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The Post-好萊塢豎起一道廣告牌

The Post-好萊塢豎起一道廣告牌

The Oak Room, 1971

 The Post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John Williams 

00:00/01:46

談完The Greatest Showman,再談談The Post。

和前一部一樣,是真人真事,講的是華盛頓郵報的女掌門人K Graham和主編Ben Bradley聯手揭露尼克松醜聞的歷史傳記。大神斯皮爾伯格執導、梅姨、Tom Hanks領銜,光看這陣容,院線首選就給它了。

劇院舒適得就像商務艙,翹著腳、吃著便當,就差躺下了。[捂臉]

原先我覺得這片放小廳放應該是小眾的意思,可發現上座率一點都不低,甚至和第二天看Greatest showman的基本相當,不知是不是因為前者剛大規模上映,後者臨近下線有關。此片去年12月22日小範圍院線上映,全面上映僅四天,當天居然已經票房第四了,勢不可擋。

話說小規模上映,大概有兩層含義,一是試驗性放映,看票房反應,以確定下一步上線規劃。另外嘛……敏感題材,雖然是歷史。看了這電影,覺得好萊塢作為民主黨的大本營,他和CNN一起,得是多恨他們的總統啊。[捂臉]

故事梗概度娘都講了。就不贅述了。有幾個梗叨叨一下。首先是主角凱瑟琳。她是那個時代典型的優雅女性。她的父親是郵報的主人,她的丈夫是報業精英,人人都認為老東家把家業傳承給他順理成章。凱瑟琳在這樣的家庭,在她的時代,崇拜父親、仰望夫君,養育後代,沒有任何野心,本以為就這樣安穩平和度過一生,直到45歲時丈夫去世。多年沒有工作過的凱瑟琳臨危受命,執掌家業,一切從頭學起,只因她熱愛丈夫和父親深愛過的這份報紙。她也不是奇才,為了讓郵報上市,焦頭爛額地核對財務,強記於心,直到會議前一天還在拉著Ben練習發言詞,對自己的表現深深焦慮。在會議上,她是唯一的女性。而在得到五角大樓官員透露的越戰策略機密後,老練的Ben將難題擺在這位女東家面前:發表,報紙的行業地位會迅速提升;但同時必然會因政治原因、透露國家機密而被起訴,如果輸掉官司,他們會破產。凱瑟琳激烈地煎熬著。最終決定:發表消息。她說,人民有權利知道發生的一切。而很多與郵報有關的人都在對她施壓,直言不諱說這種決定不適合女人來做。而凱瑟琳霸氣到什麼程度:I"m asking for your advice,not your permission.霸氣得居然如此優雅。優雅到這件宴會禮服被評為2017年最佳衣著。

另一個主角就是主編Ben。老戲骨Tom Hanks是斯皮爾伯格大神的御用男主角。再老、再晚年發福也那麼有魅力。亦正亦邪的媒體精英,派記者去紐約混進時代周刊卧底,記者問他這合法嗎?Ben 說:「Of course not.What do you think we make for a living?!」後來當面臨發刊與否的抉擇時,這位幾乎不能著家的丈夫對妻子訴說心中的糾結時,妻子說你是說發表了可能會搭上報社的一切、包括你個人的名譽、事業和未來嗎?Ben說是的。妻子淡淡、但清晰地說:「Oh,that is very brave.」如果難分對錯,就問善惡。

發表之後,如期得到了法庭的傳票。開庭時,第一次去法院的凱瑟琳排在大隊里等待入內。一名法院的底層女職員認出她,帶她走了只有內部人知道的旁門。她說她的丈夫現在正在越南前線,她非常敬佩凱瑟琳,希望她能勝訴。當庭審結束時,門口的聚光燈都對準時代周刊侃侃而談的報業巨子,凱瑟琳默默從旁走過,本以為沒有引起任何注意。卻意外發現更多的民眾夾道護送她走下法院高高、漫長的台階,沒有歡呼、沒有言辭,只有目送,帶著期待和敬佩。另外,發表之後,Ben為她帶來了隨後大量的主流報紙的轉載、支持和後續報道,這些跟帖意味著華盛頓郵報從一家地方報紙從此躍遷至主流媒體。

而這場官司的勝訴的法律根基是憲法關於新聞自由的條款。儘管尼克松政府進行了大量的施壓和危機公關,此案與日後的水門事件成了尼克松辭職的主要原因。

這部12月底才開始小規模院線放映的片子,卻參加了金球獎的角逐並獲勝。此前沒看此片時,我的奧斯卡預測是《三個廣告牌》勝出。但此片橫空出世,廣告牌估計勝算就不大了。連最刻薄的爛番茄都評價它是無缺陷的新鮮番茄。畢竟,除了片子的品質,片子的主題也是最符合好萊塢口味的。這是好萊塢豎起的一座廣告牌。而且,尼克松同樣是共和黨的總統。

還要贊一下配樂的大師John Williams。這本身就是金字招牌,他的佳作就是奧斯卡收割機。隨便點幾部:辛格勒的名單、星戰、ET、人工智慧……挑兩首不太沉重的。

Two Martini Lunch

 The Post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John Williams 

00:00/02:34

有時候在想,傳統媒體時代知識分子的使命感和厚重的文化沉澱,與巍然難移的重資產,是兩道沉重的門,要想推動條封兒進來,真的不是那麼容易,不是僅靠力氣能夠實現的。相比之下,新媒體的發生快捷、成本明顯降低,在方便了資訊傳播的同時,也降低了進入的門檻。我們今天,即使在傳統的印刷出版行業,也不再用片中的沉重的字模去排版了,核對的編輯也不用在稿件上用大量的彩色鉛筆圈圈點點,版面的工作量明顯減少。然而,也許所有寫作的人都應該到印刷廠走一趟。當高出人幾倍的傳送架上,剛剛印好的紙張按照它的流程在頭上疾速掠過、上下翻飛時,是否會有一種肅然起敬、有一種使命感在無言發聲。即使在再輕資產的傳播時代,人還是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再輕薄的載體,承載的也是一份人的格調與尊嚴,不能隨意濫用,不能辜負它送達的方向和開啟的讀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名無位自在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繪畫的倖存者

TAG:無名無位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