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徵文分享︱第16波:散文特輯之五

徵文分享︱第16波:散文特輯之五

各位茶友新年好呀~

由於新館開業,事物繁忙,導致徵文發布時間一直後推。

在此,小四給大伙兒們道個歉!實在是不好意思喲~

接下來,我們繼續之前的好文分享吧!

「說說你與茶的故事」···

繼續為大家帶來【散文】特輯。

(老規矩,請諸君在閱讀完三篇好文之後在文末投票選出心目中更喜愛的那篇,以作為對原作者的鼓勵!)

溫馨提示

文章內容較多,請耐心閱讀!

︱品茶,品無塵年華︱

編號:044 作者:曾玉榮

1

飲茶,飲的是一種心情。一杯茶,一把蒲扇,坐在古柳大樹下,慢慢地品著茶,有一口沒一口地,一邊習習地搧著風。此時,柳色如煙,鳥鳴如珠,飲茶者的心則如一朵水白蓮花,淡然開放,清香細細。

當年,陶淵明作別官場、歸隱田園時的心情,大概與此相同吧。

飲茶時,心,應當是凈白的,是虛無空靈的,否則,和飲茶相悖。

飲茶時,不要想得失,不要想名利,否則,難得茶中三昧。

同樣的,飲茶時,不要想紅塵名利,不然,會臟污了杯中茶湯。

當年,陸羽在深山山寺里,面對著清風明月,品著一杯清茶的時候,眼前看到的一定是白雲,在山門外輕輕飄蕩,不著一痕。耳朵聽到的,一定是如珠的鳥鳴,清新雅緻,猶如露珠。至於那一刻的心,一定是「本來無一物」的,是毫無塵埃的。

因此,他才會品出茶中淡然。

因此,他才會品出茶中的潔凈。

也因此,在他揮別古寺,揮別白雲高山後,回到塵世,坐在西窗下,鋪開紙,提筆蘸墨,落在紙上的一部《茶經》,翰墨淋漓之外,才會充滿著一種清凈如水的感情,流溢著一種不著一痕的悠然清閑氣韻。

茶,讓人心精細。

茶,讓人的精神飽滿。

茶,也讓人的生活走向風清雲白。

2

喝茶者,一般茶室不必精緻,但必須凈白:白色四壁,毫無污漬。房內,有木桌,有木椅,都不著雕飾,自然素樸,給人一種清水芙蓉的感覺。

當然,房內還要有古箏一架。

主人坐在古箏前,舒緩身心,十指起落,一支《高山流水》的曲子,或者《陽關三疊》的曲子,在古箏上如水滴落,一個個音符,彷彿也泛著晶亮的光澤,輕輕流灑。

窗外,得植著幾株芭蕉。芭蕉的葉子一片青綠,在窗欞前半遮半掩著,隨風搖曳。那種綠,是一種新綠,一種青綠。綠色映在房子里,房子里蕩漾著一種綠意。彈箏者最好穿著白衣,衣服上,也沁入熒熒的綠韻。

此時,房內有小泥爐。爐不必大,得精巧,爐內生火,上面蹲著一個陶罐,煮著水。有的人用鐵罐,則不宜:鐵罐煮水,含有鐵味,泡茶的時候,會敗了茶味。水開後,緩緩拿了,沖壺,洗茶,泡茶。

聽古箏的客人,則拿著杯子,默默地聽著箏聲,不時地品一口茶,緩緩吞下,一股淡淡的香味浮蕩上來,齒頰生香。此時,室雅茶香,相得益彰。此時,飲茶者的內心一片空靈,不知是古箏聲滋潤出來的,還是茶湯滋潤出來的。

數曲聽罷,幾杯茶後,抬起頭來,窗外月光如洗,流蕩在芭蕉葉上,也潑灑在房內。房中,黑色和白色相互滲透著,斑斑駁駁的,本就是一副水墨畫了。

而彈箏的和品茶的,都成為畫里人物。

夜深,圓月如盤,高懸窗外。

室內,茶已品罷。

客人一揖,揮手而別,主人相送,站在門前,看朋友越走越遠,走成了月光下的一粒浮萍,漸漸的,浮萍也不見了。然後,自己也轉身回去,輕輕闔上門。

這一刻,無論歸去的客人,還是在家的主人,都感到這一天很清閑,身體和心裡,都是透明的,好像月光一照,就會照透一般。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茶人的知己,應當是好茶者。

