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幾篇美到骨子裡的美文,背誦後讓你的作文上一個檔次

這幾篇美到骨子裡的美文,背誦後讓你的作文上一個檔次

聆聽杜甫

避開塵世的喧囂,我捧一沓唐朝的詩箋,聞著縷縷的墨香,守望你沉鬱頓挫的筆在揮灑,聆聽你憂憤蒼涼的情在流淌……

開元盛世的濃艷悄然褪色。你,踉踉蹌蹌,行走在大唐由盛而衰的路上。心繫天下蒼生,情連國家社稷,那和著酸楚淚水的沉重嘆息,穿過滄桑歲月的重重屏障,敲擊著我的耳鼓,撞痛我的心扉。生逢亂世之秋,你的眉峰皺起憂國憂民;你的眼神瀰漫凄風苦雨。你的文字中缺少風花雪月;你的詩句里找不到附庸風雅。如果博大精深的唐詩是一支交響樂,你蒼涼的顫音,就是匡時濟世最厚重的音符。

曾經的你,少年意氣,英俊瀟洒。站在岱嶽之巔,俯瞰齊魯大地,你以詩人的大氣,吟詠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慷慨氣度;「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你壯志御風,豪情天縱,詩情溢滿山川,激蕩錦繡盛世。你偕來摯友曾游,與浪漫的太白交杯換盞,唱詩酬韻,推心置腹,雲遊天下。願上九天攬月,願躍泰山峰顛。

盛世繁華,如煙花消散;叛軍的鐵蹄,似猛獸踏破河山。安史之亂,那痛徹心骨的《三吏》、《三別》,道不盡百姓離難的血淚。咸陽橋上,滾滾黃塵。你憂憤地站著,聽見了那「車琳琳,馬蕭蕭」的撕心裂肺,你「哭聲直上干雲霄」。「你一身風塵,顛沛流離,羸 弱的身軀里,洶湧著滾燙的熱血。你以不朽的詩篇,扛起普救天下的重任。你以決絕的悲憤,救贖著家國天下的安危,將苦難的笙歌奏響在破碎的山河大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聲聲呼號,如風凌厲!你苦難的心呵,為蒼生顫抖;你執著的情喲,為黎民憂愁。你的淚落在我的手掌上,便是了一地的悲涼,我再望時,風裡邊飄揚著你滿頭白髮的影子和凋敝的衣衫襤褸。

浣花溪,一個似有流水淙淙、花蕊飄香的美妙地名。從關中烽煙里走來的你,太累了,也許是因為這「浣花溪」的芳名而要在此詩意棲居下來,建一座草堂,以期會那冥冥中的清芬吧?

一座茅屋,幾排竹籬,幾方矮牆,為漂泊的你構築了一處寧靜的家園,讓你的失落跌宕的心情有了短暫的安慰。簡陋的傢具,低矮的灶台,破舊的板床,一派凄苦寒酸。「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如此這般來苦熬度日,怕是世界上最貧窮最悲慘卻也最偉大的詩人了。一篇篇詩稿換來一根根茅草,搭建起一個詩歌的殿堂。

在那些桃花灼灼、蛙聲四起的春夜,飽含著成都平原特有水氣的和風,從浣花溪的水面上輕輕吹拂過來,你獨坐在一盞熒熒如豆的油燈下,一邊磨墨,一邊思忖著令你焦慮憂心的時事,那些千古名句便在心潮滾滾中蜂擁而來……你抬眼看見了「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情境;你側耳聽見了「好雨知時節……潤物細無聲」的溫情;你感受到了「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的旖旎;你忘情於「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尋花;你滿足於「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的鄰里情誼!

閑適愉悅和安逸自足,並沒有消磨掉詩聖憂國憂民之心和思鄉愛國的情懷,反而是更強烈了。茅屋終究是茅屋,因陋就簡,怎擋得住秋風的肆虐。秋風怒號,揭去了屋頂的茅草,嘀噠的漏雨聲讓人夜不能寐。你懷抱因無處躲雨而啼哭的嬌兒,仰天悲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情何以堪!「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為你捎來了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好消息,你喜極而吟:「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都說「男兒鐵肩擔道義」,一副肩膀,看似柔弱,你卻用靈魂吟唱著時代的苦難。把不朽的詩歌,雕刻在每一代人都仰視的高度里。你在與不在,情就在那裡;你說與不說,詩就在這裡。

聆聽杜甫,莫相忘。

肩膀

常常會想,要怎樣一副鐵肩才扛得起一個朝代由盛轉衰的劇變產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夾縫中的芸芸眾生的聲聲嘆息?才扛得起中國詩歌在社會劇變中的大課題?

