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夜大餐八碟八碗,平遙和祁縣誰最正宗?

年夜大餐八碟八碗,平遙和祁縣誰最正宗?

去了平遙古城遊覽參觀,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平遙縣衙衙門外東有風水樓,南有照壁,衙門內沿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為大門、儀門、牌坊、六部房、大堂、宅門、二堂、內宅等建築。中軸線的東西兩側尚有土地祠、戲台、糧廳、督捕廳、牢獄等建築,主從有序,符合封建時代官府衙門前朝後寢的格局特點。

裡面的廚房很有意思,牆上貼著自家吃飯的菜譜和招待客人的菜譜,記得有「八大碗」、「八碟八碗」什麼的,領導和同事們都很感興趣。一路上對這個菜譜樂此不疲,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於這「八碟八碗」都是些什麼菜,甚至把導遊和本地人都問住了,幾位領導甚至猜測出了大概,但都不知如何考證。前兩天又聽到有人議論這個,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了一些,以解同事們的疑惑吧,很希望能品嘗到真正的「八碟八碗」。

相傳八仙過海惹怒龍王,雙方久戰難勝,八仙勞累疲憊,飢餓難忍,便讓曹國舅外出尋找吃喝。曹國舅騰雲駕霧,突覺奇香撲鼻,立即尋香進一家莊上,只見一張方桌上多人圍座、猜拳行令、暢懷痛飲、誘人的菜肴接連而上。國舅尋思道:我原乃朝廷國舅,宮廷菜肴我享用得發膩,這等佳肴卻未曾見過,何不讓讓眾仙飽飽口福,便略施法術,在桌上采帶了八樣菜肴,並特地為荷仙姑獨選了一道——素菜,共計八大碗,並留言:國舅為眾仙借菜八碗,日後定當圖報。後來平遙民間取意吉祥,待貴客上八大碗,一直流傳到今。

清朝乾隆期間,正值鼎盛時期。乾隆時期政局穩,經濟發展,飲食市場空前繁榮,其中以「滿漢全席」稱雄飲食業,並逐漸傳入民間。

滿漢全席分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八大碗為滿漢全席之一下八珍,北京做生意的山西商人遂將此菜帶回老家,並和當地晉菜加以溶合,形成獨具特色的晉商八大碗,因為晉商多以票號為業,而票號又以平遙為最,故平遙八大碗口味最為正宗。當地年、節、慶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請,八大碗集中了扒、燜、醬、燒、燉、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飪手法,堪稱美食一絕。

晉菜的基本風味以咸香為主,甜酸為輔,菜點可分為南、北、中三派。中路菜以太原為主,平遙地處太原盆地,飲食兼收南北之長,選料精細,切配講究,以鹹味為主,酸甜為輔,菜肴具有酥爛、香嫩、重色、重味的特點。傳統名菜有糖醋魚、鍋燒羊肉、蔥爆柏籽羊肉、拔絲山藥、鐵碗烤蛋、腐乳肉等。

山西著名的風味小吃有頭腦、刀削麵、撥魚、貓耳朵、莜麵栲栳、聞喜餅等。平遙麵食尤其著名,品種多,吃法別緻,風味各異,成品或筋韌、或柔軟,無不滑利爽口,餘味悠長。最奇的是山西麵食可以成宴,且從頭至尾不會相同。

八碗八碟是平遙一道傳統筵席佳肴,用料講究,口味純正。早在清代當地商賈望族,就設此宴招待官員貴賓。慈禧西逃路經平遙,知縣就用八碗八碟等地方風味小吃招待。該宴製作工藝獨特、技法多樣,燒、熬、炸烹、釀、燉、燜、煮、蒸等缺一不可有句俗話:「燒七成,煮八成,要吃熟的上籠蒸。」突出反映了「八碗」製作的籠蒸特色。

古時,能吃一頓純正的「八碗八碟」是一種最高禮遇,據說,百福樓酒店發揚了晉菜特色,推出了獨具特色的百福「八碗八碟」其濃郁的地方特色,引來八方旅遊食客。真是眼饞,下回去一定要品嘗了。

八大碗

八碗八碟

精品八大碗

精品八碗八碟

(以上摘自hotsunny新浪博客)

