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廁所引發的社會變革
我承認,每當提起印度這個國家,會不自覺戴上一副有色眼鏡去觀察,甚至很多時候直言不諱地說三哥怎樣怎樣(在此我需要好好反省一下)。單就拿基建來說,早已遠遠被我們甩在身後,放眼全世界,恐怕很難有第二個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和規模上能跟天朝相提並論了。作為一個人口基數和中國旗鼓相當的國家,印度一直試圖在追趕我們,關注時事的話你可能會經常注意到有一些叫囂印度在某個領域已經趕超我們的新聞,但即便給印度的發展配置一個渦輪增壓的動力,也和我們不在一個數量級上,這些是可以用數據說話的。
之所以開始對印度產生興趣,還要從電影說起,這幾年看了不少由印度國寶級明星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讓我對印度的好感度陡然倍增。從膾炙人口的《三傻大鬧寶萊塢》(3 Idiots 2009),到去年票房和名利雙豐收的《摔跤吧!爸爸》(Dangal 2016),讓阿米爾·汗這個名字在神州大地上變得家喻戶曉。這世界上有一類電影,是能夠改變國家的,透過一部電影反思舊的宗教制度,迂腐的傳統觀念和文化,推動社會制度的革新,就真實發生在印度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雖然電影這桿槍有時候顯得杯水車薪,但人們內心和思想深處隱隱約約會感到某些東西開始動搖了,從這個層面上講,它早已超出了電影本身所承載的意義了。
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廁所:一個愛的故事》(Toilet - Ek Prem Katha 2017),會讓你了解到在印度建個廁所有多難,這並非開玩笑。一開始我以為拍這樣題材的電影有嘩眾取寵之嫌,殊不知開頭會讓人大跌眼鏡,但越往後會令人肅然起敬。
故事是這樣的,一對自由戀愛的印度青年男女,在步入甜蜜的婚姻殿堂後,新娘賈耶第二天一早起來,發現丈夫凱沙夫家沒有廁所,心情跌落至谷底,賈耶向丈夫提出必須有廁所,否則就離婚。
因為廁所而離婚,怎麼想都是一件讓人啼笑皆非的事,種姓制度或者階級差異什麼的還有說服力,但是這麼一個理由已經完全超出了觀眾的認知。但是這個可不是電影腦洞大開,是完完全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至此我們有必要展開深入了解一下印度的廁所問題。
全球無廁所可用人口最多的國家不在非洲,而在印度,之所以廁所資源如此稀少,跟這個國家的傳統宗教文化和信仰密不可分。我們都知道,印度人如廁後是不用手紙用水手洗的,吃飯是沒有筷子或刀叉的,解手都是在戶外的。不禁納悶他們怎麼如此不愛乾淨,恰恰相反,印度人尤其印度教徒,對潔凈是有著偏執的理念的,比如進寺廟不允許穿鞋子,在印度教里,鞋子被視為不潔之物,因為它攜帶著世間的污穢,如果印地語罵你吃鞋吧你,等於說讓你吃屎。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印度人家裡不允許建廁所了,裝有人體排泄物這麼污濁和臭氣熏天的東西出現在家裡,那恐怕是要造反了。這樣一來,印度人解手就只能在戶外了,隨意選擇一個空曠的地,自由自在沒有束縛還可以呼吸新鮮空氣,更不會違背教義精神。如果說日本人愛潔凈是生活習慣造成的,那麼印度人愛乾淨完全可以上升到宗教的高度。
所以,印度人對廁所的抵觸是根深蒂固的頑疾,這樣一來,整個國家就變成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戶外露天廁所,這一點不好笑,這就是鐵錚錚的事實。
我們可以看到,在影片中,賈耶婆家的村子裡,婦女們戶外解手都是結伴而行的,人手一燈一瓮,在夜裡或者凌晨找一個開闊的田野或灌木叢草叢之類的,這個活動還有專門的組織叫「婦女聯合會」。
那麼問題來了,戶外解手對女性來說是極其不安全的,印度的人口結構里青壯年勞動力是佔有優勢的,但是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可是良莠不齊的,甚至可以說水平堪憂。這樣一來,那些村裡的小混混地痞流氓啥的不免要騷擾一番,正如片中所說,駕車的男子用車頭燈去照射解手中的女人們,滿足自己偷窺欲。還有被強姦後掛在樹上的,還有一個17歲少女因為沒有廁所而自殺的,這就又引出了印度社會另一個痼疾——強姦。所以看似一個簡單的上廁所問題,其實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對於女性來說,是嚴重的性別歧視,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賈耶會以離婚為由來強制丈夫一勞永逸地解決廁所問題,說白了,受過高等教育出生於思想開明家庭的她,對性別歧視是深惡痛絕的。
