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見的玉雕工作者老照片
不管時代如何的變遷,始終阻止不了玉器文化的發展。玉雕這門古老而又神奇的藝術,它貫穿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更見證了華夏民族的滄桑與輝煌。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國傳統文化與禮俗之中,充當著特殊的角色,發揮著其他工藝美術品不能替代的作用,蒙上了一層使人難以揭開的神秘面紗。
關於玉器,很多人知道古玉,很多人知道現在的玉雕工藝,但從民國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很長一段玉雕歷史,很多人並不了解。今天我們就來探秘,那個年代的玉雕歷史。
玉雕那個年代
清朝之後的民國時期,風雲變幻,社會動蕩,玉雕也經歷了一次很大的衰變,很多玉器作坊紛紛倒閉,到了奄奄一息的境地。當時不少琢玉工人在家自製小件銷售,以維持生計。
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換取外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中國成立了手工業管理局,在此基礎上又成立了手工業聯社,國家將流落在外的老藝人請回,並提供資金、場地、組織同行業的人在一塊合作生產,成為生產合作小組。這是對傳統手工藝延續了幾千年的家族式傳承的顛覆。
如今,已評出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以及近年來遴選的非遺傳承人,很多都是在1949年以後社會化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而他們的成材經歷,也是不可複製的。
下圖的這組照片來自「海達·莫里森拍攝的民國影像」
治玉車間
工匠用鉈具磨製玉器
車間用砂輪打磨玉料,那時候是沒有童工這一說的。
上圖的工具叫做帶鋸,用來切割玉料,但它的費時又有多少人知道。當年的玉雕人
不過在以前,收藏玉器的多是一些港台同胞或華僑,普通百姓很難接觸這個領域,也沒有購買能力。所以,當時的治玉人的生活其實很艱苦。
沒有電燈,只能用蠟燭。
那時也沒有其他的拋光工具,只能用牛皮來拋光玉石,使其呈現玉色。
GIF
點著蠟燭治玉,在如今可能很難想像。
GIF
沒有機器,只能用腳踩動踏板帶動飛盤。
改革開放前人們的生活很艱難,很多治玉人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封閉的進行玉器的小規模製作。改革開放後,民間的治玉人可以大大方方地在自己家院子里做玉了,也有很多人加入了治玉人的行列。
玉雕女工
在很多人看來,玉雕是一門苦活,所以大部分都是男性。但在那個年代,玉雕女工已經有很多了。
比如在當年的蘇州玉雕廠。為了發展玉雕事業,在一九七幾年,蘇州玉雕廠一下子分配來了兩百名新學徒,其中女性學徒超過150人,佔了四分之三,為史無前例之舉。
拋光是玉雕工藝中最後一道環節,也是不可小覷的一環。拋光亦有四道工序,極需細心和耐心,故而拋光車間中女藝人佔了絕大多數。女性較心細手巧,也算「因人施藝」。
要知道那時干玉雕這一行,又苦又臟還很難,不是任何人都能適應的。雖然之後陸陸續續找關係調離了一部分,但留下的也出了一些人才,成為技術骨幹,也不乏尖子藝人。
不管時代如何的變遷,始終阻止不了玉器文化的發展。玉雕這門古老而又神奇的藝術,它貫穿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更見證了華夏民族的滄桑與輝煌。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國傳統文化與禮俗之中,充當著特殊的角色,發揮著其他工藝美術品不能替代的作用,蒙上了一層使人難以揭開
翡翠何時流入中國:
章鴻釗所著《石雅》中介紹有周代翡翠器,並有羅振玉先生家藏的翡翠刀柄,洛陽出土,文飾為谷璧紋,斷代為周朝的器物。在漢代帝王陵墓的出土文物中也有翡翠製品。
宋朝歐陽修曾記載,他家中有一個外形非常精美古樸的綠色玉罌(小口瓶子),一般人都以為是碧玉,只有一位真宗朝的老臣認識,說「這可是寶物呀,我在宮裡的聖庫中曾見過一個翡翠杯,所以認識這是翡翠」。歐陽修偶然以金環在罌腹上磨了磨,沒想到金屑紛紛而落,如硯中磨墨,才知道翡翠是屑金如磨的寶物。
翡翠到底在何時傳入中國?有一說是在漢代就傳入中國,據史籍記載,在東漢永元9年(公元97年),雲南永昌(今保山)徼外蠻及撣國王雍「調譴重澤奉國珍寶」,這是緬甸玉石首次進入中國。另一說則是元代以前墓葬中並沒有發現翡翠的隨葬品,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資料的記載,翡翠是明朝以後才傳入中國的。