3

喝茶的時候,二三友人聚在一起,是會相互表現茶功的:將壺拿著斟茶,一股茶湯飛出,所有茶杯皆滿,而且涓滴不溢。這當然是茶功。

還有,開水煮到什麼樣子泡茶為好,也是茶功。開水不開,則難以泡開茶葉,無味;如果過開,就會燙死茶葉,更是可惜了一包好茶。

有人說,不就是一點茶葉嗎?沒啥。

說這話的不是茶人。茶人視茶不是茶葉,是知己,對待茶葉是唐突不得的。因此,煮水也就很講究了,用陸羽的話說,水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三沸之水,方可泡茶。

當然,還有一樣茶功,就是品茶。

品茶,是多少年與茶湯為伴方才練就的。品茶包括看湯色、嗅茶香、品茶味。很多人說,高明的茶人,一口茶湯進嘴,能夠一口說出是什麼茶。但是,這得有個前提,品茶者必先飲過此茶。否則,是不容易做到的。

一般能說出茶的色香味,就已經不錯了,算得真正的茶人了。

我有一個朋友,茶功很深。那時,我們在單位共處一室,閑來,或秋雨之夕,或冬日夜晚,用一個電爐子燒水,相對泡茶,品茶。他每次飲茶,必先拿了一粒茶芽,放進嘴裡,眯了眼嚼著,有時搖頭,有時點頭,點頭時必對茶葉加以品評,說茶香清味雅,回味無窮,不錯。我聽了,急忙實驗,泡罷一嘗,果然如此。

他有一杯是紫砂泥的,杯形簡單,如茶缸狀,拿在手裡,敦實,沉重。每早起來,他必拿了杯泡上茶,喝後再上班。

他的杯子很少洗,裡面有茶垢。一次,我指著道,應當洗洗。他看了一下,得意地說,這才叫茶功,你們外行不懂。

後來我才知道,這是一種養壺方法。

揮別友人近二十年了,這樣的茶人,已經很少遇見了。有時,寒夜歸來,一身疲累,一人泡茶獨飲,很是想念那段日子。

茶友是可遇不可求的:遇見,是緣;不遇,莫怨。畢竟,在這個紅塵滾滾的時代,茶人,已成為了一道詩詞里的風景了。

4

有人說,喝茶得在春之晨,冬之夜。其實,我認為,飲茶是無時無地不好,關鍵在於飲茶人的一顆心是否淡然。陶淵明有一句詩,說得非常好,是適合茶人心境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暄。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只要內心清凈,就是身在鬧市,也如處於深山一般,面對名利,不起絲毫波瀾。

飲茶,也是這樣的。

春之晨當然宜於飲茶。一早起來,泡上一杯茶,一邊喝著,一邊在花圃里看梔子花一片,看桃李芬芳,看蒲公英星星點點。此時,嘴裡茶香,鼻端花香,人浮蕩在一片清香里,不帶一點兒人間煙火氣。

至於夏天,更好飲茶。

夏天飲茶,最好在古樹濃蔭下。一個早功活兒結束,或鋤豆南山,或耕田北疇,然後回了家,吃了早飯,泡上一壺茶,獨自坐在門外古樹下的石頭上,或躺著,看一本書,不時地拿起茶壺,嘴對著壺嘴,嗞兒一聲喝上一口茶,在舌尖上輕輕一轉,緩緩吞下。樹頭濃陰里,陽光斑斑點點落下來,蟬鳴如簫音一樣婉轉,隨風流散。

一壺茶罷,躺在山石上,沉沉睡去。風,輕輕吹過,能隱隱感覺到。夏花飄落衣襟,也能隱隱感覺到。

此時飲茶,自在。

秋之夕飲茶,極富山居詩意,尤其秋雨淋漓中,一個人坐在書房裡,窗外樹木黃葉飄零,確實有一種「雨中黃葉樹」的感覺。此時,茶人的心裡有一絲說不清的愁緒,伴著一杯清茶的茶煙,裊裊升起來,漂浮在書房裡。房中供著一盆野菊花,盆里泥土中還藏著著一隻蟋蟀,發出一聲聲的鳴叫,帶著一種曠野鄉村的氣氛。此時,飲茶者在這茶香里,在這蟲鳴聲里,思緒會走回遙遠的鄉村,走入淳樸的鄉情里。

