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什麼局限了你的發展?

是什麼局限了你的發展?

近來讀了張家口市政協組織編寫的《高考40年1977—2017》,書中有近百個參加了1977、1978、1979年高考的作者記敘,都是自述和他述,所以裡面的內容有很強的樣本意義。

書中涉及的群體大多都是考入大專、中專和師專之類的院校,能夠進入本科院校,特別是重點大學的學生很少,樣本比較集中,也便於進行觀察。

書中的人物大多數從事教育行業,也有一部分從政,但多在處級及以下的職務,也有部分從事科研,從商的人員還是較少,有一定的代表性。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各地青少年的成長的機遇都是平等的,但局限的是生長的過程。由此,我們做一個樣本分析,看看究竟是什麼局限了人的發展。

智力

首先,我們看看智商。

張家口市政協主席王江在序言中提及自己曾經參加了1977年、1978年兩年的兩次高考。1960年出生的王江在17歲、18歲參加了高考,他是張家口萬全人,參加高考前他是民辦教師。同年出生的石家莊市政協主席劉明軒是懷安人,他也曾兩次參加高考。

兩人的仕途不一樣,王江考入張家口地區農機學校,此後一直在張家口工作,歷經懷來縣官廳鎮團委書記、縣委辦幹事、縣委組織部、鎮黨委書記、縣紀委書記、縣委書記、市委秘書長、市政協主席等職務,他在張家口讀大學,在張家口工作,並一直在張家口學習和工作;

劉明軒考入的是北京市鋼鐵學院,畢業後在河北省有色金屬公司機械廠、河北省冶金工業學校、河北省經貿委對外經濟貿易處、河北省重點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石家莊市副市長工作,從省直機構到省會城市主要領導。

同年出生,同地域,兩人具有很強的可比性。從級別上來看,兩人都官拜市政協主席,都是正廳級領導幹部,但由於所處的地域不一樣,在世人心中所享受的待遇則是不一樣的,省會城市的政協主席的分量會比一般城市的政協主席要重一些。兩人都曾兩次參加高考,可見智力水平相差無幾,但是一個選擇本地的院校,一個選擇北京的院校,而選擇到外地就讀各方面的機會則更多,選擇的餘地會更大。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第一條結論:所選擇的方向決定了你選擇餘地的大小,而所處的位置就是選擇到外面看一看,還是不離故土。

環境

其次,我們看看環境。

很多人在回憶高考時提到:是在10月20日以後從新華社、人民日報上看到恢復高考的消息的,而高考定於12月14、15、16日開始,複習的時間很短。

據我所知,高考在1977年9月份就定下來了,所以與消息靈通的地方相比,差了一個多月。一旦獲悉要參加高考後,大家忙忙碌碌找複習資料,但是由於國家已經十一年未舉行高考了,所有的教材和參考資料大多遺失,特別是在壩上這些偏遠的地方,而當一些資料重新出版後,這些地方由於偏遠,所以又很難在第一時間獲得這些資料,從後面來看,這一年的高考試題不是很難,但是張家口考生的分數缺少高分,與這是分不開的的,所以很多人參加考試只是在應付,或者說「打醬油」,其結果可想而知。

而且很多人都已經參加了工作,在生產隊掙工分,在學校教學,甚至有些是為人父為人婦,當然其他地方也存在這樣的情況,但對於基層偏遠的鄉村情況更甚,試想,全家靠你一個人來支撐,上有老下有小,這樣如何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和考試中,甚至都會有半途而廢的想法。即使報名成功了,但是考試是在冬季,每個縣有四五個考點,如果不能投親靠友,那就要坐卡車、騎毛驢、步行參加考試,讓人覺得不怎麼正規。

我曾經看到其他人的一些資料,這些都是國內的知名人士,他們的高考歷程並沒有這麼曲折,條件並沒有這麼艱辛。甚至很多人在「文革」期間都是堅持讀書和學習的,比起臨事抱佛腳肯定要強,而能夠考入那些好學校的人也多是這些人。

由此,我們得到第二條結論:環境對於人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的,沒有適合的環境就像沒有適合種子生長的土壤,是很難有參天大樹的。

