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覓食記 2

香港覓食記 2

開春第二篇依然和吃有關

上月中旬本人又跑去hongkong晃悠了一圈,除了大會指定行程之外,不是正在吃什麼,就是在看大眾點評附近有什麼好吃;走了一些內街內巷,拍了一些照片,買了一些精緻的小玩意兒。

旺角街頭

這次嘗試了一些其貌不揚、集聚了很多上班族的小店,可以說有驚喜;去了要排長龍等位的知名食肆,反而略失望;也繼續光顧了上次吃過的幾家店,嘗試其他菜式。

先從最豪的一餐講起,接近400港紙。

品香樓

石硤尾南山村南豐樓二樓平台

我自己是找不到這裡來的。

有個朋友在這邊讀書,約了好幾天終於對上時間,約好在九龍塘見。到了之後距離約定還有一段時間,就想去附近走走,結果出門還沒搞清楚方向朋友就來了。聽到我說想去CityU看看,朋友說乾脆就去那邊的餐廳吃,於是帶著我穿街過巷、上坡下坡,終於來到了這間品香樓。餐廳隱藏在二樓平台,周圍是民居,看上去並不顯眼;進門後裝潢很有老香港的感覺:橘黃色的燈光,深褐色的桌椅和紅色的沙發,桌上擺著解饞的花生米,店員三兩成群聊著家常。

菜是朋友點的,只記得其中一個叫風沙雞,就是烤雞,上面撒上一些炸過的蒜蓉碎或者之類的東西,蘸上醬汁,外焦里嫩,十分好吃。其他的菜比較家常,勝在賣相和味道都可以:牛柳粒比較甜,黑椒的味道反而不是很重;點上火感覺很酷炫。上湯小白菜配鹹蛋,味道很鮮。飲品方面這杯冰巧克力有驚喜。我個人是既不喜歡巧克力也不喜歡奶油忌廉這一類東西,一開始有些抗拒。但朋友極力推薦,於是一試。巧克力方面入口甜而不膩,仔細品嘗起來還有一些顆粒感,冰冰的很解渴;忌廉方面,雖然整杯東西是冰的,但它是暖的,於我而言還是有點下不了嘴..所以最後味道怎麼樣我還是沒有試。

風沙雞

來的時候並沒有過多留意附近的建築,只覺得有種特別的感覺。居民樓均以南x樓命名,一樓大多是教會或者社工中心。走的時候天完全黑了,廊燈街燈亮起來,我才明白那種感覺從何而來。

南山邨,這一片是具有香港時代特色的公屋,差不多有四十年的歷史,外形上以長方形為主,由多棟造型相似的樓組成,低樓層外牆是深深淺淺的綠色;走廊和欄杆形成筆直線條,呈現出一種整齊劃一的美感,當燈亮起來的時候,很有電影感。

南山邨 (圖源網路)

小鍋米線

葵涌廣場(葵芳地鐵站旁)

其實我一直在想怎麼形容葵芳這個地方,人流量很大,應該屬於市區,但不是市中心。這裡有兩個商場,通過人行天橋連接。新都會廣場像天河城,圓形結構,以大牌化妝品和服飾為主,也有餐飲;中庭新裝修後是一個露天草坪。幾十米之隔的葵涌廣場就比較親民大眾化了。

商場樓高4層,大部份為自營小店,商品種類繁多,包括潮流服飾、小吃、電玩、動漫等等。第一次從一樓進去的時候,眼前密密麻麻的都是小檔鋪,賣衣服賣鞋襪的各種。走著走著就聞到一股濃郁的中藥味,原來不遠的地方有一間中醫館,一群人排排坐不知道是等看病還是等煎藥。

整個商場的裝潢稍舊,過道比較擠,應該是有點歷史的了。

當時不知道吃什麼,剛好路過一家米線館,老闆看我停下來一直招呼我進去坐——然而這家店火爆到只剩下背靠收銀台的一個單人位,所以我整頓飯下來一直都能聽到老闆跟客人的對話..那個位置真的很小,前有桌子後有收銀台,下面還有一個放包包的箱子..椅背貼著收銀台,所以哪怕結賬我也不需要看到老闆的臉,手一伸就行了。