傳統觀念,說起山西的飲食在各地紮根的以刀削麵最為著名。八大菜系沒有晉派,晉商宴非常有特色,被人觀注也就是近幾年的事兒。

03年,晉商宴代表太原赴北京參加了第十三屆國際烹調大賽。這個比賽是當時中國最高水準的。結果,從來被摒棄在中國名菜大門之外的晉菜,第一次成為榮獲金獎的三家菜系之一,晉菜第一次走上如此高規格的領獎台,躋身於粵菜、川菜一統天下的局面。

晉商宴在這屆烹調盛節的脫穎而出,引起了當時參會香港來賓的注意。當時香港要舉行一場國際盛會,主辦方想選擇一家最優秀的菜系參加此次活動,晉商宴被香港方面一舉相中。為期12天的表演賽,原本說好每天只做三桌晉商宴,結果因為太受歡迎,最後每天做到了12桌,工作人員手腳都累得腫得老高。時任代特首曾蔭權兩次請貴賓時專門點名要上「晉商宴」。

現在流傳下來的晉商宴席,主要是「八碗八碟」,已是上等酒席。但是據喬家的後人講,在鼎盛時期,喬家飲食要比「八碗八碟」要奢華許多。從那款極品點心「雪蓮酥」中,能夠看出喬致庸對飲食的講究。就晉商商號內部用飯,清人劉大鵬在《退想齋日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此間生意奢華太甚,凡諸客商,名曰便飯,其實山珍海錯,巨鱉鮮魚,諸美味也。習俗使然,並無以此為非者」。由此可見,就伙食標準而言,即使是晉商的員工食堂,也高於當時當地中等人家水平。

喬家大院的「八碟」(實際拍攝於喬家大院)。拍完了,同伴小聲說:「我覺得你沒拍全。」同伴對美食不感冒,她說的我也沒當回事,當時是早晨,天特別冷,喬家大院尤其冷,我有點感冒。回來,我發現八碗沒拍,佩服同伴的直覺。

經過還原的喬家的飯廳,攝於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外面的民俗街上,有許多打著喬家名號的餐館,她們都是祁縣的人,都說自己做的正宗。我們去的這家酒家,導演胡玫在拍攝《喬家大院》期間在這裡吃住。

我們一坐下就打探:「你們家的八碟八碗……」

老闆娘胖乎乎地,說:「你們幾個人吃不過來。」接著她推薦了八碗八碟的其中一部分。她力薦的蒸豆腐,我們持抗拒態度,她著急地說:「喬家是做豆腐起家的,這豆腐特別好吃,有豆腐味兒。」一說到喬家,我們沒有抵抗力了。確實,吃起來豆腐味很濃。

老闆娘推薦的第二道菜是喇嘛肉,她不斷地強調:「這個好吃,大塊的純瘦肉做的,吃起來一點也不柴。」所言不虛,肉塊很大,很鬆軟,又不像是僅靠芡粉取滑嫩的。

推薦的第三道是八碟之一「炒灌腸」,灌腸是山西傳統食物,以前有一位同事在山西長大的,長期在北京生活。一次偶然回山西出差,她帶回來的成捆的最多的就是塑封的灌腸。

第四道是八碟之一「平遙牛肉」,這是我們主動點的。證實了網友們所言不虛:不要輕易在山西餐館點平遙牛肉,因為不知道是否加了芡粉。我們這道牛肉就是加了芡粉的,吃起來有點脆。據平遙本地人講,家裡辦宴席是不會買這種牛肉的,好牛肉還要託人呢。

這是餐館送的:叫紅面圪蚪。「紅面」即高梁面,是紅色的,摻雜了一些白面,在特製餐具上擦成細長的薄片。「澆頭」有兩種:一種是肉醬,另一種是西紅柿鹵子。

這家餐館的「八碟八碗」都掃描在牆上了,和喬家的有點出入,不拘一格吧。

我們吃過飯,老闆娘也開始吃飯了,又見到一種麵食:叫雜麵拖葉,顧名思義就是將菜葉蘸了麵漿,在沸水鍋中煮熟。然後可以澆肉醬或者西紅柿鹵子,老闆娘是蘸醋蒜汁吃,看我看她,笑著招呼一起吃。

餐館的蒸碗看上去有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感覺,有點單薄,後來在鄉村間見到了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好吃又獨特的蒸碗,晉商宴亦豐滿。

(以上摘自我踏雪而來新浪博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山西 的精彩文章:

應縣耍孩兒 戲曲活化石
晉陽建城後的首場存亡大戰,《左傳》用它煞尾,韓非子看到後驚呼!

TAG:行走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