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往死里喝,是最醜陋的酒桌文化

往死里喝,是最醜陋的酒桌文化

春節回家,你被逼著使勁兒喝酒了嗎?

本文2079個字,大概5分鐘讀完。

金融八卦女頻道每日為你送上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的精彩內容,歡迎置頂關注,八妹等你

作者:二次元貓小姐

1

前幾天,看了一則很令人心痛的新聞。

廣東梅州的一場喜宴上發生了一起悲劇,一位17歲女孩作為伴娘敬酒,飲酒過度後在酒店休息時離世。

女孩離席時,已醉得無法站穩,頻頻摔倒,到酒店客房休息後不久就被發現異常,待報警後醫護人員趕到時女孩已沒有了生命體征。

女孩家屬懷疑,女孩的死或許與逼酒有關。新娘說,席間大夥的確「鬧」過她的姐妹團,但方式都是做遊戲,而並非勸酒或逼酒。

可是,不管是自己喝醉的,還是被人勸醉的,這條命都跟酒脫不了干係。

把命丟在酒桌上,這種悲劇隨時都在發生:

2016年9月,海南文昌市一家酒店舉行婚禮,伴娘在眾人的慫恿下舉杯與一男賓客對飲,之後伴娘失去意識,摔倒在地。經搶救無效死亡,死因為酒精中毒導致嘔吐物堵塞呼吸道引發窒息。

2017年2月,江西某男子在同學的生日宴上與同學喝酒助興,醉酒後無法走動便在同學家歇下,待同學父母發現他呼吸異常時將他送往醫院,已錯過最佳搶救時機,不幸去世。

2017年6月19日,剛結束四級考試的廣東某985大學大一學生王耀棟,與同學們一起來到小酒吧,在3分鐘內喝下6杯雞尾酒,倒在了同學們的「加油」聲中,再也沒有醒來。他死於酒精中毒。

這種悲劇時刻都在我們身邊上演,此前上海某醫院醫務人員接受採訪時說,每到周末、法定節假日,或是春節前後,醫院接診的酒精病人就會明顯增多。

據某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每年有十萬人以上死於酒精中毒,其中還不包括酒後駕車引發的撞車、被撞或跌倒墜樓等事故。

往死里喝,真是最醜陋的酒桌文化!

2

從事外貿工作久了,總是隔三岔五地被人問:你們為什麼那麼喜歡「乾杯」?

我總是答不上來。有同事解釋說:因為我們熱情好客。

我不知道同事這樣回答的時候有沒有心虛,我心裡對這個答案是很質疑的:逼人把酒杯端起來喝完是熱情好客嗎?不喝就翻臉是熱情好客嗎?划拳劃得臉紅脖子粗是熱情好客嗎?

這種畸形的酒桌文化人的劣根性暴露無遺。

面子心理,打腫臉充胖子

飲酒要適度,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很多人端起酒杯就停不下來,我們目前的酒桌文化推崇「能喝」就是好漢,酒量好意味著爽快,酒量差意味著認慫。

國人又特好面子,在酒桌上,很多人都會選擇以自我傷害的方式來掙回「臉面」。

強權思想:敬酒不成便罰酒

骨子裡老想著去統治別人,也是一種封建思想的殘留。有這種心態的人,常常認為媳婦兒必須得聽丈夫的,兒子必須得聽老子的,在酒桌上表現為敬了酒你就得喝。他們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常加到別人頭上,一旦遭到拒絕,就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於是敬業便成了勸酒,甚至演變成逼酒。

看客心態,看戲不怕台高

當酒桌上有人醉酒,當事人可能意識不清楚,但同桌的賓客卻一定看得出,此時如果有人上前阻止事態的繼續惡化,或許能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但是,往往是看熱鬧的多,仗義執言的少,甚至很多人愛以拿朋友醉酒失態的行為取樂。

從眾心態,無拒絕能力

每個人的身體對酒精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樣,有些人千杯不倒,有些人一沾就醉。但在大眾場合,只要大家舉杯,一定是所有人硬著頭皮一起上,集體行為成了個人行為的引導標準,很多人都是害怕一旦自己不服從,就成了被集體拋棄的對象。

僥倖心理,出事的未必是我

在國人心中,總認為命運會對自己網開一面。闖紅燈的人那麼多,被撞的未必就是我;動物園那麼多人逃票,被老虎吃掉的未必就是我;熬夜的人那麼多,未必下一下垮掉的就是我。因此,即使喝酒醉死的新聞層出不窮,正在喝酒的人也會認為自己會是個例外。

3

其實,境界高的人,不需要在酒桌上尋求自己的價值。

我們公司有兩個在酒桌上相當自律的人,一個是老闆,另一個是同部門的男同事。

我們老闆酒量很好,卻輕易不端杯,除非是自己興緻來了想喝,或者有應酬需要時喝一點,但都是點到為止,從不貪杯。

他曾說:煙酒沒有節制的人,一般都對家庭不太負責任。家庭責任心的首要表現就是愛惜自己的身體,只有自己身體健康,才能為家人遮風擋雨。

男同事則是親歷過喝酒喝到胃穿孔,在醫院住了半個月。在酒場結識那麼多「拜把」兄弟,大家拍著胸脯喊著「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口號,可是真正出了事,與自己一起承擔的也只有老婆孩子。

不必非要等到身體垮掉後才會明白,這世間證明自己能力的方式有千萬種,犧牲健康的方式卻是最愚蠢的那一種。

也不必要到兩鬢斑白的時候才悔悟,那些觥籌交錯里浪費的時間,本可以用來打造一個更好的自己,或者用來更好的陪陪家人。

如果所有的珍貴的東西在面臨災難的那一刻才能顯示出它的價值,未免太可惜。

為我們的生老病死買單的,永遠只有我們的至親。這個道理,不必等意外來臨的時候才懂。

春節到了,親友來訪、同學聚會等場合又免不了推杯換盞,請記得:不貪杯,不勸酒,珍愛生命,遠離酒桌陋習!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八卦女 的精彩文章:

地方GDP擠水分背後的政經邏輯是什麼?
我賣掉北京500萬的房產,在老家生活了兩年,垮了……

TAG:金融八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