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努力可能換不來進步

你的努力可能換不來進步

中國人常說勤能補拙,也常說笨鳥先飛,我們也從小就相信,只要比別人更努力,我就能比別人考出更好的成績。

格拉德威爾也提出了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只要你能夠專註在某個領域,堅持一萬個小時的練習,你就能成為該領域大師級的傑出人物。

但是你可曾認真想過,你也許已經在某些領域努力了足夠久,甚至已經投入了近一萬小時,卻並沒有覺得自己很厲害呢?


一萬小時的原地踏步

比如我,有兩件事情我做了很久了:一個是玩遊戲,一個是讀書。

玩遊戲超過二十年,幾乎每天都玩,如果按每天平均兩個小時算,至少有一萬四千六百小時了。

成就是什麼呢?

我玩的主機平台從FC到SFC、GBA到NDS到3DS、PS到PS2到PSP,到Xbox360再到PS4,再到現在的Switch和PC,我玩過了所有我喜歡的遊戲,數量有幾百款。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是其實一點也不,因為這裡面我通關過的遊戲還不到十款。就算不以遊戲通關為目標,我也並沒有成為能夠提煉出很多遊戲理論的人才,更沒有在任何一款遊戲中能夠玩出讓人覺得「哇哦」的操作。


從小就比身邊的大多數人都愛讀書,讀書超過二十五年,頻率雖然沒有玩遊戲那麼高,但有時也會瘋狂地看十幾個小時。平均每天按一小時算,至少也有九千一百個小時了。

成就是什麼呢?

我看了五遍金庸全集,看了古龍、梁羽生的大部分武俠小說,看了超過七千萬字的網路小說,還擁有幾百本包含散文、歷史、勵志、小說、漫畫等各個種類的書。我的閱讀速度是400字/分鐘,是一般人閱讀速度的兩倍。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了吧 ?但是其實仍然也不。因為武俠小說的情節並沒有給我帶來什麼實際收穫,網路小說的閱讀量沒有讓我也成為一個網文寫手,書櫃里滿滿的書我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看完多少本,更沒有幾本是真正反覆認真讀過的。


我列舉自己的兩個例子,其實就是想向你說明,如果僅僅是簡單的持續做某件事情,即使你真的有上萬小時的積累,也並不會讓你真的成為什麼大師級的傑出人物。你也可以在自己身上找找,有什麼事情你做的時間已經足夠久,但是並沒有真的比別人厲害多少,至少在此事上你也不敢自稱為專家呢?

那麼是一萬小時定律錯了嗎?

還真的錯了,而且不是我說的。

「真相是,從來不存在什麼一萬小時理論,它僅僅是暢銷書作家對心理科學研究的一次不太嚴謹的演繹而已。」

——安人心智科學總監&開智文庫出品人,陽志平

提出一萬個小時理論的格拉德威爾,他參考了美國心理學家艾力克森1993年對一個音樂學院三組學生的研究結果,並藉此演繹出了自己的理論: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然而,正是這個研究結果的擁有者艾力克森,特地為此寫了一本書《刻意練習》,強調並非是單純的持續和時間帶來了進步和非凡成果,最重要的其實是他在實驗中提到的關鍵詞——刻意練習

即使是格拉德威爾拿來當作1萬小時定律例子的比爾·蓋茨也謙虛地談道:「1萬小時定律是有幫助的,但真正實現,還需要堅持不懈,並練習上很多個周期。」


持續刻意練習的奇蹟

艾力克森在書中分享了一個更加有說服力的例子。

一名普通的大學生史蒂夫·法隆,參加了艾力克森的一個關於記憶數字的實驗。研究人員以每秒一個數字的速度念出一定數量的數字,然後讓史蒂夫回憶,看他能記住幾個,每次念的數字都是隨機組合的。最開始的一周里,他最多只能記住7~8個數字,9個已經非常極限了,這和我們大多數人的水平一樣,人類短時記憶能記住的事物大概在7個左右。

艾力克森後來找到了個幫助史蒂夫提高記憶成績的方法:如果念出的5個數字史蒂夫能記住,那就增加到6個,還能記住就增加到7個,以此類推。如果錯了,就減少2個,如果記住了就再往上加1個。

就是如此簡單的一個訓練方法,16次練習後他能夠記憶的數字已經是20個了;一百多次練習後達到了40個,比專業研究記憶術的人都多,而且還在持續進步;到了兩百次後,他已經能記住82個隨機數字!