講到這裡,你就知道為什麼影片一開頭,賈耶一榔頭將一個用粗俗的語言調戲路邊女孩的司機村民打到牛糞堆里了。也不難理解賈耶賭氣回娘家後看到一群父女結伴去上廁所時,群情激昂地憤慨地對著她們一番破口大罵。
因為廁所問題和丈夫分居鬧離婚的事情,迅速傳到了媒體那裡,我們逐個來看各個群體的態度。
首先是凱沙夫的奶奶,她跑到賈耶的娘家指責賈耶不守婦道,因為我們是女人,無時無刻不在妥協,作為受害群體,妥協竟然變成了婦德。
賈耶的母親因為女兒把家事搞得人盡皆知,顏面無存。婦女聯合會的成員和千千萬萬個印度女人一樣,早已失去了反抗的意識,因為廁所離婚,這簡直是教育的失敗。
至於村民,那更是腐古不化了,村裡1700年都沒出現過離婚的,村長把經文和教義搬出來,任憑你三頭六臂都無力反駁。寫到這裡,想起印度另外一部電影《炙熱》(Parched 2015),不由得讓人唏噓感慨女性在印度地位之地,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再說凱沙夫的父親,一個虔誠的印度教徒,一個把宗教和傳統看得比自己命都重要的人,怎麼可能讓你在家裡建廁所,於是兒子為了妻子在院里建好廁所後,他毫不猶豫地砸成了一片廢墟,讓這個大逆不道的廁所變成一堆瓦礫場。
回到影片的主體,一個簡單的廁所引起如此強烈的戲劇衝突,不僅是橫亘在賈耶和凱沙夫婚姻之間一道難以逾越的坎,更是傳統文化和宗教與現代文明思想之間的對抗。這個在英國殖民統治下走近現代的文明古國,有著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和傳統文化,也有著屈辱的近代史所衍生的民族主義,他們拒絕接受外來的文化,對修廁所這樣的事情是零容忍,政府一邊在提倡促進搞廁所革命,百姓一邊百般阻撓。就像凱沙夫的父親所說,別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就像廁所。當凱沙夫拿著各種證據和材料找政府部門解決廁所問題時,官員理直氣壯地說,政府在你家裡安裝了下水道的管線,但是你們給關掉了,所以我們也無可奈何。每個愛情故事都有一條惡棍,而凱沙夫的惡棍就是廁所。
在與傳統文化這座大山鬥爭的過程中,凱沙夫是劇中最可悲的人物,他夾在妻子和父親之間兩頭不是人,一方面是孝道,一方面是愛情。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自行車商販,沒妻子那麼高的文化,但是他竭盡所能不顧一切,抱著視死如歸的態度在極力挽回自己的婚姻。對他而言,什麼教義、傳統、公共衛生理念都比不上「以愛之名,建一個廁所」來的實在。一開始她是騎摩托車每天送妻子在村口火車站,利用火車停靠的七分鐘去蹭廁所,但是一次意外廁所門被外面的行李堵上了,賈耶沒來得及下車,這個權宜之計也泡湯了。再到後來,去劇組偷移動廁所,還因此鋃鐺入獄。
我決定為你而抵抗全世界,這句話的分量早已超出了愛情的界限,演變成一場與宗教文化、與一個國家的傳統惡習和固若金湯的觀念做鬥爭,這不就是革命么,為了推動這一運動,政府甚至採取了將政府官員辦公室廁所上鎖的奇招來強制公共廁所的建設。當然了影片之外故事的主人公是慈善機構給修的廁所。
其實,在影片的開頭,賈耶和凱沙夫從相識到相戀的過程,就為這個巨大的衝突埋下了伏筆。36歲的凱沙夫因為命中缺火,必須找一個有兩根拇指的人來結婚,所以有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一頭牛這樣的笑話。而他也只能在柴垛上偷偷約會情人,卻苦於無法結婚。
一個是普通人眼裡被過度教育的妻子賈耶,一個是普通的自行車商,這兩個人的結合本身就承擔著階層上門不當戶不對的風險,好在他們有堅實的愛情基礎,但是在強大的宗教傳統面前顯得又那麼卑微。
所以,在我們還迷戀於瑪麗蘇的愛情狗血影視劇的時候,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家已經開始用電影挑戰權威了。一個廁所引發的婚姻危機、階級鬥爭和社會變革,這個一點也不好笑。
最後,自由意志取得了勝利,婦女們的意識被喚醒,紛紛走上街頭遊行吶喊。可能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印度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兩根拔出,但這個過程要持續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TAG:八年九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