茶香淳樸,其實,最淳樸的應當是鄉情,經久不變,耐人尋味。

冬夜飲茶,坐在窗前,攏著一盆火,讀著一卷唐詩。幾首讀罷,抬起頭,窗外一片白亮,這才知道,外面下雪了。可是,房內卻一片溫馨,所有的寒冷,所有的孤獨,所有的人世滄桑,這一刻都被關在了窗外。

一杯茶,一盆火,就營造出一個溫暖如春的世界。

5

飲茶的地方,還有一處不可不提。周作人在他的散文中說,坐了烏篷船,在江上流動著。他說,這種烏篷船,四人團座,圍著一張桌子正好。

這時,如桌上再有一壺茶,四個瓷杯,就更好。

四個人一邊看著青花瓷一般的江南美景,一邊品著茶。在水上,尤其在江南紹興一帶的水鄉,水是白凈平穩的,不紋不波。船行也不太快,快則難以細看兩岸的人家、烏桕樹,還有岸柳牧童了,就難以盡興。

此時可喝茶,可看景,可聊天。

他還說了另一種飲茶方法,就是躺在烏篷船里,拿著一本小品文,旁邊放著一壺茶。如果是我躺在船上,手邊拿著的書一定是他的小品文。周作人的小品文自然,清新,潔凈,不慍不火,和沈從文的小說是可以相媲美的。

有的書,本身就是一杯清淡的茶。

有時,讀一本書,讓心一片空靈,也如躺在烏篷船里品茶一般。

︱普洱伴我文字路︱

編號:045 作者:於成傑

我是一名文字工作人員,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寫材料的。從事文字工作以前,我很少喝茶,因為茶到嘴裡遠不及碳酸飲料沁人心脾。但自寫上材料後,我發現自己漸漸喜歡上茶直至離不開茶。

茶有很多種類,我獨選普洱。說起普洱,我與它從相識到相伴還有一段故事哩。記得自己剛到機關文秘科工作時,熬夜寫材料是家常便飯。到了三更半夜愛打瞌睡的時候,我習慣用碳酸飲料提神。一次,科長看見我捧著雪碧瓶子豪飲,笑著說:「小於,寫材料靠碳酸飲料可不行,這種東西喝多傷害牙齒。」「那喝什麼適合呢?」我認真問道。科長對著他的玻璃杯努努嘴:「普洱。」「我怕喝不慣那股味道。」我為難地說。「慢慢就習慣了,就像適應機關生活一樣。」科長眨眨泛著血絲的眼睛說道。就這樣,我泡上了生平第一杯普洱茶。

伴著縷縷清香,我深深押了一口,第一感覺是略苦帶澀。繼續喝下去,苦澀味道開始減輕,一股芳香慢慢在齒間縈繞,不覺舒服很多,精神也爽朗起來。一夜連一夜,一杯接一杯,我與普洱產生了感情,成為了摯友。有了普洱陪伴,我戒了碳酸飲料繼而戒了煙。可以說,普洱不僅帶給我健康體魄、更帶給我健康情操。回眸與普洱攜手走過的旅程,它在我的文字之路上扮演著三種角色:

催人策馬揚鞭、奔騰不息的振奮劑。寫文章既要有清晰明了的思路、更要有持之以恆的激情。但對常年寫材料的人來說,日復一日與文字接觸,早已產生審美疲勞,何來興奮而言?我想到普洱。只有普洱能助我一臂之力,帶給我源源不斷的動力能量。每當組織把一個文稿起草任務交給我時,我邊考慮寫作思路和框架,邊為自己泡上一杯濃濃的普洱。打開茶包,挑揀三兩根茶葉放入嘴中細嚼,真有「茶餅嚼時香透齒」之感,抓起一小把放進茶杯,倒入適量沸水,看著茶葉漸漸展開,茶湯變深變濃,心中越發歡喜起來。茶香在屋裡瀰漫開來,激情隨之在胸中升騰,思維也開始在頭腦中活躍蹦跳。我鋪開書卷、輕敲鍵盤,把思緒化作文字,一排一排鋪展在電腦屏幕上。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杯普洱帶來愉悅心情,催生前進激情,點燃我逐字逐句琢磨、一筆一划寫作的慾望和衝動。