師資

再次,我們看看師資。

印象中很深的是宣化崞村鎮的學校有一對北京大學畢業的老師,在他們的指導下,一位叫祁建民的學生考入了南開大學,一位叫劉向陽的學生考入了上海海運學院(今上海海事大學),這兩人分別是當年宣化縣文理科第一名。而且這只是一所鎮里的中學,並不是縣裡的中心學校,由此能夠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在其他一些作者的回憶中,一般都是一個學校的一位同學考上了,但是其他同學都沒有考上,甚至即使考得很好,依然是全軍覆沒,但是出現群體性考好的情況,在近百個案例中只有在宣化崞村鎮中學存在。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學生學習的極限一定與其所能看到的參照系有關係。其他學校的學生不一定不努力,畢竟看到大家準備高考的過程中的付出就能深刻感受到;也不一定不聰明,在每一個群體中,能夠考上大學(不管還是本科還是專科)都是很優秀的。

但是能不能考上好大學是需要置身於全國的競爭體系里的,倘若能夠看到全國的競爭體系是什麼樣的,那麼有了對照的參考系,自然也就有了目標,有了努力的方向,自然努力的效果就會很容易顯現出來。而沒有參考系的同學所面對的是空洞洞的,不能很好的評測自己努力的結果的好壞。

在同一個群體中,你比第二名高一百分,人們就容易知足;但在不知道世界外面,這個分數只相當於人家的中等甚至偏下水準,那麼肯定是要吃虧的。

宣化崞村鎮中學的成績這麼好,關鍵在於有兩位北大畢業的老師劃定了分數的一個上限和下限,即他們清楚知道自己的學生差距在什麼地方,能夠如果取長補短,同外界的標準對齊。

這就涉及到第三條結論:視野,或者說由視野決定的目標,我們所能看到的地方就是能夠成長的極限的,如果只是盯住腳下,那麼不要怪自己鼠目寸光了,而好的老師恰恰是能夠開拓眼界和世界的人。

年齡

最後,我們看看年齡。

由於中間由11年未進行高考,所以1977年的高考報名者從「老三屆」開始,即1965年的高中畢業生即可參與,手頭的數據顯示1977年、1978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參加高考人數分別為570萬、610萬、468萬、333萬、259萬、187萬,此後近二十年一直到高考擴招前,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多在300萬以內,最少的僅有164萬。

由於年齡的關係,也可以說時間,導致大量的人數集中參加高考,學校是有限的,學校招生計劃也是有限的,但是人數多了,導致競爭的激烈,所以前幾年高考錄取率分別為5%、7%、8%。有句話叫做:生不逢時。大約就是說這種狀態的,即同樣的招生人數,要面對比其他任何時候都要激烈的競爭,所以必定會有相當的人數被PK下去。

當然,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什麼年紀幹什麼事情。那些老三屆們都已經年近而立,也都成家立業,大多都有了相對固定和穩定的工作,一旦參加高考,即使考上了將要面臨脫產學習,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講必然是一個重大的選擇和決定。很多人都已經娶妻生子或者嫁夫育子,倘若家庭條件艱難,這對於離開家庭幾年去選擇學習則更是艱難。

所以在現實和未來間,兩者孰輕孰重,如何權衡,將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當然,在那個年代,無論如何選擇都是正確的:選擇家庭,那是因為的確必不可少,選擇學習,那是為了以後創造更好的生活。

只不過每一種選擇都是有代價的,這就是那個尷尬的年齡。所以,在那種情況下,即使選擇了應考,那心裡必定是不能平定的。即使沒有選擇應考,等到幾十年後,看到當初不如自己的人已經有了那麼好的待遇,心理肯定是複雜的。

但是,在那樣一個年代,誰又能強求誰非得怎麼去做呢?這裡大約就涉及到膽量了,跟見識無關,跟能夠看到的未來無關,只跟當下能夠應對的現實有關,畢竟一旦年齡過了,就再也沒有那麼多勇氣去改變現實和未來了,而年齡越大,越是如此。

所以,我們能夠得到第四條結論:如果一件事情對於未來是好的,那麼就要及早下定決心去做,下定決心後,就不要後悔,畢竟人還是向前的。

所以,略做小結:

智商並不能決定你的發展,關鍵看在重大機遇面前有沒有勇氣去選擇和堅持;

環境興許可以決定你的發展,我們受生活和成長的環境方方面面的影響,你可以擺脫一點不利的影響,但不能擺脫全部,所以創造良好的環境至關重要;

視野一定是局限你走得遠近的關鍵因素,也是決定目標的因素,所以你要儘可能看得遠一些,儘可能接觸外面的世界,樹立一個遠大而明確的目標;

年齡會對你的心態產生影響,不過你不要著急,如果是對的,那就儘早去做,哪怕當下會付出一些代價。

2018年2月16日20時7分至21時48分3258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塞外長城 的精彩文章:

TAG:塞外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