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談判」的《談判官》

沒有「談判」的《談判官》

2017和2018的尾首之交,終將載入中國電視劇的有關史冊。

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就冒出了《風起長林》,《虎嘯龍吟》,《一起同過窗2》等多部深受好評的良心劇和《極光之戀》,《鳳求凰》和《尋秦記》等全網吐槽的所謂「爛劇」,真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但今天,我既不和劉昊然一起回到刀光劍影的大梁時代,也不和關曉彤一起逐夢美國演藝圈,而是要說說楊冪的新劇---《談判官》。

《談判官》名義上是一部的職場劇,講述職場工作中發生的種種事情和職員之間的愛恨情仇。《獵場》,翻拍的國版《漂亮的你》,乃至楊冪的另一部《翻譯官》,都是近幾年國內熱度比較高的職場劇。

但要想在如此之多的職場劇之中脫穎而出,大冪冪和她背後的團隊可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這一點,從她參與的兩部劇的名字就能夠看出。

《翻譯官》《談判官》,相較於其他一些看了一整部劇我們也沒搞清楚主角是幹什麼的職場劇,這兩部劇非常聰明地將職場的範圍進行了縮小,聚焦在「翻譯官」和「談判官」這兩個具體的職位上去了。

而且與其他一些劇的秘書,高管要不就是C什麼O這些千篇一律的角色設定相比,這兩個職位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他們都不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職位,公眾對這兩個職位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日常往往不甚了解。

因此會有很多本來對職場劇並沒有什麼興趣,但對這兩個職位非常有興趣的觀眾,會抱著好奇,求科普的態度去打開電視機。

畢竟當時在《翻譯官》播出時,有很多語言專業,特別是法語專業的同學會選擇去觀看這部劇。

其實照這個思路下去好好拍,那麼這兩部劇是絕對會是相當不錯,至少是相當具有差異化的國產職場劇的兩朵「奇葩」。

但為什麼目前在在豆瓣上,稍好一點的《翻譯官》也是只有5.1分,現在還未播完的《談判官》僅僅只有3.4分的低分。

因為說實在的,我們實在是高估了楊冪和她背後的團隊,也許人家壓根就沒有準備拍出一部差異化的,用心的國產職場劇中的精品,只是想拍出一部粉絲導向,拿來圈錢的,只是碰巧叫做《翻譯官》和《談判官》的瑪麗蘇快餐劇而已。

嗯,就前幾集來說,楊冪的角色童薇可以用「人人愛我,天天開掛」來形容。

《談判官》上來的第一個重要情節就閃爍著耀眼的瑪麗蘇光芒:

赴美談判的大老闆臨時反悔,關在屋裡誰都不見,童薇來了,一聲「我要投訴」,「咣嘰」門就開了,剛開始大老闆不聽童薇勸告,童薇不知道從哪兒揣出一份不知道真的還是假的專車司機騙補貼的錄音,再加上一段我也沒聽太懂的道理,「咔嚓」,大老闆就回心轉意了。

你就說你是不是開掛了吧。

瑪麗蘇還體現在,「男一,男二都愛我。」

說實在的,這個橋段這麼多年來廣大觀眾都已經習以為常了,有時候男二不愛女主倒覺得不正常起來了。

而且不僅僅是有兩個男性主角愛我們女主,越是優秀的人就越應該愛我們女主,你說秦天宇那麼牛的律師愛上女主,還不夠,黃子韜飾演的就是一個超級富二代,而且據說還是比較有才能的那種。

其實吧,在電視劇中加入瑪麗蘇的情節並沒有什麼不好,畢竟主角開掛的人生和複雜的情感關係大家都愛看,只要設置合理,邏輯自洽,其實大家也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談判官》的瑪麗蘇,有時候是不過腦子的。

就比如上文提及的第一個重要情節,當時在看的時候我就納了悶了。

你說要體現童薇女士談判技巧強大,能夠說服別人都說服不了的大老闆我可以理解,但是,就那麼一個獨斷專行,臨陣毀約,背離商業精神,最後又輕易改變主意的人,大概是沒有什麼可能成為劇中所言那麼厲害的老闆的。

而且那麼厲害的大老闆,公司的名字居然叫「快閃」,讓人真想叫他快點閃。

還有一個比較奇葩的地方就是,童薇的閨蜜幫助她男朋友和一個公司談判,閨蜜通過觀察對方的神情動作判斷對方資金鏈出現了問題,幫助己方成功壓價。

當時我就在想,這都現代社會了,搞個商業合作不早把對方祖宗十八代都挖清楚了,還用得著在談判場上臨時做功課?

