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節日的儀式感

節日的儀式感

今年情人節、除夕、年初一三個節日罕見地連在了一塊,在這三天里r人們就像做功課一樣,把愛情、親情、友情溫習了一遍,這讓我突然有了節日的儀式感。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情人節成了已婚和未婚人士都蠢蠢欲動的節日。未婚人士過情人節名正言順,已婚人士則有點尷尬了。但這不妨礙已婚人士熱衷過這個節日,變通一下就可以了,夫妻之愛,朋友之情,父母兒女親情,都可以是情人的外延,節日是一種儀式,至於內容嘛,不必那麼認真。

不得不說,節日多了,儀式感也強了,這是不是好事呢?儀式感有強調警醒的作用,但也意味著人們的情感聯繫實際上更脆弱了。

先說情人節吧,我覺得愛情是最不能施以儀式的情感,一有儀式就有虛假的感覺。強調它的儀式,反而是感情枯竭的表現。

固有的看法認為中國人不善於表達感情,尤其在愛情上。但是語言和行動,哪一個更能體現情感呢?中國人的家庭生活、夫妻情感大多落實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具體的行動上,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是連接家庭家族夫妻關係的紐帶。處理這些關係本身就在表達情感,家庭關係和諧,本身就是愛的體現,儀式便顯得多此一舉了;家庭關係處理不好,儀式又有什麼用呢?

西方人婚姻關係是建立在契約基礎上的,財產義務責任區分的很清楚,夫妻雙方相互連接的紐帶非常少,危機感、分離感比較重,儀式就顯得尤為必要了。

從另一角度說,在中國式情感表達上添加一些儀式倒是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許多人把儀式感中的方式手段當做浪漫,比如送一些小禮物,到某個餐館享受詩意的晚餐或者做一些充滿愛意的表白。而我總感覺這更像表演,儀式感很大的成分,就是把人引入情境充分激發人們的表演慾望,我們以為這是浪漫,其實是人設。

真正的浪漫情人節里是看不到的,它不一定是物質化的,它是一種出其不意製造意外、化腐朽為神奇的機智,是一種在困境中依然樂觀的心態,也是一種在枯燥單調中詩意表達的能力,這些在尋常百姓家的日常里可以看到,只是很多時候它不被認為是浪漫。

再說春節。有人說春節的儀式感弱了,而我認為正好相反,春節的儀式感變強了。

確切的說,春節是農耕社會人們分享收穫的喜悅,家人族人團聚祭奠祖先,感恩先人天地的日子。春節不僅僅是節日,它更是傳統習俗。春節包含的風俗習慣之多、持續的時間之長遠超出了節日的範疇。

而今春節習俗的意義淡化了,家人團聚也越來越儀式化。現代化發達便捷的交通通訊工具出現,人們對團聚的渴望也很大程度縮減。

春節成了工業化進程中維繫家庭、家族關係,使之不至於那麼快速的分崩離析的重要紐帶,從這個意義上說,它的儀式感越來越強。

和愛情一樣,親情也是最不能施以儀式的情感,當它儀式感不斷強化的時候,意味著真情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變的需要一種儀式來表演我們的幸福,我們的甜蜜和快樂,那它就不是真正的幸福甜蜜和快樂了。

我們祖先很少為表達某些情感設置節日,但西方卻很多,因為中國是人情社會,情感 並不匱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玩的家 的精彩文章:

瑣瑣碎碎婚戀觀

TAG:小玩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