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強迫症是如何損害記憶和學習能力的?

強迫症是如何損害記憶和學習能力的?

試想一下,若你每次從公共場所回到家時,都感覺到自己會被致死的細菌覆蓋;在洗澡之前,你必須小心確保在外面接觸的東西不會碰觸到家裡的任何物品。這就是真實的患有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患者的生活,它可以讓人精疲力竭,與人們常認為的自己「有點強迫症」的含義完全不同。

在強迫症患者中,尤其令人揪心的是患有強迫症的兒童和青少年,因為這往往是慢性的,並且會持續到他們成年。我們發現,對於年輕人來說,強迫症會嚴重地影響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在西方世界,有2-3%的成年人受強迫症的影響。強迫症的行為包括對事物進行不斷地檢查、按照特定順序放置物品、或反覆洗手等等。這有助於在患者短期內緩解侵入性思維,例如對事物必須達到「恰到好處」的痴迷,或對灰塵或污染的強烈恐懼。這種癥狀可能會使一些患者無法進食、離家或以其他方式進行日常生活,結果常常變得孤立和抑鬱

當孩子開始上學時,強迫症癥狀的破壞性和尷尬之處就很顯而易見了。習慣性地重複檢查會嚴重延誤功課完成所需的時間。即使是諸如與朋友玩耍這類本應有趣的事情,強迫症患者也會因總是擔心臟亂或觸摸到公共的遊樂設施,而使有趣的事情變得充滿壓力。

近90%患有強迫症的兒童和青少年在學校、家庭或社交方面都存在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兩個問題就是做家庭作業和集中注意力

記憶和學習

在最近一篇發表在《心理醫學》的研究中[1],我們讓36名有強迫症的青少年和36名健康青少年對照完成兩項記憶任務,以評估他們的學習和認知靈活性。研究表明,患有強迫症的青少年在學習和記憶方面都表現出明顯的缺陷。

參與者還被要求完成一項評估「目標導向控制」的任務,這是一項有助於靈活思考並解決問題的能力。習慣能讓我們自動執行一些無需計劃或組織的行為,例如駕車時的換檔。但是,當新的重要信息出現或環境發生迅速變化時,我們就需要依靠目標導向控制了。同樣,患有強迫症的青少年在這種控制方面也顯示出明顯缺陷。

模式識別記憶任務(左):強迫症患者無論是在即時記憶還是20分鐘之後的延遲回憶中,所識別的圖像都都更少。 配對聯想學習任務(中):有強迫症的青少年錯誤率更高。|圖片來源:[1]

這種評估結果也得到了科學上的支持,功能性神經影像學檢查顯示,強迫症患者的大腦中被稱為「皮質-紋狀體-丘腦- 皮質螺旋迴路」的活動增加,這被認為與控制有關。

可悲的是,這些問題可能給兒童造成壓力和焦慮,並且我們已經知道這會加劇強迫症中常見的那些習慣行為,造成一個惡性循環。壓力對記憶力也會有損害。而且我們知道,當兒童入學時,應激激素(即壓力荷爾蒙)水平也會增加。

另外,在兒童時期的學習和記憶問題會降低個人的自信心並傷害自尊,反過來這又與強迫症癥狀相關,特別是不斷地檢查。

雖然成人的強迫症與兒童和青少年的強迫症略有不同,但我們發現患有強迫症的成年人確實也存在注意力方面的問題。

治療選擇

我們知道記憶問題會影響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在內的心理治療的療效,認知行為療法是目前治療強迫症的最佳方式。它包括一步步地逐漸改變患者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然而,如果這不使癥狀得到充分緩解,便可使用一種抗抑鬱劑(SSRIs)來進行治療。

實際上,解決學習和記憶問題也有助於提高患者在學校的表現以及自信。我們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2],用iPad上的一款遊戲進行認知訓練能改善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記憶問題。然而,需要在未來研究中確定的是——強迫症中的記憶問題與癥狀之間的確切關係

但是,學校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患有強迫症的學生呢?英國劍橋郡的精神科顧問醫生、此次研究的合作者 Anna Conway Morris,最近一直在與學校合作,以支持患有強迫症的青少年。她發現患有強迫症的兒童經常寫字寫得很慢,或者常把寫好的文字劃掉(只為了讓其「恰到好處」)。因此,學校應該對他們的手寫速度進行測試,如果有必要的話,應給予他們額外的時間用於考試或學習。強迫症也與較低的處理速度有關,這意味著這些兒童應被給予更多的時間來口頭回答問題。他們經常在任務中「卡住」,可能需要提示才能進行到下一個任務。

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強迫症兒童能得到更多支持從而克服這些強迫症癥狀的話,他們可以成為具有很高成就的人。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在成年期,強迫症通常會好轉,而且即使是那些在學校時期癥狀很糟的人,若得到正確的支持,往往就能在大學裡表現良好。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能讓老師意識到這些學習和記憶問題的存在,就能讓他們幫助患有強迫症的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全部學習潛力。可悲的是,目前對強迫症的診斷時間平均需要11年,而治療要在診斷之後才開始。如果把這一病症換成其他如心臟問題或癌症這類的身體疾病,誰還會覺得這是可以接受的?作為一個社會,我們需要將良好的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視為同等重要才對。

撰文:Barbara Sahakian(劍橋大學臨床神經心理學教授)

翻譯:糖獸

[1]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psychological-medicine/article/impaired-cognitive-plasticity-and-goaldirected-control-in-adolescent-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16CE956454FC3C761A424B0200382E26/share/51813f1dcbd9bb0ec2e357056f6ecd4411b9c0a2

[2] http://rstb.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content/370/1677/201402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理 的精彩文章:

Y染色體正在慢慢消失!這對男性意味著什麼?
面對AI,你是選擇信任?還是不信任?

TAG: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