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親們,快看!《弘農楊氏族史》是我們認識族源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從楊維森先生的《弘農楊氏族史》誕生以來,此書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受到很多宗親們的非議。非議的原因,一是有的宗親根本不懂真貨,他們只知道老譜是祖上傳來的,卻不知道老譜是如何得來的,有的老譜本來就是編造的,由於不懂歷史就批判楊維森先生。二是有的宗親抱著一種,有比沒有的好,明知老譜是錯誤的卻不敢承認,只好對楊維森先生進行批判。三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寫譜人,為了賣書賺取利潤,抓住大部分宗親相信老譜不知道歷史的弱點,批判了楊維森先生就可以維護既得利益,於是也加大對楊維森先生的批判力度。那麼,《弘農楊氏族史》到底是怎麼樣的一部書呢?
一、楊氏族譜的現狀
楊氏族譜的現狀,就是一句話,大部分人家胡編亂造,然後多數壓倒少數,繆論壓倒真理。為什麼這樣說,能夠真正從始祖到當代族源一代不亂的人家戶恐怕難以找到,但是這樣的人家戶是能夠找到的,只不過這樣的人家戶很少,由於族源正確的人家戶很少,大部分人家的族譜找不到著落就只好編造,於是大部分編造的譜是正確的,而那些族源雖然正確,但是人口較少,人多的族譜就可以以指鹿為馬的方式強行正確!本來大部分人的族譜錯誤,但是只要他們認可,那譜就是正確的,少部分人的譜雖然正確,大部分人不認可,那譜就是錯誤的。我們楊家人就像是用一種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譜觀的正誤,這就笑話了!比如梅州譜,最早的梅州譜其中最晚的字眼有乾隆31年和乾隆50年,是手抄的,如今還在廣州檔案館珍藏著,之後編修數次,一次和一次內容不符合,這就是編造的例證之一;其次,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譜中杼公與歷史上的伯僑是同一時期的人,結果,此書將伯僑弄為杼公的23世孫,今人楊曉瑞乾脆取個平衡,史抄一半,誤譜抄一半,既然伯僑和杼公是同一時期的人,乾脆兩個合作一個,作為《中華楊氏總譜》的族源,這個直接滑稽到什麼程度,大家可以想像!這是此書編造的證據之二;還有楊升南的《楊杼是個假人物》和《弘農楊氏族史》中《楊杼的虛假性》等文更是批駁得理由充足,各位宗親去認真看看,最近,維森先生又寫一文批駁梅州譜,很有道理,特錄入如下:
各位宗親:
玆將廣東檔案館所存梅州譜乾隆五十年(號稱五修)的手寫本重新發來,供大家研究,希望百忙中抽時間看看,我也抄錄幾句並說明於下:
「遂封叔虞食釆於楊國,叔虞之後始封於楊,遂以邑為氏,蓋為受封之鼻祖者杼公也。其所食釆楊國者,其地即長安陝西之弘農縣也。妣姒氏,生二子,長伯沃,襲父爵,娶胥氏,生庚公……」
「受姓始祖寵錫楊侯唐叔虞諱杼公配姒氏……」
僅此幾句足見其編造得太離譜:唐叔虞食釆於楊國嗎?唐叔虞是杼公嗎?楊國在「長安陝西之弘農縣」嗎?
