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TVB美食大賞:豬腸粉、鹹魚包和滿漢全席,哪一款是你最愛?

TVB美食大賞:豬腸粉、鹹魚包和滿漢全席,哪一款是你最愛?

謝絕任何媒體未經授權轉載,喜歡請轉發呦么么噠!

古語有云:每逢佳節胖三斤。

掐指一算,今天年初三,E姐和小仙女們已經胖了……

算了算了還是別說了

為了證明我們不是只會埋頭苦吃,E姐決定以TVB十二級學者&十級吃貨的的名義,推出新春特別策劃——

「TVB教你煮幾味」

當然,首先你得把去年年夜飯的菜清光了

刑偵劇也能越看越餓?

吃貨台不是浪得虛名

各位小仙女們有沒有發現,每次看TVB都會越看越餓?

無論八點檔還是十一點檔,綜藝還是肥皂劇,一不留神就被各種好吃的糊一臉。

律政劇《怒火街頭2》,又名「舌尖上的深水埗」,從第一集LAW霸出獄開始,幾乎一半場景都是在吃東西。

每天能喚醒這位怪獸律師的,不是法律公義,不是道德良心,而是深水埗茶餐廳的蛋撻和凍檸茶。

刑偵劇《使徒行者》,釘姐和卓SIR接頭的地點,不是天台or安全屋,是火鍋店。

無論卓SIR交代的任務多艱巨多棘手,釘姐都會選擇涮完這頓再說

《潛行狙擊》里Laughing和Madam Jo偉大的革命愛情,也有這碗「米其林標準」餐蛋面的功勞。

吃出夫妻相

《妙手仁心3》里,程至美和Frances沒有轟轟烈烈的感情線,最浪漫的曖昧,莫過於宵夜攤上吃一碗熱騰騰的豬骨粥。

女法醫Frances表示很欣賞豬骨粥的切口:)

吃飯作為最日常的生活場景,愛拍家長里短的TVB,將許多精彩的交鋒和對手戲放在飯桌上解決。

所以《溏心》三部曲,又稱「飯桌恩仇錄」,開心的時候要「有請小鳳姐」。

有怨氣也要當場在飯桌上撒,不能留著宵夜。

管家瓊姐還會有意無意根據「當日運情」做出各種應景菜式——

找錢華的股市大瀉,瓊姐做了一盤炒蟹,立刻就被發飆問「你是不是故意的?」

在香港,套牢股票就叫「蟹貨」,指投資者像大閘蟹一樣被套牢,所以「丁蟹」也是有深意的

贊先生急功近利,手上的項目糊了,被許二少從總裁位上扯下來,瓊姐的「豉椒炒魷」中標了。

配合火姐提醒贊先生做人要知足,瓊姐做的是一鍋「支竹羊腩煲」。

看贊先生心領神會的小眼神

劇集無時無刻都在尬吃,美食節目則是粗暴簡單接地氣……

近年很火的《食平D》——就是廚房高手+插科打諢小助手,充滿市井氣的配置,卻成了街坊心中的爆款。

不僅牛頭角順嫂愛看,年輕人也能輕鬆get幾味

《老表畢業喇》里,王祖藍還復刻了這種經典的美食節目模式,不過全程都是「蔡芯咖喱魚蛋」搭所有。

也有走高大上路線的,如專註挖掘美食文化的《蔡瀾嘆名菜》。

從高大上的法國菜,到香港街頭小食,美食家&香港才子蔡瀾用如痴如醉的表情告訴你:美食只分境界,不分階級

一般人吃燒鵝喜歡吃鵝腿,蔡瀾小科普鵝頸才好吃,因為鵝頭經常扭來扭去做運動

從美食延伸出來的,是老一輩文人的生活哲學。

酒足飯飽,還能聽到文人趣事和八卦。一家酒樓推出了金庸名菜,蔡瀾把老友倪匡叫上,兩人一邊吃一邊爆料金庸——

記得《射鵰英雄傳》里黃蓉為了哄洪七公做過一道「二十四橋明月夜」嗎?

先把火腿砍開,挖二十四個洞,豆腐削成二十四個圓球塞進洞里,蒸熟以後火腿丟了,只吃豆腐……

密集恐懼症患者不宜食用

當美女主持一本正經求證,金庸先生真的會做菜還是靠想像的?兩個老友相視一笑表示:亂寫的。

所以金庸看到這個菜被做出來也很驚訝

而TVB的美食節目還可以很「暗黑」。

例如邀請美女藝人PK做菜的《美女廚房》,就堪稱美食節目中的泥石流,娛樂指數爆燈——還記得少女Angelababy做的紅燒獅子頭嗎?

被主持人diss像手榴彈,最後還被laughing哥吃了

TVB版深夜食堂,

看劇學做菜技能快GET起來

作為一座「移民城市」,蔡瀾認為,最好的食物都匯聚在香港。

所以TVB的經典美食劇里,推送過許多讓人垂涎的名菜。

我們來看一些經典菜式具體的烹飪方式(看劇學做菜什麼的小本本mark)。

港式奶茶

《溏心風暴3》雖然被網友吐槽這一家子從賣鮑魚到賣餅再到賣奶茶,一代不如一代。

但港式奶茶民間地位超高,絕對是不可動搖的靈魂食物啊!

