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撐起面子的紅包,撐不起尊嚴的錢包

撐起面子的紅包,撐不起尊嚴的錢包

這幾天讀到一個帖子,主人公是一名北京月薪3萬的單身中產,回家過個春節,幾乎把一年的積蓄花光。

剛看到這個標題,感覺有點標題黨之嫌。你也許會想,這太誇張了吧!但認真幫他一算,還真不是聳人聽聞。

走親戚串門送禮要15000元,親戚聚餐要10000元,最大的開支是紅包,給小孩壓歲錢,和給父母包紅包,將近要30000元。加上回家往返的路費,過一次年的開銷將近6萬。

雖然他月薪3萬,但還沒結婚,在北京還要交房貸車貸,再扣掉日常開支和工作應酬,確實沒剩多少積蓄。「辛辛苦苦一整年,過個除夕夜回到解放前」,也就成了他過年最真實的寫照。

也許帖子的主人公在外漂泊多年,難得回家一趟。能在北京紮根落腳,還能拿3萬的高薪,我想當年應該也是村裡的學霸級人物。花錢大氣點,父母臉上也有光吧。中產,還是得拿出中產的樣子。

但說句實話,對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工薪家庭來說,這麼大氣的發紅包真是奢侈。

最近,挖財理財APP根據用戶記賬大數據,發布了一張全國壓歲錢地圖。有意思的是,大數據測算出的是每個小孩收到的壓歲錢,而不是每個大人發出去的壓歲錢。

作為一個福建人,看到這張圖,我感覺還是比較靠譜的。理由有二:第一,除了廣東,大部分地區的壓歲錢水平,都與當地經濟水平相關,東部沿海地區普遍比內陸地區高。第二,福建小孩收到的壓歲錢平均3500元,全國最高,尤其是莆田高達1.2萬,這也符合當地的風俗。

如果文章開頭提到的北京中產是莆田人,那我只能再次表示理解了。

壓歲錢地圖吸引不少網民留言熱議。有網友說:「只恨童年沒在福建長大!」還有網友表示:「我們廣東講究的是意頭,而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凡事不被人情綁架,大家更自在舒服。」

有網友做了一項統計,福建省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048元人民幣,如果福建人過年回家給孩子發3個紅包,這一年三分之一的收入也就沒了。

其實這麼算不合理,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紅包有來有往,如果是凈支出的話,那發紅包就是純開銷了。

我們再看廣東人的紅包開支,平均每個小孩紅包50元,不愧是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一線,兩個字「務實」。

大家也許會發現這個現象,越沒錢的人,越容易被面子綁架。越窮,越怕被別人知道自己窮,最後打腫臉充胖子。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講人情世故,為什麼好排場講面子?其實就是內心的一種財富焦慮。這種焦慮的根源,來自於對財富的低層次認知。

看到很多雞湯文章中說,巴菲特、李嘉誠和扎克伯格是如何如何節儉的。窮人看到這種文章,感覺這些富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心裡會想,「有錢人當然會裝B,如果我有錢了,肯定也會對房子車子看淡了」。

但我敢說,持這種觀點的窮人,如果讓他一夜暴富,要麼拿錢大肆揮霍,要麼就是抱著錢當守財奴,就是這麼極端。

財富是和一個人的能量相匹配的。當你的能量級不夠時,是無法承載巨大的財富的。不知道財富是怎麼來的,也就不知道財富哪一天會溜走。

福建和廣東兩個省,是全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省份,到今天廣東省的經濟發展,甩開福建省不是一條街。當然,這種發展結果和國家政策支持、省份地理位置息息相關,但也和人的財富觀有關。

我所在的福建長樂,就是一個好面子、講排場之風盛行的地方,新聞報道中經常出現的土豪新娘、百萬葬禮,說得就是當地的陋習。很多當地人也對這種習俗深惡痛絕,許多人因為辦紅白喜事背上巨額債務。

福建和廣東的差距,在人的因素上,就可見一斑了。

我們經常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其實是老祖宗給我們的大智慧,「儉」就是積累財富的過程。現在很多人一聽到「財富自由」這四個字,就像被打了雞血一樣,但連最基本的控制自己剁手都做不到,能實現財富自由才怪呢。

大家都感覺,現在的春節年夜飯越吃越豐盛,衣服越穿越漂亮,紅包也越來越大,但就是年味越來越淡了。我們童年時對春節的那份期待怎麼不見了?

也許我們懷念的是春節的儀式感。這種儀式感,包含著對傳統的敬畏,對先人的緬懷,對平安的祈福,對團圓的期待。以前我們總是圍在灶台邊,看父母忙給我們做年夜飯,偶爾還會幫忙添根柴火,或是燒把香。新年的新衣服雖然不是名牌,壓歲錢也不多,但心裡卻很滿足。

但現在很多人對春節是敷衍了事的,連最基本的年夜飯都懶得在家裡做,哪裡還有什麼儀式感啊。這樣的春節,即使你發再多的紅包,心裡也感覺空空的,不是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邑嘉財經 的精彩文章:

從來沒有不一樣,一個1萬億的龐氏騙局崩盤了!

TAG:邑嘉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