還有就是,男一男二都愛女主的設定我都可以接受,但拜託能不能讓他們稍微愛的有點邏輯。

你說郭品超這個有點「青梅竹馬」情結的人愛我們冪冪是可以理解的,黃子韜是咋么莫名其妙愛上她的?

我怎麼記得劇剛開始的時候謝曉飛(黃子韜飾演角色)好像是和一個小明星在一起的,而且和童薇之間好像也有幾個誤會,但是一起工作之後不知道咋的就非得纏著童薇。

一見鍾情?好吧,如果你是為了凸顯女主超脫的仙女氣質和驚世容顏,算我啥都沒說。

思來想去唯一能解釋謝曉飛心路合理性的就是謝曉飛說別人都不相信他,只有童薇相信他…

媽呀,就你劇中弔兒郎當的樣兒,大家相信你,傻啊。

還有這就又是另一個令人莫名其妙的地方,就正常人的眼光來說,該劇前半段黃子韜的人物形象可謂是:弔兒郎當,處處不尊重他人,除了有錢一無是處。你童薇有點高冷的人設咋就把持不住了呢?愛的讓人卒不及防的。

說,是不是還是因為人家有錢!

更暈的是,另一個有錢的富二代女也喜歡wuli韜韜。

諸如此類的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

其實這些漏洞還是可以忍的,吐槽吐槽也是很歡樂的,但是《談判官》最大的問題是主題沒有把握好。

《談判官》,《談判官》,既然叫《談判官》,還是要多多體現「談判」這兩個字。

但是在這部電視劇里,「談判」的情節是相對有限的,至少在我眼中,比不上韜韜冪冪莫名其妙的感情線。

其實有幾個情節有點意思,就比如童薇教導她的幾個實習生要充分了解談判對象,分析謝曉飛照片那一段,還是能起到一定科普作用的。

而其他所謂的「談判」片段,基本上不是被謝曉飛給攪了,就是在撕逼。

而除了情節的缺失,最最重要的是,缺乏對「談判官」這一職位工作價值的表達和體現。

而一個優秀的作品,必定是能夠傳遞出優秀的觀點,情感,或者是價值觀的。

更好的話,還會啟發人思考。

而看了此劇,你除了知道談判官們整天就是在叨叨逼逼叨,要不就是在和自己的客戶談戀愛,並不能感受到這一職位真正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嗯,也許是我比較膚淺,看不出編劇導演的良苦用心吧。

於是我專門去百度了一下,發現有這麼一段:

嗯,我仔細回想來一下,大冪冪好像在某集的某一分鐘說過這句話。

好吧,也許這句話的意思是談判官在工作中要投入真情實感,真正理解客戶所需,理解談判對象所想…

可是這是讓你工作要用心,不是讓你和客戶談戀愛好吧~

而且你要表達主旨,並不等同於你要在劇中某一個一閃而過的角落把主旨說一遍就完了。

就像我們小時候寫作文,在結尾都要硬點一下中心思想,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

你需要用劇中的細節去感染觀眾,用角色們的行為去教育觀眾,用劇情的起承轉合去引導觀眾…

這樣表現的中心表達,才會是生動,有感染力的。

在這裡,我不得不用日本幾部比較優秀的「職人劇」做一個對照。

《編舟記》,《哪啊哪啊神去村》以及奧斯卡獲獎的《入殮師》。

這三部電影和《談判官》一樣,都是講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冷門的一些職業的。

《編舟記》講述的是字典編纂工,《神去村》講述的是伐木工人,而《入殮師》,如同名字所言,喪葬行業的工作人員。

也許你已經發現了,和「翻譯官」,「談判官」這些有點高大上的職業比起來,這些職業都是我們眼中比較不起眼的,比較low的,說起來大家都不願意去從事的職業。

但是,就是這些我們感覺上沒有什麼可拍的東西,卻還是被拍出了內涵。

在《編舟記》里,字典工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收集社會上出現的最新辭彙,細緻研究,規範定義每一個字的含義和作用範圍。

看完了這部電影,你會由衷地為一些人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的工作精神而打動,也為他們低調的人生追求而汗顏。