好奶茶標準

港式奶茶一般選用錫蘭紅茶,因為氣候原因,錫蘭紅茶衝出來的奶茶茶味更濃。

小課堂:港式奶茶的原料是接近粉狀的紅碎茶,而不是我們常見的紅茶葉

除了用料外,純手工衝出來的奶茶,手勢也很重要。

港式奶茶又叫「絲襪奶茶」,「絲襪」其實就是棉濾網,以前很多奶茶店都是老闆娘自己縫的。

有了「絲襪」,接著就要表演「拉」這個功夫了。

據說熱茶在拉茶的過程中會充分氧化,讓茶更香滑;反覆拉沖,茶味則會更濃郁。

所以劇里正爸特別在意拉茶動作,頂著五十肩也要拼盡全力衝出一壺靚奶茶。

這麼重的一壺茶反覆舉高……看著累

細蓉

細蓉不是隔壁家女孩的名字,《絕代商驕》告訴你們,它是廣州雲吞面的昵稱。

雖然細蓉只是一碗雲吞面,但越簡單越考功夫。

細蓉的湯,是用大地魚、蝦干、花生等食材熬上幾小時的上湯,味道鮮美。

看餓了……

麵條則要加入鴨蛋全手工打制而成。

連擺放都很有講究——

勺子在低,雲吞居中,麵條在上面,只見麵條而不見雲吞……此舉是為了麵條不會被湯水泡得太軟,所以勺子和雲吞要把麵條墊高。

粵菜對於食材的執著可見一斑,難怪子華吃到停不下來,還抱怨說「彈到牙疼」了。

看了黃子華這麼嗦細蓉,我只想說兩個字:想吃。

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顧名思義來自海南。不過20世紀初,這個菜式隨著移民潮傳遍東南亞。

《yummy yummy》里有做法詳解——

為了讓雞肉鮮嫩,對時間要把握得比較精細,煮好後還要泡涼水和冰水,讓雞肉保持完整有彈性。

不要小看燙雞這一步,蒸汽打在臉上還挺難受的,看看nili林峯的表情就知道了。

而慢火熬出來的雞油,還可以滴進米飯里,讓米飯更香更好吃。

一碗雞湯,一碗米飯,一碟雞肉,一碟蘸雞料,再搭配幾棵青菜,好吃又營養,也難怪能俘虜人心啦。

咖喱雞飯

說到雞飯,還不得不提《美味天王》里的咖喱雞飯 ,小小一道入門菜,成為喬柏高和秦蘇蘇首次交鋒的比賽題目。

廚神矮大緊老師小課堂:煮咖喱雞需要選購脂肪少的雞腿肉。

在成千上萬的香料中,要配製到一種既濃烈又香滑,還不蓋住雞味的咖喱,最後再配上又香又軟的米飯……一碟完美的咖喱雞飯才算誕生。

劇中喬柏高和秦蘇蘇分別用菠蘿和乳酪腌制雞肉,讓雞肉鮮嫩得來更帶出咖喱的辛辣味,漲知識了。

就是不知道這些小技巧是不是胡扯的……

鮑魚

TVB資深吃貨應該記得,關於鮑魚的做法最詳細的, 不是《溏心風暴》,而是王喜和袁潔瑩的這部《闔府統請》。

袁潔瑩那時的顏很巔峰

作為一部以中式大酒樓為背景的劇,《闔府統請》每道都是大菜,鮑魚的做法多種多樣,燜是最常見的。

此外還有清爽又鮮美的金菇鮑魚卷,清爽又鮮美。

還能用鮑魚炒飯——鮮美鮑魚,配上爽口蝦仁炒飯,一道普通的炒飯變得不平凡。

夫妻肺片

至於古裝美食劇,則喜歡在傳統菜式上做文章,當年的《金玉滿堂》一口氣把滿漢全席復原出來了……

春節溫完劇的小仙女可以挑戰一下:)

歐陽震華飾演的戴東官,天生一條「皇帝舌」,還搭檔陳妙英飾演的辛小小,做出了技驚四座的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的原料有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因為原料的來源大都是平時大家不食的動物內臟,所以當時被稱作「廢片」

按照現在的做法,夫妻肺片無非是鹵完涼拌,但在《金玉滿堂》里,為了突出戴東官和辛小小的默契,他們使用了邊耍雜技邊爆炒這種難度十級的烹飪技巧。

360度托馬斯迴旋級發糖

乾隆吃了都誇好,也是這道夫妻肺片讓戴東官成功入宮做了御廚。

過橋米線

除了夫妻肺片,《金玉滿堂》還有一道經典滇菜:過橋米線。

劇中的勉良(郭晉安飾)為了早日考取狀元,搬到山上的房子苦讀,妻子每天費盡心思為他送飯。

為了保持食物溫度,翠花想到把食材和湯分開,再用肥雞熬一碗帶油的熱湯。

拿到山上後,就把米線、魚片、蔥等食材倒入湯中,利用湯的高溫把東西燙熟,這樣丈夫就可以吃到熱乎乎的米線了!