所以,不敢想像杜甫是怎樣用他並不健壯的軀體承載著一切。駕一葉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於暗流涌動的江水中,我能想像杜甫逆流而上的艱難。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註定要弓著腰,低著頭,一點一滴地細數著黎民百姓的苦難,然後蘸著濃於墨的悲哀,含淚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的使命決定了他不可能過得輕鬆。「窮則獨善其身」,多少人用這句話安慰自己,搖搖頭,屈服於黑暗的社會現實,從此只為個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與千千萬萬勞苦大眾連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艱難,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撐出一片天地,容納他們的嘆息。於是有了破舊茅屋中的那聲吶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詩:「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而咸陽橋上「直上干雲霄」的哭聲也從此被後人深深銘記。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屬於百姓的「詩史」。

翻開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讓人想起這句話:「文章憎命達」。他仕進無門,困頓十年,方得小職,安史之亂中又流亡顛沛,為人所俘,直至最後,貧病交加而死。當他幼年在自己的棗樹上爬上爬下,把笑聲灑滿整個庭院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命運之神已給他安排下這樣一條坎坷異常的人生之路。幼時身體羸弱的他也一定沒有想到自己將用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個時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儘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可他從沒把自己的目光拘囿於個人的得失與悲喜,就在他即將撒手人寰,在他為自己舉行告別儀式的時候,還在關心著「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他總是放眼大眾,深入到人們的心中,體察最底層人民的苦難。然後聚焦,醞釀,提煉,揮灑。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於傳統的儒家。儒家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杜甫卻不管窮達,都要兼濟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杜甫卻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謀其政。那些為時代而泣,為百姓而歌的敘事詩中少見直接的抒憤與哀喊,他總是從局外人客觀平靜的視角冷眼旁觀,從一種不動聲色的敘述中迸發出更為沉重和濃郁的憤懣。這樣的詩不知使後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燒,淚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詩也許是杜甫最好的寫照:在一個晦暗的時代,你是唯一的靈魂。

都說「男人鐵肩擔道義」,那麼杜甫就是古往今來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卻撐起了中國歷史上一座文學與道義的高峰,讓人遠遠觀望,讚歎不止。

杜甫草堂與草根杜甫

去成都,不能不去杜甫草堂,大凡讀過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人,怕是都有這份情結。文人如此,草根亦如此。

浣花溪,原本就很詩意,再於溪畔建一茅屋,「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居身於此,是何等的愜意,何等的雅緻。我常常在旅遊景點,或是電視畫面上欣賞過類似的場面。立在豐碩高大的南國芭蕉前,臨水照影,那一彎碧綠,隨微風漾起縷縷薄霧向四處漾開,沁人心脾。我似有所悟,詩人的文字之所以能藏窖生香,流芳千古,莫不是也因了這風水寶地?

入草堂,竹影搖曳,綠野仙蹤,腳步輕踏在浸有千年風華的石階上,步步含詩,聲聲帶韻。輕風拂過,綠的視野彷彿在流動,天籟般的枝葉交響,悅耳動聽。我忽然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腦海里交織著蒙太奇般的情境,思緒在古柏、修竹和迴廊深處纏繞。

杜甫自然很喜歡這「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的茅屋,但誰又能想到,當年他是不得已而在此落居。公元七五九年,他沒有錢生活在昂貴的長安,想回洛陽老家,又因為相州敗後河南騷動,於是只好全家搬往秦州。不久,吐蕃攻陷秦州,他便開始了「三年飢走荒山道」的流亡生活。這年歲末,杜甫一家乘船沿嘉陵江順流南下至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里。其後,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塊荒地,在其表弟等人的大力幫助下,經過三個多月的苦心勞作,才建起一座簡陋的茅屋,也就是後來的杜甫草堂。

大概詩人自己也不會想到,自己僅僅居住了四年 的茅屋,一千多年後會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供遊人參觀拜謁。當然,其間也曾幾毀幾建,漸成規模。當年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損毀無存,是五代前蜀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建園立祠,供人瞻仰。至宋代又重建,並繪杜甫像於壁間,始成祠宇。此後草堂屢興屢廢,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慶十六年。新中國成立後,杜甫草堂再次全面整修,正式對外開放。