百味川·百味鮮茄米線

我發現我對番茄鍋底的東西簡直是毫無抵抗力。

百味鮮茄+米線(另一個是淮山面底),裡面有瘦肉和豬肝,簡直不能更好吃。瘦肉很嫩,不會起渣,豬肝也不會腥,湯底酸酸甜甜非常開胃。

腐竹排骨小鍋米線

其實小鍋米線應該是雲南菜吧,在這個商場裡面最少看到了3間。這一家叫什麼已經忘了,在三樓,規模是上面那間的兩倍有多。

米線的料比我想像中足,以至於吃到後面我不止一次在想:怎麼還有??裡面有排骨、腐竹和肉末,湯底里有鹹菜。排骨是炸過的,有點像蒜香骨的口感,脆一點比較好吃,泡軟了之後的口感我不是很喜歡;腐竹有韌勁,但不是那種沒煮開的硬;肉末大概是拿來提味的,因為一拌開就不知道哪裡去了..每次吃有肉末的湯麵都覺得很難受..總體而言味道和價錢都是很良心的。

在這一家吃的時候旁邊剛好坐了一對情侶,對話極其膩歪語氣寵溺..全程我的內心只有兩個字:快吃快吃快吃..

馬家莊清真館

深水埗長沙灣道21-25號地下A鋪

從太子站E口出來沿著大路走大概5分鐘,餐廳就在路口顯眼的位置,這裡好像剛好是油尖旺和深水埗的分界。

我自己也是找不到這裡來的。同行領隊信仰的緣故,跟著他來這裡吃了一次。這一家是在香港比較出名的清真餐廳,很多回民都會來這邊吃。以前對這種宗教信仰的傳統並不了解,這次也就多口問了幾句,漲姿勢了。

四個菜分別是牛肉麵、手抓羊排、紅燒豆腐以及回鍋牛肉。問領隊有什麼推薦的時候,他說每次都會點回鍋牛肉,但怕我們吃不慣。然而最後我覺得味道都不錯,不知道是因為我不怎麼挑食,還是口味本來就適合南方人。回鍋牛肉用的是包菜,醬汁甜甜的,開胃;面的分量一般,麵條筋道有嚼勁,湯的味道比較重;羊排聞起來膻,吃不會,配的是芥黃醬,解膩——我真的很喜歡吃羊排!紅燒豆腐是我點的,有點像在一些粵式酒樓吃過的八寶豆腐,是那種炸過再燜的豆腐,加了芡汁非常美味。

Mi.s.s蜜絲米線

油麻地彌敦道568號僑建大廈地下

(地鐵油麻地站A2出口)

中午在旺角掃完貨,提著大包小包在回酒店的路上,就近選了這家店。

厚切五味豬扒+魚春卷茄蛋湯烏冬

除了容易選帶番茄的餐,我點單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容易被所謂的「新上市」給帶跑,哪怕我是第一次來這家店。這個套餐就是標榜著新上市。

湯底有四種可以選,純番茄、茄蛋湯、酸辣湯,還有一個好像是豬骨,面底可選米線和烏冬,因為之前已經吃了兩次米線所以想著選烏冬,結果證明還是應該選米線..

整體賣相誘人,但味道一般。厚切豬扒並沒有很好吃,烤得較干,難切;肉也沒有什麼味道,只能往湯里泡,真·無味豬扒了。魚春卷有點像我們這邊的肉卷,一碗只有兩塊,味道不錯;湯底=濃稠版番茄蛋花湯,味道酸甜還不錯,但因為烏冬不入味實在有點可惜。

晚上回來太遲,於是又回來了這家店解決。抱著不要再吃米線的想法點了一個雞扒丼——我真的應該點一個其他米線..雖然賣相很好味道也不至於很差但實在是..有些失望

照燒雞扒丼

雞扒下面是一層咖喱,我個人喜歡拌勻再吃;但碗很小,雞扒幾乎佔領了整個碗口,意味著很難拌飯;而且飯比較干,拌上咖喱就更干,所以最後也沒吃完,倒是冰豆漿來得解膩。

如果下次還有機會來這家店,我一定只點招牌的米線..

