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22戰機沒有的幾塊玻璃或成空戰軟肋,殲20則不缺

F-22戰機沒有的幾塊玻璃或成空戰軟肋,殲20則不缺

戰鬥機對於目標的跟蹤瞄準從最初的目視到現在的火控雷達之外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光電瞄準,目前美國最新的F-35閃電II戰鬥機上就裝備有這款裝置。光電瞄準裝置不是美國人的首創,其實這個是蘇聯/俄羅斯人在戰鬥機集成上的貢獻。目前俄羅斯生產的戰鬥機無一例外都裝備有這種特殊的跟蹤瞄準裝置,而中國通過引進俄羅斯生產的蘇-30MKK等型號的戰鬥機,也把這一模式移植到了自己研製的多種現代化的戰鬥機上。

目前美國F-35閃電II戰鬥機採用的光電瞄準裝置與俄羅斯體系的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區別,由於俄羅斯在隱身技術設計領域的能力不足導致俄羅斯系列依舊是老舊款式,也就是把各種模式的光學儀器整合在一個可以調整方向的圓球之中,而美國則把整個外形充分考慮到了隱身能力,由幾塊透光性極高的玻璃按照一定角度拼接而成,活動部件全部被放在這個整流罩中,貌似簡單卻有複雜的工藝和技術要求,這是對光學電子和機械整合能力的考驗。

光電瞄準裝置的整流罩可不是簡單的玻璃,這種材料需要耐衝擊,而且透光性要非常出色,目前世界上有能力裝備這種裝置的僅僅有兩個國家,除了美國之外就是中國,而且還裝備在兩款機型上,雖然有一款還是屬於原型機,但是光電瞄準裝置卻是一款成熟的產品。

光電瞄準裝置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隱身戰鬥機在遂行隱蔽行動時不會一直開啟火控雷達,雖然說目前包括美國在內已經有技術嚴格控制火控雷達的波束以減少被對方發現的幾率,但是還是無法做到絕對的電磁隱蔽,在這種情況下採用光電探測中的被動的方式更為有效,這也是隱身能力與F-22類似的F-35閃電II戰鬥機全部裝備這款裝置的原因,而F-35所具備的網路中樞功能更能把通過光電瞄準裝置獲得的信息通過數據鏈傳輸給友機。

中國的殲-20隱身戰鬥機從研製之初就高屋建瓴安裝了未來隱身作戰的關鍵設備,反觀美國的F-22A所有187架中一架都沒有裝備,不能不說這個變成了未來戰場上F-22A一個軟肋,再加上F-22A在無法通過數據鏈傳輸相關的數據,這個讓F-22A更容易被對手發現。看似簡單的幾塊玻璃拼接而成,不過影響卻深遠,至今俄羅斯的蘇-57都沒有這幾塊玻璃而僅僅裝了個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殲20 的精彩文章:

殲20戰鬥機不能當艦載機用!這是為什麼?
美軍F22遭遇比殲20更大挑戰!隱形能力將消失,敵人來自美國內部

TAG:殲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