0326443449602221328209301020391832373927788917267653245037746120179094345510355530

以上是他最後一次記住的82個隨機數字。你想像一下,如果有人以每秒1個數字的速度念給你聽,念完就讓你背給他聽,你能全部記下來的話,那是怎樣一種能力?

而這,不過是一次次刻意練習的結果。

1973年,加拿大人大衛·斯賓塞背誦圓周率小數點之後的數字時,創下了前無古人的紀錄:511 位。五年之後,好幾個人在一系列比賽中爭著創下新紀錄,這個紀錄最終屬於一位名叫大衛·沙克爾的美國人,他背誦了圓周率小數點之後的1萬個數字。2015年,該紀錄被塵封了30多年後,印度的拉吉維爾·米納再度創下紀錄,背誦了小數點之後的7萬個數字,這使得他花了整整24小時零4分來背誦,這一紀錄是42年前的世界紀錄的136倍

這些奇蹟的創造者無疑都是經過了大量練習,練習的方式可能多種多樣,而最有效和最強大的練習模式則是被艾力克森稱之為「刻意練習」的訓練方法,這也是他在1993年的實驗中就提出來的。


刻意練習首先是有目的的練習

我們平時學習技能的方式,其實只是一種「天真的練習」:只是重複地做某件事情,並指望只靠那種重複,就能提高表現和水平。


如果你是一位不會游泳的新手,你會怎麼學游泳?

你會向會游泳的朋友請教,或者上網找教程,然後就拿著游泳圈去泳池開始練習了。你剛開始可能還會嗆幾口水,但是隨著你慢慢掌握方法,你開始能夠浮起來、開始能夠前進了,再模仿著看似標準的泳姿,你就認為自己已經會游泳了。接下來的過程,無非是經常去泳池,每次用同樣的方法往前游,只要能夠游得稍微遠一點,再多練練就好了。

這就是「天真的練習」。其實在你自認為會游泳了以後,你就進入了舒適區,進步變得緩慢甚至停滯了。

如同我們學打羽毛球的時候,只要掌握了揮拍和回球、發球,我們就認為自己會了,然後開始埋頭練習。

如同我們學寫書法的時候,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筆畫和寫字姿勢,我們就認為自己會了,然後開始埋頭練習。

如同我們學玩王者榮耀的新英雄的時候,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技能釋放和配裝方案,我們就認為自己會了,然後開始埋頭練習。

這樣真的有效果嗎?

所以到現在為止,很多人的羽毛球還是打得很爛,字還是寫得很醜,王者榮耀還是上不了王者。


有目的的練習有四個特點(以上文提到的史蒂夫記憶數字的實驗為例):

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記憶數字的任務被分解成比上次多記住一個;

專註的:記憶數字的過程中只專註於這一件任務;

包含反饋:每次記憶錯誤就提示,並降低難度重新開始;

需要走出舒適區:只要能夠答對,就要求多記住1個數字。

還是以學游泳為例子,「有目的的練習」該怎麼做呢?

把學游泳拆分成兩個目標:學會自由泳的泳姿,學會換氣;

學泳姿的時候只學泳姿,學換氣的時候只學換氣,不看美女,不潛水,不玩水;

請一位專業的朋友或者游泳教練,在一旁仔細觀察和指點你的動作,一旦錯誤就糾正,然後給你正確的示範,你再調整,再糾正,再調整,直到正確為止;

掌握了正確的姿勢和換氣之後,你第一次只能游5米,下次就要求自己游6米,每次增加1米。

怎麼樣,是不是明確很多?

這樣就夠了嗎?

