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特色的潮汕民居一一潮陽銅盂鎮明安里
最新
02-19
今日潮汕人公眾號
潮人潮事潮生活
爆料:wxcsr0663
潮陽區銅盂鎮地處練江中游,在這片土地上孕育出很多文化名人,有潮汕前八賢之一的許申、清末舉人郭子彬、中國現實主義電影奠基人蔡楚生和作家郭小東、「國美電器」創始人黃光裕等名人。這裡還有著名的名勝古迹靈山寺、韓愈在靈山與大顛惜別,並贈衣後建的「留衣亭」以及被稱為潮汕民俗文化之窗的「明安里」。
明安里位於潮陽城區西北二十公里處的銅盂鎮洋美村,是企業家吳鎮明先生捐資興建的一處具有潮汕建築特色的民居。
汽車沿著指示牌緩緩前行,穿過一條小路,看到了一個水平如鏡的池塘。池塘的對面是一座座老房子錯落有序地排列著。當看到其中的一座老房子的屋頂上覆蓋著長長的雜草,它與不遠處的一兩幢新建樓房形成鮮明的對比時,讓人想到這房子也許很久沒人住了,顯得有些荒涼。
車繞著池塘的左邊小道開到了「明安里」。我們看到了一座規模壯觀的潮汕民居呈現在眼前。這座潮汕民居坐北朝南,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它是銅盂洋美村吳氏族人供奉祖先進行祭祀活動的祠堂。
走進一看,這是典型的潮汕民居凹肚的石門樓,門樓的頂端及屋脊點綴著潮汕地區特有的嵌瓷作裝飾,簡潔而生動。在門樓的兩邊有兩幅「迎客松」,表示對遠道而來客人的歡迎,也體現了民居主人的熱情好客!在門匾上有中國書法協會主席沈鵬先生所題的「明安里」,筆劃圓潤,自成一格。在門匾的下面有兩隻栩栩如生的小石獅,相對向前望。右邊的那隻獅子還口含金珠。兩隻獅子雖小巧玲瓏,雕刻卻精巧細緻,威猛有神。兩側的門聯:「明泰鴻圖宏展,九龍拱福星;安德世澤歡聚,八駿迎吉祥」,道出了明安里這座藝術建築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它是由中國美協王琦所題的,燙金字呈現,顯得耀眼厚重!
走進「明安里」,回頭望,可見內門的門匾上書寫著「永祥衍慶」四個大字,門匾下也有兩隻石雕獅子。大門的兩旁是仙鶴與竹鹿的石雕圖,代表鶴鹿同春,金碧輝煌,體現了民居主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往屋檐上一看,屋檐上有花鳥圖案的嵌瓷,四隻五彩的鳳凰傲立於上,形態與色彩各異。在屋檐邊有金色的祥花瑞草點綴著,體現了潮汕民居屋檐精緻的特點。
入門的左面牆壁上懸掛著「明安里九龍吐珠方點陣圖」。「九龍吐珠」是潮汕建築獨有的建築形式。明安里是由主體建築「玉聲家祠」及其後庫為主軸線,圍繞左右各四座「四點金」對稱環抱而成,整座建築群外觀呈方形。
入門右邊的牆壁上是由離開家鄉多年的企業家、慈善家吳鎮明先生親筆所寫的興建「明安里」的緣由及落成典禮的情況,體現了吳鎮明先生強烈的愛鄉之情,也讓其後代數典不忘祖宗的淵遠族史。
繞著「九龍吐珠」走一圈,可見整座建築群被一排排整齊的樹木包圍著,綠樹盎然,非常愜意。
在民居的前面有一個池塘,名為「月眉池」,池中有一群觀賞金魚在自由自在地玩耍著。
在月眉池南面有一座讓遊客觀賞和休息的長廓。當我抬頭向上一望,眼前的這些雕樑畫棟,流光溢彩,真是巧筆精工,古色古香又艷麗多姿,這就是潮汕建築鮮活的「靈魂」一一潮汕彩繪。這是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彩繪是用特製的油漆,將普通的木料繪製成五彩繽紛的圖案,裝飾在屋宇之內。內容涵蓋:山水人物、珍禽瑞獸、瓜果蟲魚和花鳥樹木等。楹梁彩繪俗稱「作錦」,色彩斑斕,這與西藏民間藏畫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潮汕彩繪更顯精細,更接近宮延華爾彩,顏色更為豐富。我國美學學會會長王朝聞先生在20世紀90年代考察潮汕時,就對潮汕民居給予高度的讚美:「原以為徽州民居最好,想不到潮汕更有特點。」
我們眼見的彩繪,在橫樑的中間繪製人物和花鳥,四周有四字書法、果瓜及花卉圍繞著,各條橫樑間的彩繪圖案各不相同,但色彩鮮艷、線條流暢、紋飾細膩,立體感極強,能感受到作畫者一絲不苟的精心創作,其書法與美術水平修養極高。
在精美的彩畫長廊的右邊是一面書法照壁。在傳統的潮汕民居或廟前,一般是雕刻著麒麟等瑞獸的照壁,而明安里建築的奇特之處是這面刻著歷代九十八位狀元墨寶的照壁。
