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本土 道口民間藝術

本土 道口民間藝術

每年的陰曆正月二十六日到二十九日,滑縣縣城道口鎮的大街小巷,張燈結綵,敲鑼打鼓,放槍點炮,號角齊鳴,熱鬧非凡,六鋪三關的數十個「玩會」班一齊出動,紛紛表演節目,施展絕技:二龍戲珠,一對幾十米長的火龍,時而盤旋,時而伸展,似水上漂,空中游;獅子滾繡球,雌雄二獅,張牙舞爪,一會呼嘯打鬧,一會溫順親昵,正玩耍時,雌獅躺地,肚子一陣蠕動,產下一隻幼仔,活靈活現,惹人喜歡;高蹺躥桌,幾十人的高蹺隊,有扮演古裝戲的,有扮演現代劇的,踩著鑼鼓點,按人物特點表演動作,有的轉圓圈,有的串花門,最精彩的是踩著高蹺,從桌子上一躍而過,有的還摞上三層桌子,再放上椅子,踩蹺者在上邊拗腰、拿大頂,動作驚險,花樣百出;八卦秋,兩個大猴,推著一個大傘,推得大傘快速轉動,傘上吊著八個頑皮的小猴,你追我趕,有的翻跟頭,有的扮鬼臉,贏得孩子站在大人肩上攆著看,總也看不夠;二鬼打架,化裝的兩個草人,有的是不知名的兩個鬼,有的是拳王和挑戰者,有的是警察和小偷,互相對打,打得難解難分,一會兒倒地,一會兒翻滾,氣喘吁吁,死去活來,鼻青臉腫,異常逼真。其實兩個草人在一個人身上綁紮,兩個草人全由一個人操作,所以動作協調一致,既靈活又真實;背閣更奇特,道口背閣方圓幾百里出名,背者背上卡一鐵架,叫芯子,有背兩人的,有背三人的,初學者多背一人,上邊背的由特技化裝師化裝,如古裝戲秦香蓮拉二子、青蛇白蛇、麟麒送子,新戲有楊子榮、李鐵梅、潘冬子等。一隊背閣走來串去,背者的裝束五花八門,汗流浹背,不遺餘力,扭著花樣,讓上邊的人盡情表演。道口的背閣不但在本地演出,幾十里、幾百里的地方,也不斷請他們湊興演出;武術隊幾乎每個「玩會」班都有,槍、刀、劍、戟、棍、棒、拳、哨、錘、鏈、繩、索,個個武林高手,各顯神通,誰也怕把自己埋沒。還有綳桿轎、花船、花車、小竹馬、蓮花燈、秧歌等,個個節目都表演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流連忘返,觀看的人里三層外三層,真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動,這就是頗具魔力的道口民間藝術在表演,這就是歡樂的人們在聚精會神地觀看道口民間藝術。

道口民間藝術由來已久

道口民間藝術也稱「玩會」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於何年,很難考究,從滑縣誌記載看,宋初已比較活躍,到了明末,為適應工商業的發展,道口鎮劃分為六鋪三關,在各界各行業出錢資助下,各鋪各關辦的「玩會」班,紅紅火火,很有起色。這些「玩會」班,閑時練習,正月火神廟會演出。從那時起,雖經歷史變遷,改朝換代,戰事頻繁,但各鋪各關的玩會從未變過。時至今日,道口的「玩會」仍以鋪、關稱之,如這鋪的獅子,那關的高蹺等。

道口民間藝術為何正月演出

道口民間藝術主要在陰曆正月二十九日演出。說起這個事,裡邊還有著神奇的故事呢。相傳,道口的上空住著一條大火龍,正月二十九是它的生日。這條龍很怪,靜止不動時會發出很多的熱,熱得天旱不雨,禾苗不生,但如果只動一次,這一年就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曾有幾年,道口周圍就是不下雨,黎民百姓焦急不安。後來,一位風水先生道破天機,指出破疑法:制一條人造火龍,只要在火龍生日之時,遊街狂舞,就能把火龍引得動起來。人們聽了這個風水先生的話,一試,真靈,天下雨不旱了。從那以後,正月舞火龍成了習慣。光舞火龍單調,逐步增加了一些別的節目,久而久之,形成了道口正月火神廟會民間藝術大會演。