令人百折不撓、愈挫愈勇的抗壓劑。從事文字工作以來,很多經歷至今難以忘懷,很多體會也深深紮根心底。「苦」:夜半三分、筋疲力盡,想到明天還要交稿,不得已還要堅持下去;「難」:思路一時難以打開,使盡渾身解數也無法理清頭緒,只能反覆琢磨冥思苦想;「繁」:材料一遍遍寫了又改、改了又寫,始終達不到要求、看不見地頭。一開始遇到這些情況,我感到十分無奈甚至彷徨。怎麼破解?我又想到普洱。暫時離開辦公桌,打個呵欠、伸個懶腰,端起茶杯深深啜飲兩口普洱,讓茶香滲進每顆牙齒、每個細胞直入五臟六腑,頭腦不覺冷靜許多,一些靈思妙想不經意間從疲憊的腦層後閃現出來,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普洱讓我曾經浮躁焦慮的心變得更加沉穩,讓我曾經脆弱無助的心變得愈加強大,讓我在「山窮水盡疑無路」中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促人凝心聚力、眾志成城的潤滑劑。起草文稿中,有的稿子是個人獨立完成,有的則需要一個團隊齊心協力完成。共同寫稿,既是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的經歷,也是碰撞思想、互促共進的過程。大家湊在一起,各自提出思路,取長補短,但由於角度不同,有時會產生分歧,爭論得面紅耳赤,搞得氣氛有些僵持。這時,我再次想起普洱。一次籌備會議中,我所在的報告起草小組就某一個問題討論得十分激烈,以至遲遲定不下思路,現場氣氛也有些尷尬。我靈機一動,趕緊回屋拿來剛買的普洱,笑嘻嘻地和大家說:「昨天剛買的,還沒拆封,大家一起嘗嘗。」不一會兒,茶就泡上了,濃濃普洱茶香在屋裡來回飄蕩,大家聞後都讚不絕口,剛才爭吵產生的不和諧氣氛瞬間煙消雲散。大家邊喝茶邊探討,觀點漸漸融合到一起,最終形成統一認識,稿件得以順利起草。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我因文字有幸結識普洱,也因文字領略普洱的魅力,感悟茶的真諦。普洱給了我神清氣爽的精氣神、奮發有為的進取心、勇往直前的動力源。它已融入我的血脈中、扎進骨子裡、鐫刻在靈魂最底部。我願以普洱為友、與普洱相伴,在寫稿路上馳而不息、久久為功,讓文字在縷縷茶香中散發出更加濃郁的芳香。

︱外婆的茶︱

編號:046 作者:肖輝秀

1

據《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於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幾枚葉片從千年的長河源頭便開始了對人生人性的浸泡。瑩潤粉彩的茶盞中,有青色蝴蝶在飛,流水似的日子,生命弦上,飄散茶的馥香。

浮靄映水,清醇或濃釅的茶滋潤著我們苦澀乾涸的日子。東坡說過:「從來佳茗似佳人,淡妝濃抹總相宜。」多想一襲玄色荷衣,一雙芒草素鞋同他飲茶暢談,一蓑煙雨任平生。而今,在世虛重負,虛構迷幻的現實里,我們在時間裡尋找生命的實感,毫不為精神透支和思想銳度的消損而感傷。坐在高雅廳堂里的品茗人物大抵也失去了竹林七賢的意氣,嵇康夜裡鼓琴而彈的《廣陵散》或許已進入不了我們的曲調。似茶般氤氳香味的人生已成為一種凝望,一種傲世,一種繁華褪盡,剝落走馬觀花、浮光掠影的奢求。茶亦醉人何必酒?給自己一份茶香又何妨呢?