又如「宣王元年甲戍歲聘箕子十七世孫諱紹甲祀其先人」,後來的梅州譜改為「六世孫」,並將杼公就是叔虞改寫為叔虞之子等等。
從此手寫譜署名及時間看來,是廣東舉人楊壯猷主修,時間為乾隆五十年(1785),流傳開去,至今二百多年,六、七代人了。其間有修改增添,但世系沿襲不變。毫無史料和佐證,我與楊升南等巳舉史料詳細論述,逐漸為宗人認可。請參閱我《弘農楊氏族史》第一篇《受姓探源》
這個梅州譜雖然是編造成分過多,但是,通過幾百年的普及,影響力很大,誰說它是編造的,誰就會受到口誅筆伐!現在很多泰和宗親說,楊輅只有兩個兒子,因為祖宗留的譜中只有楊銳和楊鋌。但是梅州譜譜中有九個兒子,加上從楊杼到楊輅幾十代人的編造,很多人家都把世系接上去了,現在大部分楊家對準泰和楊家,泰和楊家對的也錯了!其實,楊輅9子的說法就是最早的梅州譜,藏於廣州檔案館這部書弄出來的!所以,科學與否還得商議!筆者的淺見:由於楊輅其他七子外遷,泰和不一定清楚,因此,把這個理由寫清,供後來人參考,既然楊輅9子已經成既定事實,我們也沒有必要反對了!要反對就必須找出其餘7子不是楊輅兒子的鐵證!至於,楊輅之上的梅州譜內容,沒有辦法,該推翻的還是要推翻,不願意推翻的想弄笑話也是本支的事情。從梅州譜的普及情況我們就可以以一窺全貌:楊氏族譜的現狀,就是一句話,大部分人家胡編亂造,然後多數壓倒少數,繆論壓倒真理。
一、弘農楊氏族史是我們認識族源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整個楊家譜書混亂不堪的時候,《弘農楊氏族史》的出版讓我們在撥雲見日中看到了族源的曙光。
楊氏最早的譜牒是《楊雄家譜》,《世說新語》也有部分楊氏譜牒記載,然後是北宋楊大雅所編《楊氏族譜》,揚大雅女婿歐陽修所編《新唐書》,楊繪所編《楊氏血脈譜》、呂夏卿等所編《呂夏卿大同譜》、楊偕《新昌譜》,然後是《左傳》、《史記》等史料,這些譜和史是公認的千年資料,都上升為歷史了。
在上述歷史資料中,楊姓始祖是伯橋,楊食我家族被晉君所殺,楊季夙是羊舌肸的兒子,楊道是楊季夙的兒子,之後一直沒有爭議,楊輅的父親是楊歸厚。翻開《弘農楊氏族史》,這些一目了然,沒有誰說楊維森先生說錯了,因為《弘農楊氏族史》是依照歷史所寫,如果誰說楊維森先生寫錯了,有證據就提出來。按照歷史的記載,從伯橋到楊輅的世系是清楚明白的。這些歷史是出自多家,不是一面之辭,所以是站得住腳的。楊升南宗親所言伯橋的兒子不姓楊,是從羊舌肸開始姓楊,因此,楊姓歷史應當從羊舌肸開始,但是,伯橋已經封楊,說楊姓始祖是伯橋也是不錯的。至於唐朝楊寧碑記說楊氏始祖是尚父的問題,此碑是孤證,楊氏發源千年之後才出現楊寧碑記,楊寧碑記是否正確還得商議。
楊維森先生根據歷史和古代楊氏族譜寫《弘農楊氏族史》,是不錯的一個選擇,族譜錯亂只得從歷史中去找,如果不從這個思路去找楊家族源,楊家真的亂了!《弘農楊氏族史》是把古代楊氏族譜和歷史進行了有效的連接,所以,雖然歷史也會失誤,但是至少比較權威,我們必須相信歷史。因此,《弘農楊氏族史》是楊家人認識族源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歷史不相信,族譜又編造,那麼楊家的家譜就徹底亂了。
關鍵的是,我們要有分清謬論和真理的基本本領,否則,我們就被一些人蒙蔽,跟著他們反對弘農楊氏族史,這項本領是察看他們立論的證據:
第一,看證據是不是東拉西扯。有的人,史拉點進去,聊齋拉點進去,魚龍混雜我們就跟著走了。楊曉瑞如今來個楊杼是伯僑,就屬於這種情況,虛假的楊杼和歷史上的伯僑同齡,先生就來個楊杼是伯僑,實際上,在最早出現楊杼的梅州譜中,伯僑是楊杼的23代孫,先生抄聊齋也沒注意邏輯。
第二,看證據的遠近。有的人,動不動就引用95年楊大剛的《楊氏族譜》,後來楊布生的《楊氏通書》,而這些書基本上都是摘錄近代這家譜,那家譜,你們怎麼不打訪這些書的效率,現在還有多少人信這些書?如果證據是宋朝之前,有點價值,後來的就要實事求是的分析。
第三,看證據的權威性。史料一般是不能隨便改動的,因此,如果他們指出史料而不是譜牒,最好還是相信七八分。
楊維森先生的《弘農楊氏族史》之所以是一部好書,就在於,該書是系統採用宋之前的史料,不東拉西扯,證據時間比較遠,而且比較權威。
最後,還有個最要命的問題,有的人煽動力非常大,他們說新唐書不是楊家人寫的,不權威。這個論調太壞了,《弘農楊氏族史》大量引用《新唐書》,因此被許多人打入黑名單。其實新唐書作者歐陽修是楊大雅女婿,楊大雅著楊氏族譜並為新唐書作序,這說明了什麼?新唐書楊氏來源等於是楊大雅寫的,有沒有效率便知。
二、廬陵楊輅後裔應當擔當維護族源的重任
天下楊姓,楊輅後裔佔據半壁江山,而從伯僑封楊到楊輅的族源,史上均有明確的記載,如今譜亂了,我們唯有相信歷史,相信歷史上對楊輅族源的認定。只要楊輅族源得到認定,楊家的事就定了一半。關於楊輅族源,《弘農楊氏族史》做了系統論述,筆者不重複。在此,筆者僅補充一個觀點:
楊輅從陝西來廬陵時帶有譜來的,請江西泰和宗親證實這個事情,既然老譜楊輅父親是歸厚,為什麼還要相信文友?
