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中的兩個缺點:一者用人失誤,一者用兵死板!
在《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司馬徽說,「卧龍鳳雛,兩人得一,則可安天下」!然而,劉備兩人都得到了,別說統一中國了,甚至最後連蜀國都沒能保住,這是為什麼呢?
當然,水鏡先生的評語是羅貫中虛構,主要是為了突出諸葛亮和龐統的牛叉,在正史上並不存在。為了讓虛構的評語看起來真實靠譜,最後找了一個理由,即:扶不起的阿斗,將諸葛亮不能統一全國的責任,推到了阿斗劉禪身上!
然而,諸葛亮真有《三國演義》中那麼神?顯然不可能!如果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那曹操、孫權、司馬懿還玩什麼呀,直接舉手投降就算了。俗話說的好,投降輸一半!
所以,諸葛亮有巨大的缺點,才導致了蜀國成為三國之中,最先倒下的那一個勢力。總體而言,諸葛亮一生中有兩大缺點,一個是錯誤的用人,一個是死板的用兵。
第一,錯誤的用人
關於諸葛亮的用人失誤,其實只要看兩個例子就知道了,也可謂諸葛亮用人上的缺點:(1)馬謖失街亭,揮淚斬馬謖,(2)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劉備曾評價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然而,諸葛亮卻沒有看到這一點。事實證明劉備是對的,作為頂級參謀,馬謖是合格的,但作為衝鋒陷陣的將軍,第一次領兵作戰,就失敗了,顯然是諸葛亮沒有識人之明!
如果沒有識人之明的同時,還不注意培養人才,那麼這個國家遲早會完蛋!諸葛亮在世時,大事小事全由他處理,根本不給其他人機會,也不注重培養人才,所以才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21世紀人才重要,公元3世紀也一樣!
第二,死板的用兵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火燒新野、草船借箭等,讓曹操焦頭爛額。然而,真實歷史上,諸葛亮用兵並不高明。或許,諸葛亮不停的「以攻代守」戰略是正確的,但在具體用兵過程中,卻顯得過於「枯燥」!
司馬懿曾評價諸葛亮,「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其中,第一句話非常關鍵,「志大而不見機」的意思是,不懂得抓住機會,總是想來想去的,猶豫不決,最終白白浪費機會!
所以,當魏延向諸葛亮建議,請給兵馬一萬,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卻被他拒絕!換一句話說,諸葛亮用兵太正,而不敢用奇。兵法有雲,「以正合,以奇勝」,沒有奇很難取勝!
後記
正因為用人失誤,導致沒有足夠優秀的人才,所以蜀國後繼乏力。關於三國後期蜀國的人才,你能說出幾個?顯然,後期人才極度凋謝,和丞相諸葛亮大有關係。
在諸葛亮用兵上,正因為太正,總是拒絕用奇兵,所以只能和曹魏硬碰硬。但在國家綜合實力上,顯然蜀國無法與曹魏相比。這種硬碰硬,最終只能傷害蜀國國力。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蜀國最終是被鄧艾用奇兵擊敗!
需要說明的是,蜀國滅亡,有其自身道理。比如,蜀國自身先天不足,經濟和人口上,不如曹魏和東吳等。但作為掌舵蜀國多年的諸葛亮,顯然要背負巨大的責任,阿斗有責任,但不能全怪他吧!
※二戰中,單兵最能打的國家,中國第一英國墊底!
※中國最聰明的女皇,拒做武則天第二,不是慈禧!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