製造。最初的紙幣以金為基礎,與黃金可自由兌換。這種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被稱為「金本位制」。1971年8月,美元停止與黃金自由兌換,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進入符號貨幣時代。《藏幣》收入外國70多種硬幣及歐元硬幣。
五
本書呈現的中國古錢幣,系先父馮永軒先生在新疆、安徽、陝西、湖南、湖北任教時集腋成裘的珍品。其中以在十三朝古都西安所獲較多。這批錢幣歷經抗日戰爭、「文革」等劫難而得以保存,實乃萬幸!
先父最後一個任教單位是武漢師範學院(1984年更名湖北大學),其歷史系在「文革」期間停辦,1978年復建,本人協助退休多年的先父於1979年辭世前夕,將古錢幣全數捐贈給武漢師院歷史系,以示對重建的支持。此批藏品成為後來興建的湖北大學博物館錢幣館基本館藏。
2013年以來,筆者致力於將先父及我們兄弟收藏的幾類文物印製出版。獲湖北大學博物館錢幣館支持,當年先父捐贈之古幣在湖北大學博物館蔡瑩女士協助下,由湖北省博物館高級攝影師郝勤建作高清晰拍攝;長兄天琪、四兄天瑾和筆者諸兄弟搜集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硬幣,加上尹陽碩博士的貢獻,共七十餘種外國硬幣,由一級攝影師劉建林拍攝,與先父所藏中國錢幣合為《馮氏藏幣》。此卷編纂間,得武漢大學文學院鍾書林教授、武漢大學阿拉伯研究中心主任李榮建教授、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中心李小花、文創中心程玉梅諸同道助力。編輯胡新、李春龍,張中良主任用心甚深。如此,《馮氏藏幣》與《馮氏藏墨》(書畫作品)、《馮氏藏札》(名士信札)並稱「馮氏三藏」,一併由長春出版社精心編輯印製,以呈獻同好者展閱利用,我們兄弟深以為樂,先父在天之靈必亦欣然。
馮天瑜
丁酉春節於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楚康樓801室
圖文來源:《馮氏藏幣》(長春出版社2018年版),有刪節。
編輯整理:許穎、吳私
TAG:無界工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