關於楊輅,《梅州楊氏譜》和楊萬里、楊士奇等考證為楊文友等的兒子,解晉和今人楊曉瑞等也有不同的考證。以後還將有不同的考證。考證歸考證,準確與否誰都無法斷定,因為每個考證都會有自己的理由。數百年來,楊家就是一直考證楊輅公的父親是誰,今天他父親是這個,明天是那個。如果真的不知道楊輅父親,那麼這種考證是有必要的,但是楊家人背著娃找娃,這確實是笑話。
據了解,楊家老譜就記載楊輅來自華陰,父親歸厚。《宋史》記載:承休生岩,岩生郁,郁生覃,覃生文友;楊覃死於北宋大中祥符四年,享年五十四歲。另據季琛公《吉水楊氏祠堂記》,「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輅公六世孫丕擢進士科。」又誠齋公《宋正叟公墓表》說,輅公的八世孫楊存死於南宋建炎戊申年,「得年七十有一」。既然輅公的六世孫楊丕在公元1015年已經登進士第,輅公的八世孫楊存在公元1128年已經年逾古稀,輅公本人又怎麼可能是公元1011年去世的楊覃的孫子呢?從楊覃去世到楊存去世,只有117年,楊覃怎麼可能是楊存的十世祖呢?
還有個證據:必進公說:「舊譜所載輅公有二。其一諱輅,字殷駕,歸厚之子,昱之孫,而楊綰(相唐代宗)者,其從伯祖也。去章為三十代。其一諱輅,不字殷駕,文友之子……去章為三十九代。」必進公又說:「舊譜雖系輅為文友之子,而『輅』之下則注『或曰字殷駕』。『或曰』之者,疑之也。」由此可見,並不是所有的廬陵楊氏人士都不知道輅公是歸厚之子,只不過這一正確認識被錯誤說法壓倒而沒有得到公認罷了。
在浙江的一些譜志上根本找不到楊輅這個人名,都說楊文友之子是楊構!!!所以楊士奇等說文友生輅不可能。
實際上,江西那邊本來對楊輅父親有兩個看法,之前楊存楊萬里等修的譜,沒人敢懷疑的,他們說是誰就是誰。但是,實際上大家都知道,祖輩流傳的老譜記載楊輅是歸厚的兒子。楊士奇等也沒有把握保證他們的觀點正確,於是採取加註老譜的方式。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用,反而去給老祖宗找父親,鬧笑話了。因此,管他是誰今後給輅公找父親,我們都不要輕信,要相信祖宗留的譜。況且,據《弘農楊氏族史》記載:《新唐書》記載輅為歸厚兒子,只不過把「輅」記為「駱」而已。說明老譜記載與歷史吻合,可是楊萬里等卻去找個與歷史不符合的輅公父親,這確實遺憾。
關於楊輅族源,在楊輅的後裔中,其他七個兒子去了遠方,他們的說法與楊輅廬陵老家說法不一致,廬陵楊輅後裔要理直氣壯堅持老家的說法。雖然,廬陵老家的楊銳、楊鋌後裔沒有其餘七個弟弟後裔多,但是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他們走了弄不清族源情有可原,但是老家楊銳、楊鋌後裔沒有理由跟著其他七個弟弟後裔一直錯下去!
總之,歷史就是一座山,永遠站在那裡,我們楊家譜牒,今天這個搞出一部來,明天那個搞出一部來,老祖宗都不一樣,到底我們相信哪個的?我的觀點,相信歷史,因為,畢竟要權威一點,所以我們要走弘農楊氏族史的路,如果確實發現該書不完善的,只要依據充分,我們還是可以修改的,有的宗親一進群里就破口大罵楊維森、楊升南,這是一種不理智的表現、無能的表現,有本事就列舉證據,當個罵街的潑婦實在是有損大家的形象。建議各個楊氏群,有罵人的一律踢掉!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