這些狀元墨寶是由吳鎮明先生及其謀士經過幾度春秋才收集而來的,將諸多狀元如椽巨筆匯聚於此。仔細端詳書法,有篆、隸、楷、行、草字體,有的古樸雅緻、有的洒脫飄逸、也有的恣肆遒勁,加之刻工細膩,更能展示古代書法之神韻。
在這塊書法照壁的末端有一塊」歷代狀元墨寶展廊記」,它是由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也是書畫鑒賞專家單國強書寫的。內容主要介紹了對聯演繹於詩詞,啟傳於五代至明後形成於書法藝術,受到人們的青睞。碑文介紹了中華始創科舉制度,它具有漫長的歷史。當我們暢遊於書法海洋中觀賞墨寶時,能體會到狀元們在欣賞祖國大好河山時,將其思想傾注於筆端,或以對聯或以詩之形式抒發他們當時的愉悅心境及感悟,讓我們宛若漫步在書法歷史的長廊中,感受中華書法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從而獲得藝術的享受。在這裡正是「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般悠悠然。
沿著廣場綠化帶,來到」玉聲家祠」,踏進祠堂門,回頭可見祠堂是「三門」規制。大門四周絢麗多姿的彩畫和熠熠生輝的金漆木雕使大門顯得更加大氣與厚重。 「玉聲家祠」的建築格局是以它及其後庫為中軸線貫穿上下,東西各四座「四點金」分布左右兩邊,迎合了潮汕宅居尚「中」的理念,這也是中華文化道德里,對外主張「中和」(和睦相處),對內講「中平」(公平處事),做事尊「中庸」,做人要」中正」。一座潮汕民居不僅讓人感受其建築格局的「對稱美」,而且能教導人向善,具有正能量,這也是潮汕建築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
進入祠堂,可見右邊牆上掛著一整塊木雕雕刻而成的九龍戲珠的浮雕,保持其原木本色,雕工精湛,每條龍的鱗片清晰可見。
仔細觀察整座祠堂,它是一座三進大廳堂,分門廳、前廳和後廳,而且一進高於一進,這種前低後高的形式,是潮汕祠堂建築的規矩,象徵步步高升。這也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以仕為榮」的思想體現。往祠堂里走,在右邊牆上掛著五塊牌匾,分別是企業家吳鎮明先生為韶關市興學育才和清遠市修橋築路,當地政府贈送於他留念的牌匾。望著這些牌匾,能感受到吳鎮明先生濃濃的赤子之心,值得欽佩!
往祠堂里走,就能看見牆上掛著「明安里宗族記」。這裡記載著吳鎮明先生的家族榮譽:「兩個榮譽市民、三個博士、三個碩士、四個政協委員」。由此可見吳鎮明先生不僅是一位慈善家,還是一位教育家。這也和他們吳氏家族的家訓:倡導「仁義禮智信」與」溫良恭儉讓」離不開的。相信吳鎮明先生的教導方式也受到《了凡四訓》的影響:「做人第一、分數第二」。就是在這種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孩子才能懂得仁慈、謙讓,認識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斷進步,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祠堂的最裡邊是後廳,這是吳氏家族祭拜祖先的地方。祭祖已成為血脈匯聚、增進感情、精神認同和不忘根系、感恩思祖、端行修德的人生功課。整個後廳的門全部是金碧輝煌的金漆木雕做成的,這些木雕是以歷史人物或神話傳說作為創作題材。
整座祭祖後廳的屋檐上以嵌瓷作為裝飾。嵌瓷,俗稱「扣饒」。分平嵌、浮嵌、圓嵌、立體嵌四種,藝人將灰漿和彩色碎瓷片修剪、組裝、粘貼成花卉、飛禽走獸、人物故事等,裝飾在祠堂寺廟的屋脊、檐下、帶尾、門側或大型照壁。雖風吹雨淋,色彩卻經久不褪。有的祠堂屋脊上還裝飾著各種戲曲人物、神話傳說等,這是由於潮汕先祖是南徒的移民,喜歡中原文化,尤其是戲劇這種聚族的群體娛樂,於是嵌瓷中就有了三國演義或各種神仙人物,這正是:「潮汕祠堂的屋頂住著神仙。」潮汕嵌瓷工藝出名的有成田大寨村的許梅村家族,他們為潮州開元寺、潮陽靈山寺製作的大型嵌瓷藝術品《龍鳳呈祥》,氣勢雄偉,色澤鮮艷。他們也曾被聘往新加坡等地,從事建築裝飾業。
