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啤酒測評
杯蜂蜜水或者淡水,還有人認為檸
#TODAY#
#TODAY#
Valentine"s Day
番外
羅斯福啤酒測評
提起羅斯福這個名字,大家往往想到那位美國歷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統小羅斯福。但羅斯福啤酒卻是地道的比利時修道院啤酒,羅斯福啤酒中的6號更是修道院啤酒中的代表之作,號稱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啤酒之一.
(這話好像上回也說過……)
正 題 分 割 線
【酒廠歷史】
羅斯福(Rochefort)酒廠坐落於比利時羅斯福鎮附近的聖雷米修道院內,在1595年有大約15個修道士在此修行,因為生活貧苦,每天3點起床並且不能吃肉,他們便開始釀造啤酒來補充能量。後來的1664年法國的修道院提出了Trappist修道士啤酒的概念之後,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尋找起類似啤酒,修道院也感受到衝擊而分成兩派,一方支持開放,一方反對出售,最後終於在主持的堅持下開始對外售賣啤酒,並且馬上得到讚譽。
如今的修道院啤酒又分為真正由修道士親身參與釀製的Trappist Beer(特拉比斯特啤酒),和授權非修道院酒廠製作的Abbey Beer(阿貝啤酒)。Trappist標誌是受到法律保護的 , 只有僧侶親手在特拉普修道院內釀造的啤酒才能夠攜帶象徵Trappist的六角標 , 全世界僅有1 1家認證修道院啤酒。
【啤酒簡介】
酒廠目前生產三種品:
6號:比利時雙料,麥芽糖度為16.5度,酒精度7.5%。是羅斯福最早的啤酒產品,二戰結束之前都還是靠修道士的經驗人工釀製。
8號:比利時四料,麥芽糖度為20.8度,酒精度9.2%。始於1955年,最早只是為了聖誕慶典而釀造,後來大受歡迎,從1960年開始成為常規產品,是羅斯福銷量最好的產品。
10號:比利時四料,麥芽糖度24.5度,酒精度11.3%。屬於口味最重的啤酒之一,是一些追求一瓶剛好的酒友們的最愛,常被稱為「不可思議的啤酒」。
10號,8號,6號酒精度分別為11.3%、9.2%、7.5%,都比標示的10、8、6高,那為何取名為10號,8號,6號?
說法有很多:比利時當地有一套標示酒精濃度的方式,稱之為Belgian degree system,是測量啤酒中的gravity(麥汁濃度)來作為標示酒精濃度的指示,三支啤酒的麥汁濃度分別是1.060、1.080、1.100,剛好就是6、8、10;
一種說法是啤酒在出廠前,會將發酵好的啤酒分別熟成6、8、10周。
個人認為比較靠譜的一個說法是羅斯福啤酒使用了獨一無二的標誌體系,它們使用數字來註明啤酒的級別,6、8、10三個數字代表按照比利時的數字曆法提出的三個不同等級而已,你可以理解為基本型、較強、烈性三個級別,這與其他一些使用數字作為標識的啤酒有著很大的區別。
PS:十號的泡沫太過濃郁久久不能散去……
【詳細測評】
6號
開瓶可以聞到麥芽香味伴有少量的水果香甜。酒花的風味幾乎不可察覺,泡沫是象牙白色,很豐富細膩,可以感覺到很飽滿的麥香。酒體是渾濁的紅褐色,杯底有殘渣似的沉澱物,這些是酵母形成的沉澱物,也算是修道院啤酒的特色吧。
入口品嘗,酒體飽滿,強烈的麥芽香味和水果甜味。稍有些澀口,帶有微弱的酒精味道。苦味則很弱,酒花味道不明顯。略接近德國小麥啤的口感,焦糖、麥香和水果香更濃郁點。適合像小麥啤一樣佐餐擼串或者口渴的時候隨便喝喝。6號融合了苦與甜的焦糖味很好的隱藏了其原本的烈度,讓它成為三款就中最為親民的一種。
8號
相比於6號,8號的色澤更加深沉,偏向於黃棕色,泡沫也更加細膩。開瓶時的氣味也更加濃烈,可以聞到巧克力與焦糖的味道,並且有略微類似半甜型葡萄酒的香氣。口感上基調一致,少了水果酸多了些酒花苦,口味依次更加濃烈。8號可以作為一款佐餐酒,配合一些同樣味道濃烈的食物。
10號
羅斯福系列的王牌,不可思議的傳奇
酒體顏色呈深紅褐色,有比例適中的焦黃色泡沫,這層泡沫極其細膩,將酒杯放置很久也不會散去,會有薄薄的一層覆蓋在酒液上面。
高酒精烈度以及非常深沉的棕黑色澤。強烈的焦糖味和巧克力味,足以填滿整個口腔,其後絲絲的果酸才冒出來,吞下去後酒花苦和麥香明顯呈現。讓人有如品嘗黑巧克力,但其甜味卻一點不比8號多。複雜到四溢的香氣和衝擊力難以完整形容,可以嘗出四料啤酒特有的烘焙感,焦香般的氣息。有人評價說四料啤酒有葡萄乾,無花果,梅子,香草,胡椒等複雜味道,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在10號這裡,酒精烈度已經無法掩飾,雖然不會產生烈酒一樣灼燒感,但一口下去,從胃部慢慢升起的奇妙溫暖感覺顯而易見。各種味道融洽平衡,層次豐富,這可能是10號備受讚譽的原因之所在。
【小結】
三款啤酒非常適合由淺入深的品嘗,依次感受每個層次的味道。三款酒都非常適合冰鎮後飲用,入口更加柔和,香味也可以更加持久。
這裡給出測評網站的評分供大家參考:
6號:3.5分 (1849人次)
8號:3.75分(2158人次)
10號:4.15分(3597人次)
祝大家情人節快樂
文字 Crux & 編排 鄧小孩
TAG:活話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