穿門過橋,繞過影壁,便是一尊詩人銅像。憂身愁面,瘦骨嶙峋,雙膝跪立在破舊的船頭上。一身單薄的灰色長衫卷著凄風苦雨,包含著人間冷暖,牽扯著無盡憂思。這是中年的杜甫——歷盡世間滄桑的杜甫。一生顛沛流離,窮困潦倒,但他作為一個有良知的詩人,始終在為祖國的不幸命運牽腸掛肚,為百姓的缺衣少食憂慮不已。他「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讓自己憂國憂民的草根情愫永遠鐫刻在這歷史的銅像上。

其實,杜甫並不是草根出身,而是有著官宦家庭的背景。雖其出生時家境逐漸衰落,但由於祖父是當時的著名詩人,淳厚的家世門風讓他自小飽受文化熏陶,早早的便少時成名,並有著「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迫切願望和政治理想。是因為痛恨朝廷的裙帶政治和官僚腐敗,也因為不屑於「當面輸心背面笑」的幕府生活,更因為目睹和體味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境遇,才脫胎換骨,走近大眾,關注民生。可以說,杜甫的骨子裡雖不曾流有草根血液,但卻被植入草根細胞,在一個特定的社會環境下遂成革命胚胎。

草堂的主體非常樸素,屋內陳設亦十分簡單,一桌、一椅、一排簡陋的書架,印證著詩人貧困的處境。一隻矮小的几案上,竹製的筆筒里斜插著一支毛筆,旁邊是一卷落滿灰塵的書頁,讓人想像詩人或坐、或站、或踱步的創作情景。而幾隻散放的木凳又告訴我們,這裡亦是詩人廣結民眾、會見文友之所。止步於此,耳邊猶聞噓寒問苦的話音,眼前浮現一群摯友抒發胸襟的情形。對於詩人而言,清苦也是一種幸福,除了周邊可信賴的民眾,除了志同道合的知己,還有柴門古道,籬邊江岸,翠柳黃鸝,青天白鷺……伴著浣花溪輕柔的水氣,詩人獨坐在熒熒如豆的油燈下,把清心磨進硯墨,把責任凝入筆端,書寫國之願景、民之呼聲。詩人在此只居住了短短四年,創作的詩歌留傳至今的卻有二百四十多首,這些不朽的詩篇賦予草堂深厚的文化底蘊,使草堂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處不可多得的聖地。

然而,茅屋終究是因陋就簡,經受不住浣花溪周邊原野疾風苦雨的侵蝕,一個深秋的黑夜,陰霾密布,狂風呼嘯,霎那間,茅屋的蓋草被掀得一乾二淨,杜甫攜老帶小頓時被拋在荒郊野外,無處棲身。於是,就有了那篇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了詩人在傷痛和絕望中發出的吶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茅屋也好,草堂也好,都只不過是杜甫生命中的一個縮影。生於平民之間,長於百姓之中,理解百姓疾苦,為民眾奮筆疾呼,以詩說史,才是詩人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作為有著草根情結的詩人杜甫,一生寫詩無數,現存於世的也有一千四百多首,其中絕大多數是反映現實和批判腐朽方面內容的。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和社會中的黑暗現象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自我犧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這是對不義之戰嚴重破壞社會生產的痛心疾首;「焉得鑄甲作農器,一寸荒田牛得耕。」這是代表動亂時代廣大民眾的高聲疾呼;他祈願「好雨知時節……潤物細無聲」,老百姓安居樂業;他希望學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傳承文化後繼有人……

杜甫的一生猶如一部詩歌史,也是家國史和民族史的一個縮影。中國素有「以詩證史,以詩補史」的說法,「詩史」成了一個社會發展的佐證。杜甫的詩歌 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歷史,真實反映了最底層民眾實際的生活情境,所以,於草堂後面設置一座「詩史堂」可以說是對杜甫「詩聖」地位的肯定。正如堂內郭沫若撰寫的對聯所說:「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杜甫做到了,而且流芳於世。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作家劉富道為相子詩生活題字:

(責任編輯:李相文,範文選自高中學習資料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相子詩生活 的精彩文章:

賈道北:《目蓮寺》

TAG:相子詩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