「玉聲家祠」還大量用了泥塑作為裝飾。泥塑起源於宋代後,分浮塑和立塑。先用貝灰塑成粗坯,然後加以潤飾;立塑還須用灰、磚,或鐵線扎骨架,待半干時雕塑成坯,再用優質灰漿加工、彩繪、著色。所塑成的雲彩、祥花瑞獸、人物造型皆栩栩如生,多用於屋頂,檐前、照壁、窗檯、假山、水池。我們看到的泥塑位於窗檯,有植物、動物和人物造型等。藝人用簡練、概括的大寫意手法表現其神韻,人物造型與動作誇張,線條粗礦,整幅泥塑作品詼諧有趣。
石雕也是玉聲家祠的建築特色,能工巧匠施盡其技,將每一種動物、每一處花紋都精心雕縷、結構嚴謹,技藝精堪。這些石雕以鳳凰、麒麟等瑞獸以及花卉作為石刻題材,使堅實古拙的石雕增添了幾分柔美與吉祥。
看著這些石雕建築,讓人想起了潮陽石雕之鄉的眾多石雕。潮陽石雕的石料多用「油麻石」和」海石」,有著悠久歷史。有浮雕、沉雕、圓雕、平通雕和多層通雕等表現形式和手法。從唐代開始,潮陽就有石雕,如靈山寺舌鏡塔,它保留著唐代石雕古樸而凝重的特點。
在潮陽文光塔前有一對花崗岩石獅,是明代的石雕,其造型雄健,形象生動,是石雕藝術的珍品。
代表鏤通石雕技藝的是潮陽梅祖家祠,祠中的四面鏤通石花雕,造形栩栩如生,至今仍少有能超越者。這裡還有眾多形狀各異的石雕。潮陽「石刻之鄉」泗美村人,他創作的石雕《牧童吹笛》被選為國際博覽會參展並獲獎。他還製作了鏤通立雕《龍蝦蟹簍》,被選為毛主席紀念堂裝飾品,可見潮陽石雕工藝技術精湛。
在「玉聲家祠」的左右各是四座「四點金」,從正門門口可見「明安居」三個字。
踏進「明安居」,就看到一面彩畫與金漆木雕組成的古色古香的屏風。金漆木雕在潮陽已有1000年的歷史了,是一種以樟木或杉木為材料,使用髹漆、貼金技法的一種裝飾。它應用於廟堂、居室中的門、窗、屏風、几案、掛屏、橫匾、神龕等的建築或裝飾物上。雕刻內容是以人物景物、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等。作品使用浮雕、圓雕、通雕等各種技術,特別是運用多層精細鏤雕技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呈現出逼真的立體感,玲瓏剔透,並採用外表貼金,更顯典雅富麗。據《潮陽縣誌》記載:「潮陽金漆木雕,始於唐,盛於宋。」至明清,邑內官宦、商賈及富有人家,崇尚雕樑畫棟,其藝精巧,富麗堂皇。清末,潮陽關埠下底人黃武賢,跟隨左宗棠平息新疆叛亂有功,被朝廷加封為雲南提督。黃武賢曾以潮陽金漆木雕《福祿壽三星圖》奉獻給慈禧太后,慈禧愛不釋手,連稱「廣南人傑藝精」,後當國寶收藏於故宮。
仔細觀察明安居的木雕門頁,這面以三國演義為創作題材的屏風,位於前廳與天井之間,起到風水屏障的作用。屏風上是孫尚香車前退戰的故事,其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現了她的膽略與智慧。也有關雲長單刀赴會的情景,關羽形象威風凜凜,體現他英勇善戰的樣子。那金光閃閃的木雕上還雕刻著《龍蝦蟹簍》,簍內的螃蟹正努力往上爬,已爬到簍口沿邊。龍蝦上的花紋活靈活現,整幅作品富有生活趣味。
在天井的兩邊是兩個「八尺房」。往裡走又看見了一面屏風,這面屏風經風吹日晒,已退漆,它失去了往日金碧輝煌的樣子,有些惋惜。
在祠堂的後廳右牆上掛著吳政明先生參加國慶60周年慶典和各種國家重大會議活動的檔案照片。這裡還收藏著許多書畫名家的丹青墨寶,有劉大為、沈鵬等,這些字畫為這座祠堂增添了文化底蘊。
「明安里」具有南方建築風格和顯著的潮汕特色。呈現出精美的建築風格,「玉聲家祠」用雕工精細、別緻的木雕、石雕作裝飾,配以漆畫和嵌瓷、泥塑等,金碧輝煌,美輪美奐。飛檐畫棟上繪製花鳥蟲魚和飛禽走獸、歷史人物故事等,形象逼真,造型栩栩如生,使整座民居富有藝術氣氛,因此「明安里」也被稱為「潮汕民俗文化之窗」,可見其建築藝術文化價值之高。但當我看到有些金漆木雕已退色,民居外牆日晒雨淋呈現出滄桑的痕迹時,多麼希望「明安里」的主人加以重視並儘快修復。當今社會,很多古建築被摧毀,古村落也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而吳鎮明慈善家卻用赤子之心去保護我們潮陽獨特的古建築文化,去傳承潮汕悠久的歷史文化,讓這些古樸而精美的建築群呈現於眼前,加深了人們對潮汕建築文化的了解和喜愛,讓大家更加熱愛我們獨具特色的潮汕文化!
圖文作者: 潮韻春棉來源今日潮汕人
※厲害了!民間俗語「潮汕厝 皇宮起」,竟然是出之潮陽這裡…還有這樣的故事…
TAG:今日潮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