普洱,記錄時光的普洱,積聚的是時光的分量,歲月的內涵。再以茶的使命,與有緣人細細分享和品鑒。苦澀也好,甘甜也罷,各有認知,自有體悟。喝的是茶,品的是自己,如同佛家所言的「心中有佛,所見皆佛」一般道理。

隔水把盞的瞬間,目光直抵心靈彼岸,我彷彿在飄渺的茶霧間看到了深埋心底的那些人、那些事……

2

在漫長歲月的滌盪里,始終散不開那份裊裊的普洱沉香之氣,千迴百轉,浸滿記憶的每個角落。透過那些茶煙瀰漫的靜好時光,外婆那份低眉垂目的清寂恬淡,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削薄,反而日漸豐厚,成為一種見地,隨她在酷烈俗世里,一點一點,看盡浮華。

外婆惜茶,戀茶,卷帙浩繁的物事,她獨愛這一份茶韻。這種對普洱茶的偏愛,來自她對人世俗美的悲欣交集,來自她對生活曾經給予她的那些不公的承擔和原諒。茶清人淡,飲茶的背後,是外婆一生的態度,不管生活如何起伏,歲月如何悠蕩,一路順應天意,以求安定祥和。

記憶中的外婆,總喜歡在一天勞作結束時,於靜謐的小夜裡,明月在天,微風徐來,手把一杯普洱茶,坐在那把老靠椅上,這時的外婆,低眉合目,微垂著頭,彷彿獨立於生活之外,一臉虔誠而豁然的神情,輕逸無礙,彷彿在體味著常人無法感知的幽微黯淡,無人能踏至她的心境。

外婆這樣的喝茶表情我最為熟悉不過了。在我的意識里,最初的母愛是外婆給的。年幼時因父母工作繁忙,我被外婆接到了身邊,與她一起生活。那時年紀尚小,只能仰頭遙看外婆。在茶煙渺渺里,我清晰的記著外婆那細若拂柳的雙眉,微微下低,有一種說不出的氣度,有一份雍容的自信在。

外婆總喜歡將茶水在口中停留一會兒,讓舌尖回味微甜中的苦澀,然後慢慢咽下,滿口留香。一切的悲歡哀辛都深藏於這杯普洱茶中,不為人言。也許,她不是單純地品茶,更多是在品嘗歲月,品嘗人生。

記憶里一直留著這些那麼久遠的小日子,這些有關外婆和她的茶的記憶,現在回想竟如此清晰。於是,不輕不重地,就這麼一下子,我彷彿回到了那段茶香四溢的夜晚,想起了外婆喝茶時低眉垂目的平和。那一雙細眉,收斂了外婆無限的風情,偶爾一皺,是她默默承擔著生活給她的考驗,卻是外婆的清剛之美。

一直回想,外婆給我的印象除了坦然溫柔,還有那份堅忍不屈。古人云,人生三大不幸,乃幼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這其中,外婆獨自承擔了兩大不幸,只能用一生的時間修復內心的愁苦,獨自忍受著那份凄涼,悲不待言。

關於外公的點滴,我能追溯的唯有祭日。年輕時不顧家裡反對,外婆堅持嫁給了外公這位清貧而正直的鄉村教師。而一生投身鄉村教育的外公,最終還是戰勝不了疾病的肆虐。面對丈夫的早逝,這樣一個弱女子沒有哀求,獨自撐起了這個家,底下還有五個尚未懂事的孩子。她忍耐,倔強,而心卻是痛的,痛得難以表達,日日起得最早,歇下最遲,只為了給孩子們一份安全感和歸屬感。

芥川龍之介說,為了人生的幸福,必須愛日常的瑣事。沒有丈夫寬大肩背可依偎的外婆,日復一日忙活所有的瑣碎,有時即便笑著,也能感覺到一絲疲倦。她這樣辛勤奔波於日常瑣事,為的只是一份簡單的幸福。

但事實證明這樣的小幸福太遙遠,大坎註定連綿著小坎。二舅的意外離世,讓晚年的外婆經歷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大悲大慟。女人不怕生兒死,而怕兒生死,畢竟還是一介女子,怎麼受得住生活這樣殘忍的刀霜割、雨雪淋?更何況外婆一直是乾澀的瘦,彷彿一片風中的樹葉,脆薄、易損,風一吹,都要折斷了。

