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間煙火又到「年」

人間煙火又到「年」

家鄉盛產各種糕點,過年必須吃的糕點,叫年糕。

「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徐珂《清碑類鈔·飲食類》引錢塘程訥齋詩「義取年勝年,藉以祈歲稔」,正道出了個中含意。南方地區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有做年糕、吃年糕的習俗,這也寓意著大家新的一年工作和生活越來越好。

我家鄉的年糕沿襲了嶺南年糕的做法,用大蒸籠蒸制而成。所以用白話來說,年糕又叫「大籠籺」。

大籠籺的製作各家有各法。一般來說,是將糖和清水7:1的比例預先調配,糯米粉沾米粉後充分混合,倒入沸水攪成熟漿。倒入糖漿後,你便要紮起馬步,使出嫻熟的功夫將之揉捻均勻。

待面體細膩光滑時,主婦們便可拿出珍藏一年之久的大蒸籠,輕輕拂去表面的灰塵,仔細清洗上幾遍,就像給自家孩子洗臉一般,再溫柔地抹上一層花生油,這樣年糕成型後更容易脫模。

那大蒸籠每個都要放入厚約3~4厘米攪拌好的熟漿,用猛火大約蒸上4個小時後,倒扣在案板上,用木棒槌搓至勻滑,便可成坯。在等年糕涼透成型的時間裡,媽媽們專心而虔誠,期待它漸漸成為最好的年糕。等待年糕涼透成型的光景,便是她們對家人團聚殷切期盼的過程。

簡單的年糕自是難以滿足吃貨們的慾望的。更有耐性的媽媽們便會將年糕放在有竹葉墊底的鐵圓圈內,再依據著家人的喜好在糕面掃上一層油,再粘上核桃、紅棗,翻蒸至熟透,便成了一道過年時老少皆宜的小吃。

關於年糕,我們家還有個段子:外公沒有去世之前在市裡面的工商聯合會當領導。每到過年,總有些拎著茅台酒,拿著名牌煙的人找上門,經歷過文革洗禮的外公卻從不收這些「大禮」,總是黑著臉逐一把人請走。之後外婆都會用方言笑言:「這些人不會送喲,送那麼貴的東西,還不如送塊大籠籺!」

「送煙酒是走後門,送大籠籺是真朋友!」外公的話以前聽媽媽說我並不太懂,現在倒是多了幾分理解。

小城做年糕最出名的是一位健朗滄桑的老者,他的年糕街巷皆知,名為「公仔大籠籺」。他總是騎著一輛三輪板車,上面擺放著三個大鐵桶的年糕,外帶一把銹跡斑駁的秤桿,走街串巷地叫賣。因為老頭沒有固定的擺攤地點跟販賣時間,做多少賣多少,走到哪兒賣到哪兒,所以將近年關時,他便成了「城中明星」。沒有做年糕手藝的婦女們趨之若鶩,不消半天,那年糕就會被搶售一空。但我媽卻總有她的辦法提前買來那千金難求的年糕。

在媽媽的努力之下,闔家團聚之時,大家總能品嘗到最純正的美味。

有意思的是,年糕跟人與人的關係一樣,它冷的時候切片分開容易,等到把它弄熱乎了,你要想下刀將它分離,那是難得很。小時候,年糕我愛吃冷的;現在,年糕我愛吃熱的。熱乎乎的年糕放入嘴裡,等到那熟悉的味道在舌尖捲土重來,那點甜味便成為了生命年輪中最深的印記。

此刻,婦女們溫柔寄盼的目光該是又再次映照著灶台,她們正靜靜把時間熬成一鍋甜香的糖漿,做成纏綿粘糯的年糕,等待離家的人,粘住思念的心。人間煙火中,年又將至,胡不歸?

林朝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渠道之音 的精彩文章:

TAG:渠道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