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狗年養生歷,快來跟著養身體吧!

狗年養生歷,快來跟著養身體吧!

關注最貼近生活的健康訂閱號!

健康管理師小康君竭誠為您服務~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根據中醫理論,人與自然界是天人相應「形神合一」的整體,人類機體的變化、疾病的發生與二十四節氣同樣緊密相連。二十四節氣養生是根據不同節氣闡釋養生觀點,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等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小夥伴們,趕緊根據這個「狗年養生歷」擬定一份2018年保健計劃吧!

農曆正月

生髮

冰雪消散,萬物復甦。此時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生」字。但還是需要注意保暖,培養好剛剛煥發的陽氣,避免寒邪。同時不要因為節日而放縱自己玩得日夜顛倒或者暴飲暴食。

農曆二月

平衡

隨著晝夜、寒暑的平分,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在養生中如何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機體內外的平衡狀態,使人體這一有機的整體始終保持一種相對平靜、平衡的狀態是養生保健的根本。

農曆三月

養陽

中醫講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尤其春日總給人們一種萬物生長、蒸蒸日上的景象,此時野外空氣特別清新,正是採納自然之氣,暢達心胸,怡情養性的養陽好時機。快趁著大好春光外出呼吸新鮮空氣,吸納天地之間的陽氣吧。

農曆四月

祛濕

氣溫升高,雨水較多,濕度開始逐漸增大。空氣濕度增加後,人體內汗液無法通暢發散,在濕熱之下,人難免感到四肢睏倦、萎靡不振。脾主運濕,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餘的濕氣運化出去,此時養生宜健脾胃祛濕氣。

農曆五月

靜心

陽氣最旺的時節,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心靜自然涼」即夏季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

農曆六月

防暑

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經常會出現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欲不振等問題,也被稱為「情緒中暑」。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氣、著急等極端情緒,應盡量保持心平氣和,多飲水是消除疲勞的好方法。

農曆七月

養收

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此時的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

農曆八月

潤燥

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天氣會越來越乾燥,因此這一時節的養生,重在益肺潤燥。多飲水,多喝湯,多喝粥,去除秋燥之氣。

農曆九月

養藏

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冬意」雖然不濃,但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仍建議順應自然,起居調養應以「養藏」為主,開始適當進補。

農曆十月

滋陰

寒冬降臨,起居調養切記「養藏」陽氣,為第二年春天做準備。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原則,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熱,最宜食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具體地說,這個季節宜吃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

農曆十一月

進補

寒冷乾燥,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所謂的養,即保養、調養、培養、補養、護養;所謂的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具體地說就是要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溫寒等綜合調養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

農曆十二月

防寒

「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此時養生要注重養腎。天氣寒冷,此時節,衣要厚、住通風、食宜苦。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飲食上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宜熱食。

來源:遼瀋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遼寧微健康 的精彩文章:

冬季我們的睡眠起居該如何調整?
低溫來襲,快收好這份防寒寶典吧

TAG:遼寧微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