字典工存在的意義,就是為我們絢爛多彩的文化生活打下最最堅硬的基石。

到最後,我真的有點為之前把經常字典隨意丟棄在一邊的行為感到後悔。

《神去村》講述的是深山裡的伐木工人,他們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脫離現代社會,山裡的工作環境異常艱苦,但他們還是充滿樂觀的精神,以及對自然的敬畏,不亂砍亂伐,和自然和諧相處。

而《入殮師》的主題則更加宏大:死亡。

但是,也就是這些我們感覺沒有什麼可拍的東西,居然還拍的挺生動好看。

《編舟記》中馬締光也吃飯的時候也捧著書,走到路上會撞樹,一個單純的書獃子形象躍然眼前。

《神去村》結尾,染谷將太回到城市,看到正在修建的木頭框架的房子,毅然決然決定回歸深山,我們都能感到那一刻他對木頭的感情。

《入殮師》中小林大悟對入殮師工作由討厭,到理解到最終敬重的轉變,順暢自然。

一個個為逝者修理妝容的場景,家屬們不同的反應,也反映這不同人對死亡的不同態度,對於失去親人深刻的有夾雜著絲絲悔意的情感:後悔沒有在對方生前在好好看對方一眼。

當然除了這些,這幾部電影還有很多很多的冷幽默,也不太讓人覺得枯燥乏味。

比如:

又比如:

又比如:

等等等等。

還有一點我覺得不錯的是,這三部電影中的主人公都是普通人,沒有瑪麗蘇劇中開掛的人生。

光也在進字典編輯部之前是一個一事無成的銷售人員,染谷講台演的平野勇氣考不上大學,《入殮師》中的小林大悟背著沉重的債務,不得不回到老家。

但也就是這些人,這些我們有些人眼中的「廢柴」,最後通過工作,愛上了自己的工作,也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應了幾個工作自身的價值。

而且,能夠體現人的價值,也是工作最重要的價值。

也許,在你的眼中,這些工作,這些人的價值是微不足道的,無法與那些高大上的職業想比。

也許,你會想說,童薇通過談判官這個職業釣到了一個富二代,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喂!醒醒!

電視劇總歸是電視劇,童薇的生活,有如空中的幻影,是不太可能發生在我們正常人身邊的。

而在大多數人的生活中,平平凡凡總是真。

而那三部電影的表達,無疑是更加貼近我們生活的。

再回到文藝作品創作本身。

為什麼在我們的電視機屏幕上,會出現《翻譯官》,《談判官》,而不是《編舟記》它們那樣接地氣,有表達,有內涵而又不難看的作品。

藝術來源於生活,是因為我們身邊沒有樸實工作,積極生活的人和事嗎?

顯然不是這樣:

車洪才在上沒有領導過問,下沒有什麼經濟支持的情況下,花費36年時間編纂了200萬餘字的《普什圖語漢語詞典》,交付國家。

這種執著,堅持,對工作的熱愛,說實在的,比《編舟記》的主人公們絲毫不差。

是因為我們國內的文藝工作者水平不夠,拍不出這樣的故事?

顯然也不是:

多少年前的徐遲把陳景潤搗鼓哥猜那些枯燥無味的事情都寫的文采飛揚,令人心潮澎湃...

所以說其實我們國內有故事,有人才,但是目前在我們國內的影視劇市場,這樣的題材顯然是不受歡迎的。

為什麼要費盡心機去改編這樣的一個好像沒什麼戲劇衝突的,觀眾也可能不喜歡故事?

我們拼湊一個瑪麗蘇故事不好嗎?再找幾個當紅的小花小生,把流量炒起來,到時候粉絲一買賬,輕輕鬆鬆錢進腰包...

所以說並不是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好電影,不是他們不知道怎麼拍好電影,有錢掙不就行了,還要啥自行車?

估計楊冪和她幕後團隊,乃至整個影視圈的相當一部分投資人,製作人都是這麼想的。

如果這樣的話,可能不僅僅是《翻譯官》,《談判官》,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換湯不換藥的《指揮官》,《外交官》,《檢察官》乃至《鏟屎官》都會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

嗯,如果真的按這個趨勢發展,也許是時候我們要開始想一想娛樂圈這些職業的存在價值了。

最後,《談判官》這部電視劇還是有些亮點的:

比如:

最後的最後:

為什麼我要看這麼一部電視劇?

還不是為了wuli韜韜的表情包啊~

棄劇捂臉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納森 的精彩文章:

TAG:納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