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生之春季篇
養生,是時下大家都很關注的話題。養為保養,使身心得到滋養和休息,生為生命,生存活著的能力,且不僅僅只是活著,而要身心健康地活著。老祖宗上千年前就已經發現並總結出了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雲,「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此為春季養生之總綱。升發陽氣之時,應早睡早起,外出散步,步伐可以大些,松解髮髻。此為萬物孕育之時,不要殺生,應多給予多播種多耕耘。不可反之逆行,否則傷肝傷身。
陰陽應象大論篇雲,「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可見,春季多東風,應多吃綠色蔬果,適當吃些酸味食物,伸展筋骨,保護眼睛,心情舒暢不發怒,注意防風寒。
依據古中醫學五行六氣圓運動理論,一年大氣的圓運動,冬時為終,春時為始。春木主生,夏火主長,秋金主收,冬水主藏,中土主化。木火金水土,生長收藏化,五行圓運動之圓融也。
春季跨越二氣,初氣厥陰風木與二氣少陰君火。大寒,立春,雨水,驚蟄屬初之氣。地面上屬陽,地面下屬陰,初氣之時,大氣由寒而溫,地下水中所封藏經秋收來的陽熱,動而上升,此陽熱與水化合,是為木氣。木氣者,一年之陽根也。大寒節氣,當陰極之時,故稱厥陰,厥者,極也,木氣主動,動而不通,則成風,故稱風木。冬寒之後,春氣轉溫,溫者,冬時封藏於地下水中的陽熱,升出地面,火從水出,其氣溫和也。立春者,大氣的陽熱,由沉而升也。
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屬二之氣。春分節前,地面下陽熱多,地面上陽熱少。春分節後,地面上陽熱多,地面下陽熱少。二之氣稱為少陰君火,是從地下陰位升出地面,及木氣上升之正氣也。此時空氣漸熱,不似初氣之極陰,故稱少陰。木氣上升之氣,即水中所藏上年秋時下降的陽氣。此陽氣由地下升至地上,照臨大宇,神明四達,上升之象,有如君位,故稱君火。此時空氣由溫而熱,又稱熱火。
人秉大氣的木氣而生肝臟與膽腑。造化的木氣,乃太陽射到地面的熱,由秋季降入冬季,再由冬季水中,升出春季而成。人生的木氣亦然。肝膽的體質,均在右。肝為陰臟,膽為陽腑,均由木氣而生。肝膽主筋,有疏泄作用。膽經木氣體的疏泄作用,由上而下,肝經木氣的疏泄作用,由下而上,形成一圓運動。膽自頭走足,主降;肝自足走胸,主升。人身處處有疏泄作用,處處有木氣。可見,春季是疏泄為主,保持木氣運行良好,養護肝膽的好時節。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肝臟是耐受疲勞的根本,能貯藏血液,並且可以根據人體活動的需要而調節血量,肝血充足,人就不易疲勞,而肝臟又是藏魂之地。故要勞逸結合,不可過度勞累。特別是現代人喜歡熬夜,肝臟在23點至1點為休養生息的時間。「人卧血歸於肝。」 當人躺下來休息或睡覺時,身體其他部位對血液的需要量減少,部分血液才會迴流貯藏到肝臟,使其得以休養。所以,不可經常熬夜。只有晚上肝臟得以充分休養,白天血液才能及時地送達身體各部位,「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春季時節,天氣多變,乍暖還寒,晝夜溫差較大,氣溫逐漸上升,雨水節氣降雨量增多,空氣濕度較大,順應節氣變化規律,通過人體自身的調節使人體的內環境與外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保持人體各臟腑器官的和諧運轉。養生的中心思想就是宣行郁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
具體到日常生活和運動,可以參考如下幾點。
1、春捂有度
因為此時正處由溫到熱的過渡期,晝夜溫差大,時而炎熱如夏,時而寒冷如冬。在起居及衣著方面,要適當「春捂」,尤其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受寒感冒。「春捂」一般以不致出汗為宜,上薄下厚。關節保暖,不要裸露肩膀,手肘,膝蓋,腳踝,不露腰腹。不穿潮濕衣服,髮膚未乾時勿吹風,避免淋雨。
2、預防過敏
此時節春暖花開、桃杏爭艷、楊柳飄絮,踏春的好時節,戶外活動增多,此時最易誘發過敏性花粉症、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過敏性疾病。過敏性體質的朋友要特別注意防護,佩戴口罩避免與過敏源接觸,飲食上要注意減少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攝入,不慎過敏應及時就醫。適當鍛煉增強免疫力是防治過敏的根本所在。
3、養護肝膽的同時,養護脾胃
雨水時節後空氣濕度開始增大,而脾為濕土之臟,濕邪最易犯脾,易致脾失健運、脾胃不和,出現食慾不佳、嘔吐、腹脹、大便不成形或粘膩不爽等癥狀。因此飲食上需要注意養護脾胃。肝喜酸,脾喜甘,甘酸有度。宜多食用健脾祛濕及明目之物,如山藥、赤小豆、薏苡仁、枸杞等。春色為蒼為青,多吃當季綠色蔬菜,如韭菜、菠菜、豆芽、萵苣、蔥、豆苗、蒜苗等;以及春季的野菜如薺菜、馬蘭頭、艾、蒲公英等等。滋養肝肺的暮春水果,如草莓、青梅、杏、李、桑葚、櫻桃等。
4、預防春火
自然界陽氣驟升,春陽內應於肝,易引起肝陽上亢,繼而誘發春末常見的鼻腔、牙齦、呼吸道、皮膚等出血、牙痛、頭痛眩暈、目赤眼疾等疾患,這就是所謂的「春火」,俗稱的「上火」。防春火,除了避免熬夜、在衣著上要適度「春捂」,注意舒暢情志,抑怒養肝,以防「春火」萌生外,飲食上還要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注意調養肝氣,可食用具有滋潤作用的食材,如銀耳、桑葚、蜂蜜等,以滋潤生津、益陰柔肝,防止肝陽過亢。
按壓太沖穴也可助防肝亢:每日按壓1~3分鐘,揉100~300下。取穴定位:太沖穴在腳背上,第一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就是大腳趾與二腳趾跖骨向腳踝方向的交匯處。
5、適當運動
多戶外踏青,快走,慢跑,騎行,太極,瑜伽等有氧運動都很適宜。瑜伽練習中宜進行肝膽脾胃及膀胱經的疏通,排毒的同時,舒肝利膽,養脾護胃。
珺的瑜伽小屋將於2月24日起開設四季調理主題課程,第一季春季調理。以《黃帝內經》為總綱,瑜伽、八段錦等中印古老經典的方法為工具,分孟春、仲春、幕春三個階段,順應自然之道,調養身心。每周滾動開課,每節課為一相對完整內容,不必擔心錯過某個環節,每人每周兩到三節課為宜。
參考文獻
黃帝內經 人民文學出版社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道醫養生
※還珠又又又重播了 蘇有朋稱被打回原形
※《伯德小姐》回歸自己的成長,難道不是最真實的青春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