池記

尖沙咀樂道52號

聽說很出名,但出品沒有滿足我的期望值。

尖沙咀分店在海防道靠近尖沙咀地鐵站、與樂道的交叉路口處。店面很小,需要在門外排隊等叫號。其實我有時候不喜歡太多人一起吃飯就是因為,人多的位置總是比人少的等得久。當時感冒沒好,也對粥粉面無感,於是點了個貴妃雞菜飯。

造型是很吸睛了,小小的木桶裝上來,上面是兩朵大冬菇和幾塊白切雞,下面是混著菜粒的白飯。總體而言味道比較清淡(對我來說是過於清淡),雞肉比較原汁原味;可能因為本身生病就口淡淡,又不敢任性下一勺辣椒。該店價格較高,單點一個菜品頂別人一個套餐的價。

貴妃雞菜飯

大食代

新港中心負一層

大食代很多地方都有,我來的這個在尖沙咀。第一次來的時候是一個人,準備在地鐵站附近吃點就回酒店。當時我從商場的後門進去的,先通過了一個長長的樓梯,然後是一個長長的地下通道,旁邊還有一家打得火熱的遊戲機室,那種感覺著實有些詭異。

原只鰻魚蛋包飯

沒記錯的話好像是89,在各色蛋包飯中算是比較貴的。而且吃這一頓之前剛好看到果殼網那篇關於鰻魚要滅絕的推送..

上來的時候驚呆了——真的是一整條!

飯是普通的黃油飯,可能也加了一些咖喱;醬汁酸酸甜甜的,就算沒有配菜也比較開胃;汁燒鰻魚很新鮮,一大口下去的時候對我這種鰻魚愛好者真是不要太滿足,但是相比起飯量來說鰻魚分量太多,吃到後面光啃鰻魚,而且有些膩了,覺得挺浪費的,半條其實差不多了。

總的來說整個飯的吸引點在於原只鰻魚,蛋包飯部分一般,味增湯就更不要說了。

味千麻辣牛肉拉麵

被「牛肉」二字給坑

我喜歡吃牛肉,但最近幾個月處於一種極度厭惡肥牛的狀態,所以點單的時候都會有意避開。那天晚上大概是餓傻,看到牛肉以為是牛肉片結果來的時候是肥牛,很難受。還有溏心蛋依然接受無能..

ps.說好的麻辣, 一 點 都 不 辣

下面這些是來過好幾次的店了

財記的早餐

最喜歡的是28蚊的雙拼+熱奶茶,我每天早上都換不同的搭配,期待混搭的效果;也見到那種經常固定一樣的常客,一進門店家就知道他要吃什麼,覺得也很有意思。

ps.紅腸好好吃

大快活的午餐

咖喱雞,雞肉巨多還大塊,土豆軟糯很入味,咖喱微辣好送飯

太興的晚餐

叉燒墨魚飯+柚子蜜

極具特色的點單簡寫

茶餐廳一般6點進晚市,我去的時候通常還是下午茶時段,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飯的分量看上去比較少。叉燒和墨魚片感覺比較干,配汁也不多所以後面基本在啃白飯。

海鮮炒貴刁

點這個之前我一直好奇貴刁是什麼,上來之後覺得不就是河粉嗎?但百度了一下發現貴刁其實是潮州話里粿條的譯音,現存於東南亞一帶的粿條就是當年華僑下南洋之後改良後的。之前也有個賣粿條的老闆娘告訴過我,粿條和用來炒牛河的河粉是不同的,至於哪裡不同我就不記得了...

通達的小食

混醬腸粉和魚蛋味道一直在線,冇得頂!

這幾天編輯的時候都正處於晚上,看著看著就餓了..

最近想要多去老城區轉轉,出個小吃特輯,或者特色路名合輯,雖然早有大流量的公眾號做過,但也算是給自己個機會更加了解廣州。

·End·

—— 想要成為美食博主的小張同學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番茄瘦肉粥 的精彩文章:

TAG:番茄瘦肉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