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憲宇:瞬間的價值在於長久
作者簡介:趙憲宇,江蘇省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教育雜文作者,江南大學兼職教授,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主要研究領域為語文教學、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管理和教育表達,主編參編了《新科學讀本》等多種教材和《新高考作文》等多種教學用書,出版了多部教育教學論著,其中《新課程:說課聽課與評課》再版二十次。發表數百篇文章,做過數百場講座。
趙憲宇在教育表達上獨樹一幟,他近二十年來致力於教育覺醒行動,進行教育雜文創作,創新了教育表達的文體形式,2005年出版《教育的痛和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教育的懺悔》(新華出版社)、2008年出版《教育的錯覺》(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教育的覺醒》(新華出版社),均多次再版,在教育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如果是想要通過一瞬間而留下美好的記憶和影響,可能就是流星,而不是曇花,因為那看似白駒過隙的輕巧,需要的卻是腳踏彼岸的那有力的一蹬。
任何一個漂亮的教學過程都是由一個個精彩的瞬間組成,但要想每個瞬間都回眸生媚,都在自己和別人的腦子裡產生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痕迹,即使是名師大家這樣的瞬間也恐怕不是俯拾即是。況且個人認為是驚鴻一瞥、雪泥鴻爪的精美瞬間,也可能不被見智見仁者當做是鴻鵠之羽。再說於己可能是銘心刻骨的,而於人或許就是過眼煙雲,平淡如水。
從教20多年,我有許多的難忘瞬間,但更難得的恐怕是別人對這些瞬間的記憶和難忘,我總感到這樣的瞬間是那樣的稀少和不足。
驀然回首燈火不再闌珊
在錫山教育網站里,有一位教師發了這樣一篇文章。部分內容是這樣的:
江蘇省特級教師、區教研室主任趙憲宇親自「下水」,給全區的高中語文老師上了一堂精彩的示範課——《批註(愛哭的唐朝)》。
上課伊始,趙老師以一聲親切的「朋友們」的稱呼,一下子拉近了學生和老師的距離。接著,他向學生們講明了學習內容——讓我們共同批註文章。當問及讀過幾遍原文時,有些同學說一遍,有個別同學說兩遍,面對學生的顧慮與不安,趙老師笑著說:「兩遍足夠了。」在熟悉課文這一環節時,他徵求學生的意見說:「是同學們默讀呢還是朗讀?」「那誰朗讀?」這時竟然有一半的同學說「老師」,說完之後同學們都笑了。學生的心情在趙老師的笑容和寥寥數語中得以放鬆,為學生的深情朗讀和真實批註打下了心理基礎。趙老師利用宏觀調控充分表現和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並貫穿整個課堂,使課堂氛圍寬鬆、和諧。
接著進入第二環節——自由批註。趙老師在教學中結合新課程改革理念,要求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就文章語言、內容等進行點評、批註,真正實現了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的一次互動。學生在一番自主摸索後,趙老師又講方法、舉實例,以一種近乎撩撥式的語言引導學生一步步地掌握批註的方擊,讓學生在批註中思考文章、理解文章,從而切入文章內涵,步入文學殿堂。學生們在趙老師的引導、煽動下變得敢說、願說、樂說、會說,課堂教學在不知不覺中漸入佳境,進入高潮。正如趙老師自己所說「平靜地不自覺地進入」。整堂課在本色、自然中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離下課還剩最後五分鐘,趙老師才用多媒體出示了自己的批註,並聲明自己的批註只是五十二分之一(學生共有51人),完全以平等的姿態與同學交流,絲毫沒有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在平等的交流和坦率的教學中,趙老師把批註這種很好的閱讀訓練方法以學生樂於接受、易於消化的方式傳授給他們。在即將結束講課時,趙老師說《愛哭的唐朝》文章作者曾令名就是他的筆名,他感謝同學們真誠的批註。這樣智慧的結尾實在是給了在場的師生以大大的驚喜和長久的思索,令人回味雋永,心潮難平。《愛哭的唐朝》一文中所顯示的大手筆更讓在座的教師不得不佩服趙老師豐厚的文化功底和深刻的教科研能力。
這是一節語文學習方法指導課,學生在充分自由的批註中,展示了自己的理解和創造。批註,是語文學習的傳統方法,但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方法應該得到發揚光大。我們的閱讀教學,往往都是一種理解,一個模式,就是由教師講解,並且教師的講解是唯一的真理。通過教學我發現,在閱讀教學中,不管是名篇,還是一般的師生習作,運用批註的方法,都能豐富對作品的理解、擴大學生的視野、產生創造的火花。批註確實讓我感到了在燈火闌珊之處,尋覓到了「那人」的喜悅,尤其是在閱讀教學出現困境的時候。現在,在我的周圍,有一批教學骨幹在實踐和研究著這種課型,運用著這種方法。我不感到孤獨,沒有獨登高樓之累,人頭已在攢動,燈火不再闌珊。
改變一種方法,就是改變一種思想,一種思路,一種思維,一種思緒,因而也就會有新發掘、發現、發明和發展。
可堪回首月明中
2002年第10期《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發表一篇課例,是我教的《歸去來兮辭》。其中有三個環節是這樣設計的:
在對學生朗讀課文的環節,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提供三支曲子,並分別用一句話對三支曲子的特點進行概括。三支曲予即《漁舟唱晚》《高山流水》《梅花三弄》,作為學生朗讀的背景音樂,讓他們挑選。
