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畫中的節日情懷和親情

書畫中的節日情懷和親情

明 王 鐸

王鐸草書豎幅臨《謝庄帖》軸,綾本,縱163cm,橫51.5cm。

此軸為節臨南朝宋謝庄所書帖(原帖收入《淳化閣帖》)一則,王鐸時55歲,可算做晚年書作。雖系臨摹古帖,但不拘泥於原帖之形,筆法上亦不受其束縛,揮灑自如,結字用筆,皆出己意。師原帖之意,得其大略,於法度之外另闢蹊徑,字形大小、欹側相間,不拘一格,通幅觀之,法度自蘊其中,顯示出一種恢宏的氣度。

王鐸(1592-1652),字覺斯,號十樵,謚文安。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

釋文: 弟昨還,方承一日。忽患悶,當時乃爾大惡,殊不易追想。諸治來已漸勝眠食,頃日寒重,春節至,居無不增動。謝庄白。丁亥十月廿一。王鐸。

西晉 陸 雲

陸雲章草冊頁《春節帖》,拓本,5行,50字,選入《淳化閣法帖》。

陸雲生活在西晉時代,章草仍然流行,故其書風以章草為主要面目,但流動感已經加強,映帶自然,可謂集流利和古樸於一身,見證了一個時代書法存在轉換期的特殊表現。

陸雲(262-303),

字士龍。陸機胞弟。好學,有才思,與兄齊名。所作詩句頗重藻飾,以短篇見長。為文清省自然,旨意深雅,清新真摯。主張「文章當貴經綺」,實開六朝文學的先聲。

釋文: 三月十六日雲白:春節餘不適,得示,知足下平安。為思面。未知何由。如何信數之。及卿既清邃,可與經高言人欽之,當令征南取之也。

清 翁方綱

翁方綱行書豎幅《七言詩二首》立軸,縱161cm,橫61cm。

相傳翁方綱能在瓜子仁上寫小楷字,功力精熟可見一斑。書法主學歐、虞,謹守法度,講究任何一筆要有出處,惜個性成分很少。行筆連貫柔和,墨色濃厚,筆畫豐滿,筋勁骨健,不急不躁,不失大家風範。

翁方綱(1733-1818),字正三,號覃溪。善賞鑒,對著名碑帖考證題跋甚多。《清朝書畫錄》把翁和、劉墉、梁同書、王文治並稱為「翁劉梁王」,與劉墉、成親王永瑆、鐵保並稱「翁劉成鐵」。

釋文:

南陵水面漫悠悠,

風緊雲寒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迥處,

誰家紅袖倚高樓。

據梧枝榮鼓琴儕,

三者誰關靜者懷,

鸞尾風來長嘯起,

玉峰特借寫蘇齊。

癸丑除夕前一日,北平翁方綱。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卻有共同的文化紐帶。身在他鄉的中國人,有兩個節日一定要盡量回家團聚,一個是中秋,一個是春節,尤其是後者。不管走在哪裡,家永遠是魂牽夢繞的地方。團聚是一種千古情結。大雁南飛,落葉歸根,遊子終要回家。春節是中國人最濃郁、最美麗的鄉愁。儘管滄海桑田,生活方式隨著時代變遷而日新月異,但真情不變。古老的春節習俗,浸透著純樸的民風,蘊含著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彰顯著中國人的精神寄託和生命追求。幾千年中華文明積澱下來的文化基因,滲透到所有炎黃子孫的血脈里。

歲月如流,不知不覺,年輪又增添了新的一圈。每到冬天,人們對雪的祈盼會極其強烈,猶如陽春時節對春雨的渴望,盛夏對彩虹的眷顧,晚秋對紅葉的迷戀。沒有雪的冬天,必定會少了一份詩情畫意和浪漫情懷。

今天,不管是城裡人還是鄉下人,都會精心準備著節日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物品。早起人們就開始忙活。王安石有詩云:「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門上貼了對聯,而後「福到了」,紅彤彤的燈籠也掛了起來。春節的主題是團圓,不僅僅是吃穿,也不僅僅是鞭炮和焰火,還有各種各樣的風俗,各種各樣的儀式。

中國文化里有一個西方沒有的概念,就是「族」。人的社會關係準則從家庭成員延伸到親戚構成「家族」,當「禮」再次延伸,適用範圍就擴大為「民族」。中華民族以「禮」來確立整個社會關係的準則。

錢穆先生曾說:「要了解中國文化,必須站到更高來看到中國之心。中國的核心思想就是『禮』。」禮儀除了「禮」,還有「儀」,人際社會交往中注重禮節和儀式。儀式非常重要,就是指通過一系列既定的表演或行為方式來實施某些具有象徵性意義的活動。儀式的社會功能很多,最基本的就是表達、確認和鞏固一個群體共同的價值觀和信仰,從而建立或強化社群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除夕的團聚,主要體現在吃年夜飯上。一家人圍坐在豐盛的餐桌旁,三代或四代同堂,訴說起各自的經歷,笑談著過往、來年,小孩子們惦記著的種種心思,壓歲錢、新衣裳、各種零食,其樂融融,親情充盈。「守歲」是古往今來的文化傳統,是辭舊迎新過程中最古樸、最溫存的守望,所謂「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守歲全家夜不眠,杯盤狼藉向燈前」,這其中包含著對過去歲月的回顧,更有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 的精彩文章:

韓醫院火災致37死143傷 未裝自動滅火系統釀大禍
蔡明誇潘長江長得像李易峰 峰峰坐台下聽到後燦笑

TAG:中國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