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是用來趕「妖魔鬼怪」的,但妖魔鬼怪都是啥?
文/朱廣思
北京科普作協會員
本文由知識就是力量原創首發
這個春節,小夥伴們是不是都收了不少壓歲錢?
你知道嗎?雖然現代中國的大部分群眾都堅持無神論,但是祈福活動還是保留至今的民俗,佩戴護身符的朋友數不勝數,甚至很多人玩遊戲的時候都要給自己的青蛙兒子掛上護身符。
圖///image.so.com/
中國最著名的護身符就是「壓歲錢」,古人將妖魔鬼怪統稱為「邪祟」,認為壓歲錢能夠像護身符一樣驅趕它們,或者通過賄賂它們而保證人身安全。戴護身符最大的目的就是用「正能量」防止妖魔鬼怪靠近。
但其實,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神話故事中,,「妖魔鬼怪」卻是四個不同的概念,你知道它們都是指的什麼嗎,它們又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
妖
又稱「妖精」,動物、植物甚至無生命物體經過修鍊或吸收「天地靈氣」變成,通常命名方法是「原名+妖或精」,比如「蛇精」。出自東晉《搜神記》:「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者也。」妖的法力、智力和語言能力都會隨著修鍊的時間長而增加。經過修行變成人形後,可以與人產生後代。
妖是東方特有的概念,在西方神話中很少有動物成精的案例。妖的修行方式也有不同的側重點,會產生「偏科生」,有的妖精會說人話但是還不能變成人形,如通天河老黿(《西遊記》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有些能修成人形,但是卻不會說話,如七絕山蟒蛇精(《西遊記》第六十七回 拯救駝羅禪性穩 脫離穢污道心清)。部分經過考核(渡劫)的妖精可以獲得正式編製稱為神仙,如張果老本來是蝙蝠精。《聊齋志異》中的大部分故事都與妖有關。
來源《西遊記》
魔
魔是從西方引進的概念,廣泛存在於印度、希臘、北歐和一神教神話中的種族。大部分魔的體形與人類似,智力與人類持平或超過人類,擁有能和神仙抗衡的強大法力(有些就是神仙的親屬),可以與包括人在內的許多物種雜交產生後代。
「魔」字源於梵語「摩羅(mara)」,原指阻礙善事、妨礙修行、草菅人命的邪惡力量,隨著佛教被引入中國。本來漢語中只用「磨」字,梁武帝在傳播佛教的時候發明了「魔」字。
不過一個常見的性別歧視是:魔男通常長相兇惡,而魔女卻顏值很高(雖然可能皮膚肢體不像人)。如佛教典籍《慧琳音義》卷七記載:羅剎「男即極丑,女即甚姝美,」所以被稱為羅剎女的鐵扇公主也是很美的角色。後來宋代的道教典籍《上清靈寶大法》又拓展了「魔」的概念,將我們能想到的所有靈異生物都劃歸其內,但是這個說法的社會認知度不高。
《西遊記》中的鐵扇公主
鬼
又稱鬼魂、幽靈、阿飄,甲骨文中就有「鬼」字,是「田下埋人」的意思,根據《禮記·祭義》記載:「眾生必死,死必歸士,此之謂鬼。」鬼的概念在東西方都有,定義也十分接近,擁有隱身、穿牆、漂浮、附體、託夢、製造恐怖氣氛等能力。和妖、魔相比法力很弱。鬼是所有亡靈「生物」的總稱。
個別鬼因為死法不同或受其他干擾出現各種變體,如日本的雪女、佛教地獄中的鬼卒和餓鬼等,但總之法力都不高,通常只會攻擊陽氣不強的虛弱人士,可以被有法術的和尚、道士、神父等趕走或封印,甚至秦瓊那樣比較有正氣的人類也能嚇得它們不敢進門。大部分鬼的顏值都很低,除非你活著的時候特別好看,才能稱為像「聶小倩」那樣的美女鬼。
王祖賢版的聶小倩,圖/電影《倩女幽魂》
怪
又稱「怪物」,《說文》里解釋:「怪,異也。」《論衡·自紀》記載:「詭於眾而突出曰怪。」所以各種超出正常認知的異形動物都可以被稱為「怪」,一般智力較低,力量強大,通常以特徵命名。如黃花觀的多目蜈蚣怪(後來也經過修鍊成精,見《西遊記》第七十三回 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山海經》《神奇動物在哪裡》中的各種奇怪動物、歐洲教堂的夜行石像鬼等。
部分怪物擁有天生的魔法特徵或者藥用價值。如歐洲龍的噴火技能、獨角獸的血和角都有恢復體力的功效。大部分怪物即便類似人形也無法與人類雜交。
圖/《西遊記》
雖然古代神話故事中,把妖魔鬼怪、神仙等都做了比較明確的區分,當下的影視劇中,也會虛構很多此類的故事,但我們知道,所謂的「妖魔鬼怪」都是不存在的。
※克隆技術早有,萌你一臉的「中中」和「華華」為什麼現在才問世?
※如何當好一個稱職的「蛙媽」?你需要這波強行科普!
TAG: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