文采非凡的勉良,便為這碗米線取名「過橋米線」。

這段劇情改編自一個真實浪漫的故事,不過勉良後來出軌了。

老婆餅

後來勉良穿越到民初,還化身成阿旺,把過年吃的糖冬瓜搗成餡料,裹到麵粉里烤成酥餅。

就這樣,譽滿香江一百年的點心老婆餅就做好了。

嗯……老婆餅沒有老婆,但是吃起來香酥清甜讓人念念不忘。

鹹魚包

看過《食為奴》的朋友可能不多,但凡是看過的一定都會垂涎劇中高天寶的拿手絕活——「鹹魚包」。

劇中鹹魚包的做法也很簡單:鹹魚混合肉餡、姜蔥製成餡料,和面做包,隨後下鍋油炸至兩面金黃。

至於味道嘛,據高天寶說是「咸香可口,鮮嫩多汁」,連皇帝嘗了都一生難忘。

然而這道讓高天寶當上御廚首領的點心卻是出自編劇杜撰。

據監製黃偉聲說,他們本意是不想讓王祖藍只賣叉燒包、牛肉包這種尋常包點,在尋求清朝飲食文化專家的意見之後,他們受「鹹魚翻身」這句話所啟發,於是發明了劇中的美食——鹹魚包。

《食為奴》這部劇除了感情線比較扯,美食方面算是一部寶藏——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想來一碗高天寶特製的豆腐乳/臭豆腐拌面嗎?

有人說港劇特別下飯,目測也是這滿屏美食帶來的意外技能,配著TVB吃飯也特別香啊。

港式浪漫和人情味,

才是讓美食回味無窮的獨特配方

說起來,TVB安利了這麼多地道美食,已經構成了一個獨特的美食地圖,多年來按圖索驥的劇迷和吃貨可不少。

都出攻略了

港真,我們能被這些美食打動,當然不只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背後那些淡淡的港式浪漫和人情味,才是令人回味無窮的地方

不然《妙手仁心3》里那碗簡單樸素的豬骨粥,又怎會讓人心心念念這麼久?

就像Frances跟其他人吃的時候會想起Paul,我們吃到的時候,也會想起他們的愛情啊!

港劇要表達的團圓、親情、家庭溫暖同樣走含蓄路線。

那種「除夕夜,遊子歸家,相看淚眼」的公益宣傳廣告,港劇里其實是很難看到的。

扛不過5秒就想掉淚……

港劇更擅長用美食做載體,還記得《一屋老友記》的大哥寶歡反反覆復做腸粉的情景嗎?

這位年輕時就離家出走,與家人有巨大隔閡的大哥,他希望用這份回憶中的美味,修補他內心的遺憾,以及弟妹之間的關係。

還有《名門暗戰》里,蔣元(黎耀祥飾)和蔣承天這對豪門父子, 在名利場上一直針鋒相對。

可哪怕吵架的時候吵得翻天覆地,和好的時候卻沒有多餘的煽情,簡單一句「我們去吃豆腐火腩飯吧」,對方就心領神會。

「豆腐火腩飯,男人的浪漫」

這份簡樸的味道里,隱藏著往日溫情,就算後來蔣元得知自己並非蔣承天親生子,每每吃到這份「男人的浪漫」,仍覺得二人不枉父子一場。

包括大家喜歡調侃的TVB金句「你餓不餓,我煮個面給你吃」,其實也是同一屋檐下的家人,省略一萬字的關心。

當然這個也是重要原因了

其實現實里的家庭相處,不也是這種不動聲色的溫情嗎?

一年到頭,你和你媽因為催婚催生催二胎的事沒少撕X,但大除夕的那桌年夜飯上,總少不了你喜歡的那道姜蔥炒螃蟹。

這樣說來,是不是胖得心甘情願啊!

E姐結語

蔡瀾說:飯是吃一頓就少一頓的,所以不能委屈自己的胃。

香港人對吃的追求孜孜不倦,也讓美食成為港劇里的重要記憶點——你可能會忘記《名門暗戰》里複雜的商戰橋段,但會記得「豆腐火腩飯,男人的浪漫」。

還有被嘲十年如一日毫無新意的「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熱騰騰的家常味,同時熨帖了胃和人心。

這也是TVB吃貨台抓胃也戳心的原因吧。

微信號:ilovemisse

喜歡請分享哦!么么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以學術的嚴謹看娛樂

最有料的娛樂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高能E姐 的精彩文章:

用電影改變國家的男人又回來了,這次的題材在印度除了他沒人敢拍!
汪東城曬藤井莉娜合照宣布脫單?網友:這怕不是又演「愚人節」溜粉吧

TAG:超高能E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