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為何在對抗中威力那麼強?是時候揭開部分真相了
新年新氣象,新年伊始,殲20就以卓越的內部對抗成績給國人送了份大禮——在面對由其他先進戰機、預警機、防空導彈組成的立體防空體系攔截時,殲20依然獲得了碾壓性的優勢。有人可能疑惑了,不是說「我們有體系」嗎,3代機依靠體系不是可以對抗4代隱身戰機嗎?另外,我們不是有反隱身雷達可以破掉其隱身性能嗎?其實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圖片鳴謝機外停車
在一般空戰體系中,無論是地面雷達也好,預警機也好,雖然對隱身目標的探測距離比戰機遠些,比如戰機如果探測距離在30-90公里範圍,地面、預警機的探測距離大概在100-180公里範圍,但是,它們往往並不是沖在第一線的,需要戰機在外圍警戒護衛。如果戰機前出100公里,那麼相對於戰機來說,地面雷達、預警機基本就已經喪失了探測優勢;如果前出150公里以上,則基本屬於單打獨鬥了。如果戰機不前出,由於目前國內中遠程空空導彈的最大射程已達到150公里左右,更是有射程約300公里的超遠程空空導彈,預警機的生存能力就不高了;至於地面雷達,對面遠程武器的射程會更大些。
圖片鳴謝酒色財氣呂洞賓
機動式的遠程防空導彈倒是可以採用隱蔽設伏的戰法,這是一種比較有威脅性的方法,然而這也是一種比較靠運氣的方法。在實戰中,地面中遠程防空導彈是對方重點關注的目標,也是遠程巡航導彈的首輪打擊目標之一;而且隱身戰機由於其本身的超巡能力、高隱身能力,防空導彈對其的有效攔截範圍是明顯縮短的。
反隱身雷達、大型預警雷達對隱身飛機探測距離較常規雷達更大,但是同樣面對首輪打擊的問題。由於反隱身雷達、大型預警雷達一般採用分米波、甚至是米波段,體積龐大許多,機動性很差,甚至是固定式的,在面對大規模巡航導彈的攻擊時,生存能力就成為了一個問題(即使巡航導彈被攔截了50%左右)。如果第一波次打擊沒有摧毀,那就再來一個波次好了;而一個在前期打擊中就被摧毀的雷達,既然反隱身能力再強又有什麼用呢?
俄羅斯「天空」系列米波雷達巨大的發射天線
一些人平時在研究如何對抗隱身戰機時,往往是設想用整個的防禦體系去對付幾架孤零零的的隱身戰機,而且還是幾架毫無章法、橫衝直撞的戰機——然而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隱身戰機一方同樣是強大的攻擊體系,而且由於裝備性能的優勢,在策略上可能會有更多、更自由的選擇。
幸運的是,如今我們有了殲20,從此可以用我們的4代隱形戰機來捍衛我們的天空。而令人頭疼的「如何用3代防空體系反隱身戰機」問題,還是丟給周邊其他國家吧。(作者:利刃/晨曦)
※大眾換大奔!新一家裝備殲16的單位出現 搭配殲20
※官媒證實!特種部隊大愛「飛行三蹦子」 三機開花動作亮了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