當然不夠,你還需要大量的、持續的練習,這也就意味著你還需在練習上投入大量的時間。

格拉德威爾只強調了練習的時長和持續練習,他忽略了「有目的的練習」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他提出的一萬小時理論本身強調的大量的、持續的練習是沒錯的。

水平只能當音樂老師的小提琴學生,在18歲前平均練習了3420小時,優異的小提琴學生平均練習了5301小時,而最優異的小提琴學生平均練習了7401小時,他們水平的差異明顯體現在了練習時長的差異上。

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都是學游泳的,孫楊能夠成長為中國第一位男子游泳世界冠軍,而大多數人僅僅只是「會」游泳而已。因為孫楊從開始學游泳起,連續16年都有著超高強度的練習量,現在每天游泳15000~20000米,別人早就倒下了,他卻練就了超強的有氧心肺功能。


刻意練習的特點

刻意練習發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經想出怎樣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經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的技能。訓練的方案應當由導師或教練來設計和監管;

刻意練習發生在人們的舒適區外,要求學生持續不斷地嘗試那些剛好超出他當前能力範圍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們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

刻意練習包含得到良好定義的特定目標。一旦設定了總體目標,導師或教練將制訂一個計劃,以便實現一系列微小的改變,最後 將這些改變累積起來,構成之前期望的更大的變化;

刻意練習是有意而為的,它需要人們完全的關注和有意識的行動。簡單地遵照導師或教練的指示去做還不夠。學生必須緊跟他的練習的特定目標,以便能做出適當的調整,控制練習;

刻意練習包含反饋,以及為應對那些反饋而進行調整的努力。在練習過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饋來自導師或教練,他們將監測學生的進步、指出存在的問題,並且提供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必須學會自己監測自己、自己發現錯誤,並做出相應調整;

刻意練習既產生有效的心理表徵,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徵。提高水平與改進心理表徵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不可偏廢;隨著人們水平的提升,表徵也變得更加詳盡和有效,反過來使得人們可能實現更大程度的改進。心理表徵使人們能監測在練習中和實際的工作中做得怎麼樣。它們表明了做某件事的正確方法,並使得人們注意到什麼時候做得不對,以及怎樣來糾正。

後面四條其實都好說,第一條其實被很多人忽略了,也正是刻意練習的特別之處。也許你找不到這個領域最傑出的人來親自教你,但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難道你還找不到一個足夠專業的在線課堂,或者一系列大師級的專業書籍嗎?那裡當然有足夠專業的訓練方法。


很多人認為自己做不好一件事情、學不好一個技能,是因為自己的天賦不夠。

的確,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也可能有一輩子也突破不了的瓶頸。

可是我覺得有一句話同樣值得你反覆思考:

我們大多數人努力的程度之低,還沒有跟別人拼天賦的資格。

舉個例子,如果讓你做俯卧撐,你最多能連續做多少個?30個還是50個?如果能做100個,已經非常厲害了。

那你猜猜,24小時內連續俯卧撐的世界紀錄是多少個?

46001個,Charles Servizio,美國人,1993年4月24日~25日。

那隻能做30個的你和能做46001個的Charles之間,天賦的差距是45971個嗎?

那隻能游50米的我和每天游20000米的孫楊之間,天賦的差距是19950米嗎?

也許我們一輩子也達不到孫楊的游泳速度和距離,但是在你付出的刻意練習時長還少得可憐的情況下,你好意思說自己和他的差距只是天賦嗎?

畢竟孫楊從幼兒園剛畢業的時候,就開始每天練習10個400米游泳訓練了,還樂此不疲。

與其每次都說,「那是因為他是天才啊!我不適合做這個。」

還不如好好想想,如何開始這門技能的刻意練習,然後不斷練習下去。

拒絕三種錯誤思想

認為某人的行為受到基因的限制;

如果你足夠長時間地做某件事,一定會更擅長;

要想提高,只需要努力,只要足夠刻苦,你會更加優秀。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題圖的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這篇文章編號031、032,首發於2017年12月2日。

這篇文章一半是我的心得,一半是讀書筆記。很推薦你仔細研究這個方法,最好再找這本書來看看。我們往往沉迷於自己刻苦努力的過程中了,卻往往忘記了,自己現在的所謂努力早已是習慣成自然的「舒適區」動作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落羽敬齋 的精彩文章:

敬·薦-文藝青年的小本本
L005-遊戲化之八角行為分析法-1

TAG:落羽敬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