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文化知識需要「童子功」嗎?
日前,筆者看了一場雜技表演,演員個個身手不凡,動作嫻熟,技藝精湛。主持人介紹時強調,個個都從三、四歲開始練習,十幾年如一日,練就了紮實的童子功。的確,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幾乎都經歷了童年時期的嚴格訓練,學習戲曲、書畫、武術、雜技、球類等,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千錘百鍊。
為什麼學習文化知識,勤學苦練,重視背誦,訓練量稍大一點就被冠以「死記硬背」「應試教育」的大帽子,難道學好文化知識就不需要「童子功」了嗎?
在猶太法典《塔木德》中有這樣一句話:「念101遍肯定比100遍要好。」這句話強調的是重複的價值。在《塔木德》中還有這樣一句話:「只要把一本書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讀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書。」在中國,把一本厚書讀100遍的人很少。一位是作家巴金,把《古文觀止》讀了100遍;另一位是作家茅盾,把《紅樓夢》讀了100遍;第三位是大數學家蘇步青,童年放牛的時候把鄰居家一部殘缺不全的《三國演義》讀了100遍。這些把一本書讀100遍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成大器的。猶太人的孩子在12歲的時候,人人都把相當於《三國演義》那麼厚的《舊約全書》讀100遍,因而許許多多的猶太人都成了大器。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背誦是學好文化知識最好的方式之一。朱光潛先生在《從我怎樣學國文說起》中說:私塾的讀書程序是先背誦後理解。我現在所記得的書,大半還是兒時背誦過的,當時雖不甚了了,現在回憶起來,不斷地有新領悟,其中意味,確是深長。學養深厚、筆融文白的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陳耀南博士在《談背誦》中說:背書,就如練字、練拳、練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爛熟而出。
小說家白先勇先生在《我的國文老師》中說:我覺得我們應該鼓勵背書,多背古文、多背詩詞,這對於文字表現是一種最好的訓練。台灣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杜松柏先生《功夫全從背誦來》一文指出:書背熟了,辭彙自然有了,成語也蘊藏一一點化,看來字詞安頓的工夫,亦在背誦了。香港大學心理系的李永賢博士在《語言心理學與語文教學》一文中指出:背誦文學作品,特別是文言文或較艱深的作品,有益無害。實驗證明,倘能背誦,理解也不差,當時不理解,日後會逐漸理解。李博士從語言理學的角度指出「能背誦,理解也不差」,正好打破背誦拘系思考的論調。
歷史上的偉人大都是通過背誦而獲得非凡記憶力的。背誦是一個偉大的習慣,一旦養成,將受益終生。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狀元的背後,何嘗不是從小長年累月地儲存和積累,何嘗不是從小打下堅實的「童子功」。學習戲曲、書畫、武術、雜技、球類等需要「童子功」,學習文化知識焉能例外。詩詞大會舞台上,選手們出口成章,這種紮根在腦海深處的詩詞印象、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積澱,正是練就一身古詩文的「童子功」在孩子心中刻下了傳統文化血脈的基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