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曆朝歷代春節風俗年畫盤點

中國曆朝歷代春節風俗年畫盤點

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結束了。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它的各種傳說也很多。接下來盤點一組中國曆朝歷代春節風俗圖片。圖為春聯門神。春聯萌始於五代,門神始盛於宋代,後來成為年節的重要風俗,圖為清代宅院的春聯和門神。

九曲黃河陣。元宵節時舉行的猜燈謎、踩高蹺、賞冰燈、舞龍等活動,把節日慶典推向高潮。

守歲是漢族民間在除夕的習俗。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中國古代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之際,孩子們會得到長輩給的壓歲錢,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也象徵著一年到頭都有錢。古時除夕之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等。現代的中國人們更多的是一家人觀看電視節目,如春節聯歡晚會,等待新年到來。圖為神堂前擺上酒菜祭祖。

守歲是漢族民間在除夕的習俗,又稱照虛耗、熬年、熬夜,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

元宵燈市。農曆正月十五,最熱鬧的就是燈市,這幅清代元宵燈市圖,表現了張燈結綵,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

白雲觀廟會。白雲觀位於北京西便門外濱河路,前身為唐開元二十七年所建天長觀,金元時改稱太極宮、長春宮,明洪武二十七年改今名。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九日,白雲觀舉辦廟會,逛廟會已成為在京之人的最大樂事之一。

中國清代畫家作品《舞龍圖年畫》,現於日本長崎市博物館收藏。

爆竹生花。出自中國清代《吳友如畫寶》。

擊鼓舞蹈。帶面具的人們盡量製造出各種噪音,在除夕夜鬧個天翻地覆,以達到驅鬼除溫的效果。

明代歲朝圖。這幅歲朝圖主要表現的是年節的娛樂活動,在鑼鼓聲中,爬桿、倒立、翻筋斗的表演,博得觀者的喝彩。

大年三十貼春聯 。

中國春節傳統民俗,舞龍舞獅迎新春。

中國春節傳統民俗,舞龍舞獅迎新春。清代畫家董瑞鵠的《迎春圖?舞獅年畫》。

朱仙鎮年畫「五子登科」。

民俗年畫,祭灶神,民間稱「灶王爺」。

宋代歲朝圖。每年正月初一的年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各朝留下的歲朝圖,表現了不同時代的年節習俗,這幅宋人繪的歲朝圖,重在顯示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動,主人送往迎來,家中設酒待客,兒童在園內燃放鞭炮煙花,大門上貼著門神,構成了濃厚的節日氣氛。

社火臉譜。節日期間的民間雜戲,統稱為"社火"。這種傳統娛樂活動起源於秦漢百戲,發展於中國古代唐,宋代以後盛行,社火大致可分為地面和高台兩種類性,地面社火多在晚上,高台社火多在白天,活動內容多為唱戲、高蹺、旱船、竹馬、舞龍等。圖為清代社火臉譜。

中國南派木刻年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民國政壇大佬的工資條:蔣介石工資800大洋
自古有春節就有春運,揭秘古人是如何回家過春節的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