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文讀懂:佛像從「印度人」變成「中國人」的全過程

一文讀懂:佛像從「印度人」變成「中國人」的全過程

雕塑藝術在中國,至少也有五千年的歷史。大約從東晉開始,中國有了佛教雕塑。早期的佛像,主要取法於印度傳來的佛教圖像,而印度也有犍陀羅式和喀坡旦式等不同的佛教藝術。

大月支部落祭祀活動(復原)

「犍陀羅」本是西北印度的地名。著名的迦膩色迦王在位時,與希臘通商,希臘還派了國使常駐印度,兩國關係相當密切。隨著經濟往來的頻繁,帶來了更加廣泛的文化交流。在潛移默化中,佛教藝術也呈現希臘化的情形,所謂「犍陀羅式」,因而也可稱作「希臘印度式」。犍陀羅式的佛和菩薩,有歐洲人般雄壯的體格,有希臘人般英俊的面貌,當然,還留有印度本土的地方特色。

犍陀羅式有立像、坐像、倚像、卧像等各種姿勢。佛像大多取坐勢,佛座為方座;菩薩、脅侍及護天一般取立勢。諸像的面相,額部廣闊,鼻樑高隆,目大有光,唇薄欲言,下顎突出,頭髮卷波,眉間有白毫。諸像的衣飾,輕快飄逸,線條強健,有明顯的熱帶衣料特質。

犍陀羅式佛陀像

「喀坡旦」原是大月支國勢力最盛時的小土王之一,後來逐漸成為中印度的一個強國。第四世撒母達義普他王和第五世超日王注重複興印度文藝,獎勵一切藝術,從而使佛教藝術有了一個得以發展的良好氣候。喀坡旦式採用印度固有的作法,又融合了犍陀羅式的作風,參以大乘佛教的理想,集印度藝術的大成,可謂達到了佛教藝術的最高峰。

喀坡旦式也有立像、坐像等各種姿勢。佛座初為方座,後來逐漸變為蓮花座。諸像的手指纖細圓長,手指間張有縵網。菩薩的手足附有手釧、足釧。諸像的衣飾,均為薄質,緊覆於身,幾乎沒有衣褶。頸邊和衣服的下端,稍微突起,兩腕的左右附有垂下的衣片。線條柔和流暢,卻不如犍陀羅式的剛強深刻。

藏傳佛教造像

這兩種藝術形式,對於中國佛教藝術風格的影響,北魏以前多為犍陀羅式,北魏開始多為喀坡旦式,但華夏氣息很濃,無論面相、花紋、服裝等,都有明顯的中國特色。而這種差異又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唐代以後則以中國的傳統觀念,選取美和健康的典型來造型,使佛像充分表現出美與力量。中國的佛教藝術,脫胎於印度的母範,經過印度式樣到中國式樣的過渡,而最終走上中國化的道路。

觀音像

有趣的是,在佛教藝術逐漸中國化的過程中,中國藝術界、佛教界並沒有完全揚棄印度化。如果留心觀察的話,就可以看到:佛、菩薩都作中國化的面相,羅漢多作印度化的面相;文臣多作中國化的面相,武將多作印度化的面相;年輕的多作中國化的面相,年老的多作印度化的面相——這些幾乎已約定俗成。

佛教藝術中國化的過程,也就是佛教中國化的過程,前者是形式,後者是實質。

羅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一文讀懂:寺廟裡的殿堂都住著哪些神佛
一文讀懂:彌勒佛是如何得道成佛的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