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正月初四日,迎灶神、做大歲,春節年味尚正濃

正月初四日,迎灶神、做大歲,春節年味尚正濃

正月初四,又稱「羊日」。在道教創世神話中認為,女媧是在第四日造的羊。晉人董勛《問禮俗》載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而「羊」的古意與「祥」相通,所以這一天人們一般不出門,守在家中迎接吉祥,迎接神明再度下凡。

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正月初四接灶神回家的傳統。自從臘月二十三小年日送灶王爺上天后,一直到正月初四的這一段時間中,家中的灶神位都是空缺的。因為灶神具有監察一家人口善惡與保護灶火的功能,所以在每一年開始時都要請灶王爺重新下降,保佑全家人的飲食健康。

相傳,大年初四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據學者考究認為,灶神信仰和火神信仰二者之間有莫大淵源。在北方農村地區,還流行著「綁火神」的風俗。在初四這一日,大家要把玉米梗或麥梗綁在棍子上,點燃後從自己家送到河裡去,以此來代表一年中家裡無火災。

也有的地區認為,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所以民間有「送神早,接神遲」的說法。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只要不過當天晚上子時,都是可以接神回家的。

接神當然少不了新鮮的供品,民間常見的供品有三牲、水果、酒菜等,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而在道教宮觀中,一般以香花燈水果五供為宜。道教供神,講求供品的新鮮和潔凈,以及上供者的內心虔誠,並不求大供,並且杜絕有葷腥之物出現在供桌上。因為道教修行以清虛為第一要務,神仙本是清靜之體,且莫以世俗之物沾染了神聖的壇場。

春節是一年一度歡聚的日子,從月朔到初四,很多商店都閉門歇業,婦女們也在這幾天里講究不用針線,全民都處在休養生息的時間段中。但過了初四,請了灶神及其他諸位神仙臨壇,就意味著百姓們又要開始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為了討得新一年工作順風順水,一些老闆會在初四這一天請員工們一起拜神。但老闆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

在福建莆田地區還認為,正月初四是要「做大歲」的。大年三十叫做「歲」,所謂「大歲」便是指把初四看得比除夕還要重要。這一習俗和明朝抗擊倭寇的歷史有關係(道教之音文章《在這裡,大年初二千萬不要出門訪友》曾詳細介紹這段歷史)。因為抗擊倭寇的原因,這裡的人們沒有過成年,所以在初三治完喪之後,便決定要在初四補過一次新年,而且要辦得更隆重。於是,這個習俗就被莆田人(福建福安、浙江台州等地均有相同風俗)代代傳了下來。直到現在,這些地區的人們仍保留著初三不走親,到了初四才開始拜年的習俗。

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民俗的傳承體現的正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氣節的延續。我們只有珍視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會使中華文化綿延不絕,時代永興。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他創立了東派丹法,人稱「洞曉陰陽,深達造化」
二十九,去打酒,春節喝酒可不要貪杯哦!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