道口民間藝術逐漸繁榮

建國之後,在「雙百」方針「二為」方向指引下,道口民間藝術總的是發展繁榮趨勢,但也曾遭受打擊、扼殺。那是「文革」期間,有些人把道口民間藝術視為復古復舊,是沉滓泛起,是大毒草,因此,千方百計阻止演出。為徹底加以扼殺,還層層開會,安排布置,明令強調,誰讓演出誰負責。而各「玩會」班,都是群眾自發組織起來的,參加「玩班的,都是平民百姓,遵紀守法,從不辦壞事,他們清楚,辦「玩會」,開展娛樂活動,是群眾的要求,為群眾辦事,誰也咋不了。於是,你明令不讓演,我暗地裡練,到了道口正月古會,各「玩會」班不約而同,化好妝,奏起樂器,從練習地湧上街頭。觀看的人也都來到街上,對「玩會」班的演出,拍手叫好。原來強調不讓演出的領導,一看道口民間藝術那樣受群眾歡迎,束手無策,只好聽之任之。不過,有的領導並不甘心,說什麼今年不行了,明年吧,明年一定及早下手,堅決阻止演出。到了第二年,乾脆不讓「玩會」班活動,「玩會」班的人來了個你有政策我有對策,不讓集中就分散,他們在自己家裡練。到了古會時,仍然照常演出,就這樣,壓了三年,結果,道口民間藝術不但沒有壓下去,反而又有了發展。

道口民間藝術種類繁多

道口民間藝術種類很多,有高蹺、旱船、秧歌、蓮花燈、小竹馬,有武術、獅子、火龍、花車、大頭人、四大怪、綳桿轎,還有背閣、抬閣、八卦秋等。每一種,都有自己的來歷和傳說,有的迷信色彩濃厚,有的富於幻想,多數則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例如蓮花燈就是衛河船上的燈火演變而來。道口臨衛河,上通新鄉,下通天津,原來河上載運貨物的船很多,這些來往的船行至道口,天晚停下。過去沒電,全靠燈照明,人從這船到那船,要手持燈才行。每到夜晚,道口段的衛河之上,燈火通明,燈隨人來來往往,恰似串花門一樣,甚是好看。後來,船民們為了讓更多的人能看到衛河上多彩多姿、美麗壯觀的燈火,就編成蓮花燈舞:一隊青年男女,手持蓮花燈,燈會明會暗,能張能合,走動著婀娜的舞步,唱著不同時期不同內容的歌調,看了給人們以美的享受,以積極向上的鼓舞,每逢道口正月古會,便在會上演出,很受歡迎。先是船民演,後來有的「玩會」班採取拿來主義的辦法,把蓮花燈舞當成自己的節目,而且越演越出色。解放後,對蓮花燈這一傳統節目進行了加工整理,增加了新的歌詞內容,先後參加了省、市和中南地區民間藝術會演,還不止一次地得過獎呢!這一傳統的民間舞蹈節目,已收入全國編撰的中國民間舞蹈集成之中。

道口民間藝術使人著迷

凡演過、看過道口民間藝術的人,對其都特別喜愛,有的人幾乎達到了著魔甚至迷信的程度。從觀看的人而言,不僅有黃河以北各縣市的,黃河以南的一些地市縣也來人不少。除此之外,觀看的人還波及山東、山西、河北三省。每逢道口正月古會,有的人專車遠道而來,參加演出的人更是熱情高漲,有的上了年紀的表演人員,平時有病長期卧床不起,到了演出的時候,立即精神抖擻,一反常態,飯也吃多了,與正常人一樣披掛上陣,扮演角色,表演起他們的絕活來,連青壯年也自愧不如,甘拜下風。有的演出人員在外地工作,到了演出的時候,能請假請假,不能請假寧願扣發獎金和工資,也要回來參加演出。

你有興觀看嗎?屆時請往道口來。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滑縣電視台手機台 的精彩文章:

在滑縣,大年三十的習俗有哪些?
2017年滑縣民政對象補貼發放明細

TAG:滑縣電視台手機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