三支曲子雖都能夠很好地體現文章的思想感情,但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不同理解,自由地選擇自己朗讀時的音樂,教者的意圖是通過音樂襯托,創設朗讀氛圍,促使學生對作品的心靈感悟。
在對內容進行總結的環節,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了四幅人物畫像,即屈原、陶潛、李白、蘇軾。每幅像下面,分別有他們的代表名句。陶潛依的下面是空白,讓學生選一句本文的話附在下面。
這樣設計的意圖有三:一是文體的原因,屈原創製了「楚辭」,本文是「辭」;二是仕途的經歷,他們幾位都有相似的為官意識和仕途結局;三是文風和寫作特點,讓學生注意課內和課外聯繫。同時進一步讓學生熟悉課文,把自己認為最能代表陶潛品質的句子找出來。 實際上是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讀完了課文後,感受最深的語句是什麼。
在全文總結的環節,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了兩幅書法作品:一幅是現代書法家的,字體飄逸瀟洒;另一幅是明代四名人之一的文徵明的作品,恬靜平淡。兩幅都書寫的是《歸去來兮辭》。
教師說:「一幅飄逸,一幅恬淡,正好是陶潛思想和人格魅力之所在。」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通過書法作品,再一次給學生藝術的熏陶,讓學生增長見識,積澱人文底蘊,體現了古代丈人注重詩、樂、畫、書四位一體的藝術理念。
這是我參加特級教師評選上的一節課,按照常理;我在高手雲集同上一篇課文並且又有高利害關係的這一節課上,應該穩中求勝。但越是有影響,我越是想突破。經過幾個明月夜的靜思,經過幾番傳統與現代的較量,我想到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想到了他的「三仕三隱」,教風應該與文風吻合;我不能為「功利」而失去求異探索的氣質,還是「冒險」選擇了新的理念,把人文、文化、文藝融入了文言文的教學中。課後引來了很多的議論,有肯定也有質疑,更有否定。但教學瞬間的成敗不能靠瞬間評定,需要一定時間長度的檢驗。後來我順利地評上了特級教師,語文核心刊物發表了這個課例,更重要的是在語文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進程中,注重人文、注重課程資源、注重藝術化的表達,正在成為語文教學的一種理想,一種理解,一種理論,一種理念。
李煜說,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而我和許多人一樣,非常欣賞明月,也很感謝明月,尤其是感謝那幾個讓我選擇藝術、選擇優美的月夜。
再回首我心依舊
我的案頭放著幾本我主編的作文教學的專著,我的專長也被理解為是作文教學。每年高考結束,《語文學習》等幾個報刊總要約我寫點作文分析的稿子;到學校去講座、上課,也總是與作文有關,儼然是一個作文教學的專家了。十年來,我有一百多篇作文研究方面的文章發表,似乎也形成了一個特色,一個特長,但這些實際上也是緣於一個瞬間的策動。
我的作文教學的宗旨就是「讓學生走進作文研究」。《語文教學通訊》曾把我作為專欄人物,並且著重介紹了我有關作文教學的一些事例:
學生和我共同走進作文研究,緣起於一次作文課。十多年以前,快要上課了,我仍只有主題而沒有題目,正著急,突然一想,何不讓學生共同來擬題目,再從中挑選一些好的題目讓他們進行作文呢?我試著讓學生圍繞著「希望工程」的內容,擬寫了近30個題目,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和愛好各寫了一篇文章。質量好的題目發表在《語文學習》上,上佳的學生作文經我整理後,也有幾篇發表在報刊上。學生帶有研討性的參與,讓師生都嘗到了甜頭。 由此,我開始把作文研究內容和作文教學內容聯繫起來,拉開了作文研究課的序幕。
我的具體研究,主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是探覓誤區,讓學』生了解作文教學與寫作的諸多弊病。既要讓學生各抒己見,又要有合理的調控,並要注意結合寫作實際進行問題探覓。二是理論假設,讓學生探究寫好作文的出路,也就是還要和學生一起來研究「立」的內容。偏重於從宏觀上讓學生找到一個正確的作文方向。雖說不能直接幫助學生寫好某一篇文章,但對整體提高他們的寫作和判斷評價能力卻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寫作實踐,讓學生建立自己的秘訣庫……「秘訣」也是有個性的,因人而異的。每個學生都應該有自己寫作的一個「技巧中心」,一個「秘訣庫」。
學生作文水平得到提高,教師的作文教學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是學生幫助我鋪設了寫作教學的研究思路,也是學生促使了我的寫作領域變得更加寬廣,2005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本雜文集《教育的痛和癢》,僅過半年就再版,第二本雜文集《教育的懺悔》也已完稿。和學生一起走進作文研究,也在實際教學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廣。
意外收穫,總是有的,歪打正著也是不鮮的,但由個別不確定因素構成判斷結果是不正確和不科學的。我們可能因為某一個瞬間,有了不小的收穫和影響,但如果沒有一個必然的堅持,那也可能是曇花,可能是流螢。一個人跳樓了,沒有摔死,為什麼?因為二樓上有一個破雨棚撐住了。那麼是否所有的小區都提倡建雨棚?偶然必須有必然支撐,瞬間必須在長遠中得到延伸,得到檢驗。
因此,在回首成功的瞬間,我更多的是平靜和心虛。
TAG:京師書院BigD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