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丹麥的「水晶宮」——腓特烈堡

丹麥的「水晶宮」——腓特烈堡

菲特烈堡(Frederiksborg Slot)又稱「水晶宮」,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宮殿式城堡,位於哥本哈根西部約35千米的小城海勒歐(Hillerod),處在被澄碧如鏡的湖水環繞的3座相鄰島嶼之上,三島之間用「S」形石橋相連。北部小島是國王的主要活動場所,有國王廳、王后廳、王子廳和皇家教堂等;中間小島上兩排東西對稱的建築是皇室成員、侍從和內閣大臣們居所;各建築間以山牆相連,皇家教堂尖塔高達92米,渾然一體,氣勢磅礴。

菲特烈堡原本為丹麥貴族海洛夫·特羅勒的私人莊園。1560年,菲特烈二世(Frederik Ⅱ,1534—1588,1559—1588在位)用西蘭島南部奈斯特韋茲(Naestved)一座森林宗教場所交換,並易名菲特烈堡,當時城堡的規模極小。克里斯蒂安四世(Christian IV,1577—1648,1588—1648在位)繼位後,在部分原有建築的基礎上於1625年完成擴建,此後有「丹麥的凡爾賽宮」之稱,是北歐現存的最顯赫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

北歐大戰(1700—1721)結束後的1722年,丹、瑞兩國在菲特烈堡簽署了著名的《菲特烈堡和約》,結束了瑞典與丹麥、挪威之間的大北方戰爭,弗雷德里克四世(Frederick IV of Denmark,1671-1730,1699—1730在位)將這裡稱之為「和平宮」。此後,克里斯蒂安六世(Christian VI,1699—1746,1730—1746在位)在不遠處又建造了一座新的行宮——和平宮。

在1671—1840年的200多年間,丹麥國王都是在菲特烈堡皇家教堂加冕的。

1859年的一場大火,導致菲特烈堡宮頂、尖塔以及宮內的大部分傢具和藏品被毀,弗雷德里克六世(Frederick VI ;1768-1839,1808—1839在位)於1812年珍藏在藝術畫廊內的大批油畫也有2/3以上被付之一炬,僅有皇家教堂幸免於難。

世界著名啤酒品牌——嘉士伯啤酒的創始人雅格布森(Jacob Christian Jacobsen,1811—1887)於1876年為宮殿修復捐贈了大部分修繕款;根據他的建議,1878年將城堡的一部分闢為丹麥國家歷史博物館(嘉士伯基金會下屬獨立部門),並於1882年開始向公眾開放。

國家歷史博物館內收藏了丹麥16世紀以來的名畫和肖像畫、珍貴文物、古老的管風琴等藝術珍品。其中有一架於1610年製作的1,001根木質風管的管風琴,1617年被安裝在皇家教堂內,迄今仍可彈奏……

菲特烈堡為三邊型建築。正面和右翼是宮殿,左翼是皇家教堂。共有60個廳堂,最主要有玫瑰廳(也稱為騎士廳,是供皇室貴族使用的餐廳)、覲見廳和大殿等,富麗堂皇。房間內陳列著各種皇家實物、雕塑、油畫、雕花的柜子等,頗像中國明清時代的各類傢具;空間高挑,從二樓向下看,狹長的空間整齊地排列著許多座位;整個大殿天花板布滿了精緻的木雕,四壁裝飾有26幅織毯畫,描繪了丹麥歷史戰爭場景、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的加冕禮和丹麥王室的畫像。通過歷史場景的這些大幅壁畫、君主肖像畫、宮廷傢具和大量珍貴的藏品等,形象地向人們展示了丹麥王國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文化。

菲特烈堡院內中央有座著名的海神尼普頓(Neptune)主題雕塑噴泉。手握三叉戟神采奕奕的尼普頓矗立在雕塑頂部,噴泉底座用大理石和花崗石砌成,塔柱泉水噴射,光耀奪目,五彩斑斕。這座青銅雕像據說來自於布拉格(捷克),1659年瑞典人佔領菲特烈堡時,「海神」也在劫難逃,現這座雕塑則是1888年重新鑄造的。

菲特烈堡後院,湖光山色,視野寬闊,一覽無餘。

在清澈的湖水中,「水晶宮」顯得那樣高貴,400年的滄桑使它古樸神秘,而宮殿內部的金碧輝煌又讓人嘆為觀止。

(文+圖:王永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遊與攝影 的精彩文章:

走馬觀城——札幌
火山博物館——支笏洞爺國立公園

TAG:旅遊與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