中年喪偶,老年喪子,這世界原是猙獰霸道的,而外婆就這樣用她瘦弱的肩膀撐起了一片天,以柔弱抵抗兇猛。或許,人生就是一連串漫漫跋涉,一生中歲月起伏不定也好,一帆風順也罷,關鍵是能否承受,能否原諒。一個女子,連起碼的人世幸福都沒能很好地擁有,生活給了外婆這樣抹不去的艱辛經歷,而她卻一如既往的釋然,遣懷,讓痛苦喚出生命的價值所在。在年老鬢白時的忽然轉身,過往的一切都被她原諒,乾乾淨淨。唯一留給她的,只是一去不返的黑髮青春,和那「哀莫哀兮生別離」的悲戚惆悵。

唯獨在夜深人靜,呷一口琥珀色的茶湯,回味著舌尖上的甘甜,如同品味生活的苦與樂,此時只有那一壺普洱茶才能讓外婆疲憊的心舒緩,讓生活在重負下的喘氣暫時變得勻暢。身陷人世,被傷害,被傷痛磨折,迷惘跌落中混合著難以言說的無依靠感,唯一的慰藉,應該是來自茶香特有的暖人之氣。

3

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半生遭際已經讓外婆懂得了某種人生真諦,這樣的懂得反而讓外婆的清剛和堅韌之美,在歲月面前永遠不敗,這些深深的體恤以及綿延的慈悲,給其一生增添了深厚的底蘊。

不傷,不憐,日子就這樣一點一點邁過去,終有一天,守得雲開日出,一切變得寧靜從容。而換來的卻是滿頭白髮,瘦弱的雙手青筋盤虯,人間的風雨滄桑刻在臉上成了日益增多的皺紋,老人斑開始大片大片出現,皮膚漸漸干透,薄薄唇肌里的氣息漸漸微弱,眼睛裡早已霧重得很,外婆所有的年輕歲月已永遠離去。然而在歷經世事後,外婆反而深藏了萬種深情,在飲茶時,低眉婉轉,有了一種別樣風情,飲茶就是外婆一種清淡出塵的生活姿態。有了普洱茶的陪伴,外婆已然顧不上衰老了。

普洱茶已成為外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琥珀色是外婆生命的底色,自信,堅強,不管生活多麼殘忍,總能給人希望。外婆把所有的心事都藏在了茶里,為自己泡了一生的茶,忘記道路疲倦,一直內心寧靜,處世恬淡,堅信身心清凈方為道。

手持一杯普洱茶,少有人能像外婆一直做冷靜的旁觀者。那個年代對她老人家的不公和使她所受的磨難,沉重入磐,在外婆眼裡卻彷彿都是過眼煙雲,成為一份柔軟的沉澱,使她對這個人世、對自己,有了另外的頓悟。她從沒有嫉恨過什麼人,沒有怨恨生活。在低眉垂目間,她說的話永遠那麼平易之極,樸素之極,完全憑自己的感覺和良心行事。在痛苦中漂泊了一生,外婆卻在最後把憂傷編織成美麗給兒女,讓他們相信世界是這樣的溫暖和平安。

即使這個世界是那麼荒蕪,普洱茶依然陪伴著外婆,讓她尋得一種生活的態度,走在一條靠近佛性的路上。我們每個人能夠守著的只有自己的歲月,蒼白或者亮麗,孤獨或者喧鬧,而屬於外婆的歲月里,永遠有那縷縷不絕的茶香在。沒有憤憤不平,沒有對人世過高的要求,保持一種悠然見山的無心狀態,把慾望遠去、生活平淡當做福祉,外婆一生的性情,一如茶性一般且清且靜。

茶依然清,人依舊淡,這個從風雨如晦的年代走過來的一介女子,到如今還是一如既往地鍾情於普洱茶。希望漫長而浮泛的歲月,在茶香瀰漫下,會慢慢消除那些不停止的紛擾,還給外婆一份幸福。

註:為尊重原作者權益,任何公眾號未經許可請勿直接轉載。(歡迎朋友們轉發至朋友圈分享!)

請投票支持原作者!

所有來稿最終會結合網路投票和評委老師的評選結果評選出獎項哦~

願您能夠在這裡有所獲得

如果,你有許久不見的朋友,

就約他/她到四序喝杯茶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茶居禪意生活館 的精彩文章:

TAG:和茶居禪意生活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