據《雲南冀勘察記》記載,早在明朝初年,就有雲南騰衝入進入到翡翠的集散地勐拱經商,到了明朝末年,雲南騰衝的玉石業已經呈一定的規模了。雖然緬甸霧露河沿岸的翡翠是從明朝嘉靖年間就開始開採的,但至清朝乾隆年間,都還沒有漢人肯歷險涉入玉石產區,直到20世幻初,在玉石產區找礦和經商的漢人反而比當地的緬甸人更多。漢人加入了緬甸翡翠的開採和商貿,才使得大量的翡翠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內地。
中國偉大的地理學家、探險家徐霞客於明末崇禎十一年到十二年間(1683~1639)在途經騰衝時,曾停留了40天,目睹了騰衝的玉石業,經歷了一連串與翡翠有關的人和事,並擁有了兩塊翡翠,且記載於其文中,稱之為翠生玉。在《徐霞客遊記》中還包括了對翡翠最早、最具體、最生動的珍貴記錄,這是翡翠作為玉石第一次正式的在中國古代文獻中隆重登場。雖然在徐霞客之前有,也有一些文獻中曾提及"翡翠"一詞,但大部分很明顯的是指翡翠鳥,另有少數一部分雖然指的是玉石,但卻沒有任何提及與騰衝、緬甸等概念相關的信息,故可以說徐霞客才是將翡翠和翡翠文化記錄在冊並傳世的第一人。
明朝時期,中國與緬甸之間的翡翠文化交流開始逐漸頻繁,此時,翡翠多作為貢品獻給當時的中央朝廷。到了清朝時期,中國的翡翠文化進入了鼎盛時代,翡翠製品在朝廷和民間開始廣為流傳。同時,翡翠的商業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據清檀萃《滇海虞衡志》的記載:"玉出南金沙江,距州二千餘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礦外護,大小如鵝卵石狀,不知其中有玉之美惡有與否估客隨意買之,運至大理及汗省,背有作玉坊。角之見翡翠,平底暴富矣。"此段文字描述了當時翡翠的產出狀況、玉石質量、銷售情況等。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大量互動式發利用翡翠資源的時代,人們曾建立"作玉坊"對翡翠原石進行加工和銷售,從而獲得大量的經濟收入,而且當時雲南的騰衝、大理就是翡翠較為著為的集散地。翡翠得以廣泛流傳還得歸功於清王朝的皇家貴族對翡翠的嗜好。
從清朝的乾隆年間開始,翡翠就備受多位皇間翡翠便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全盛時代,慈禧太后便十分喜歡翡翠的用量相當龐大,翡翠被用於帛蜍或者鑲嵌各式各樣的首飾、陳列的藝術品、隨身的朝珠、把玩的"玉如意"等。因此,翡翠在清代也有"皇家玉"、"帝王玉"的美稱。
民國時期,很多破落貴族賣出了家裡祖傳的翡翠,當時北京前門廊坊二條有很多專收翡翠的珠寶行,收了老翠後,有的直接賣給有錢的主顧,有的經過加工再賣到國外。鑲在帽子上的翡翠「帽正」被改成翡翠戒面。宮廷婦女用於梳旗裝頭面的翡翠扁方被切成很多小片,出口日本後,被加工在和服的腰帶上。很多珠寶行就此發了財,投入大量錢財到緬甸開採、購買原料。
1949年以後,珠寶消費市場逐漸消失,1956年公私合營,大批的工場、珠寶店合併,很多師傅回了老家。大陸內銷的翡翠市場基本上減小為零,但對翡翠的摯愛在東南亞一帶仍然延續著,很多東南亞、香港、台灣人到內地都要到文物商店、友誼商店買些翡翠帶走。這些市場是不對國內人開放的,即使有錢也沒有買的地方。
很多老行家說起20世紀60、70年代的王府井八面槽,都還記憶猶新,那是北京首飾進出口公司的一個翡翠收購點。每天早晨天不亮,就有很多人從外地趕來,挑著擔子、背著包袱,等著門市部開門。開門後,就像專家坐診,有專家給送來的這些翡翠估價、收購。賣出翡翠後,這些賣主非常高興,拿到少則幾塊錢、幾十塊錢,多則幾百上千元,要知道當時一套房子也就幾百元不到,祖輩傳下的翡翠往往能解後輩人的燃眉之急。
這些翡翠整理好之後,打好箱,在廣交會期間,會有大量的香港珠寶商參觀購買,說是買,跟搶差不多。早晨,廣交會還沒開門,珠寶商們就排在門口,只等門一打開,就爭先恐後往裡跑,跑在前頭,就有機會先坐下來看貨,後邊的就得等著了。坐下後,整箱的貨搬上來,要買必須整箱買,您說我挑幾件喜歡的買,對不起不行,來晚了的還凈有買不到的呢。當時很多香港的珠寶商因為購買北京首飾公司的翡翠,掙了大錢。
那麼多好翡翠整箱整箱的出口,一方面確實給國家換來了大量的外匯,促進了當時的國家建設,但另一方面,那麼多珍品翡翠外流,想起來也真是挺可惜的。而且翡翠這種收藏有些特殊,它還不像古董字畫,趕上行情好的時候,幾年中能在市場上出現兩三次,翡翠是一經收藏,就很難再在市場上見到了。現在,到處收貨也沒有機會收到幾件好的翡翠。那麼多好東西,可能也很難有緣再見了。
【轉發和點是最好的讚賞】
嘉怡翡翠 雅覓貿易有限公司
行內最具影響力的賞石公眾號
每日發布專業賞石收藏文章 幫助提高收藏鑒賞
還等什麼 趕快關注
TAG:嘉怡翡翠原石賭石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