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八胤禩的勢力非常強大,為何最後反而敗給勢單力薄的胤禛

老八胤禩的勢力非常強大,為何最後反而敗給勢單力薄的胤禛

這個問題還可以這樣問:老八胤禩勢力明明最大,為什麼康熙最後沒有選擇他,而是選擇了勢單力薄的胤禛(雍正)?

第一,康熙皇帝不選擇胤禩,首先就是他的勢力太大。

古代皇帝選太子,可跟當下西方選總統完全是兩個概念。並不是你勢力越大,你支持率越高,你就越容易獲勝。恰恰相反,古代社會,由於皇權的絕對性,使得任何可能對皇權造成衝擊的勢力集團,都是皇帝必須要嚴厲打擊的對象。尤其是太子,過早地形成集團,過早地形成「太子黨」,更是皇帝嚴厲防範的。

李世民就是權力太大,最後讓李淵當了太上皇。後來安史之亂後,李肅也是因為權力太大,讓李隆基當了太上皇。如果只是讓皇帝當太上皇還是好的,多多少少皇帝可以保住一條命。有一些心狠手辣的太子,甚至為了早一天登上皇位,不惜幹掉他老爹。安慶緒幹掉他爹安祿山,史朝義幹掉他爹史思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第二,胤禩結成龐大的勢力集團,如果今後江山交給他,不利於清王朝的健康發展。

清王朝發展到康熙晚年的時候,整個社會已經形成了非常多非常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這些既得利益集團大量兼并土地,壟斷工商業,一方面與民爭利,一方面破壞國家稅收。也就是說,窮了老百姓和朝廷,肥了這些大財團們。康熙其實是看到了這一點的。不過,康熙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平定國內(如三藩之亂)、國際(如噶爾丹叛亂)的各種動亂,實現國家的穩定和統一。要讓年老的他再實施改革,向既得利益集團開刀,他既沒有那個精力,也沒有那個膽量。而這個任務,康熙必然要交給後代。

什麼樣的後代最適合做這樣的事情呢?顯然而且只可能是胤禛(雍正)這樣沒有什麼人際交往,又做事穩重嚴厲的人。而交給胤禩,他為了照顧那些支持他上台的人的利益,是絕對不敢動真格的。如果他有太多顧忌,不敢動真格,那麼,既得利益集團,就像會蛀蟲一樣,很快就噬光大清的江山。

所謂的「仁君」,往往不會嚴格執法。而不會嚴格執法,往往會造成國家走向衰敗。宋朝的宋仁宗是個典型的「仁君」,但是這個仁君的存在,也造成了宋神宗上台後,遇到的貧弱狀態,所以才會有「熙寧變法」的產生。

第三,康熙皇帝直到死前,他都沒有放棄把皇位傳給胤礽的想法。

之所以會這樣,一者,康熙是一個堅決維護「嫡長子制」的皇帝。二者,也在於康熙對胤礽過早去世的母親的深情。三者,清朝皇室的尊卑觀念是非常強烈的,地位非常低下的胤禩,無論如何都不能和身份尊貴的胤礽相比。偏偏是胤禩組織一個強大的集團,發起對胤礽的挑戰,這是康熙一直耿耿於懷,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而胤禛不一樣,前期他一直比較支持胤礽。胤礽被廢以後,他也是站在胤礽一邊。後來胤礽二次被廢以後,雖然他沒再站在胤礽一邊,但是也沒有組織集團。這可以說給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見,胤禩的所作所為,全是和康熙的想法背道而馳的。他做得越多,康熙越生氣越猜忌越打擊。而胤禛的做法,正不斷地接近康熙理想接班人的狀態。所以,康熙最後選擇了胤禛。

(參考資料:《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巧幹勝蠻幹,做事要有方法技巧
周培公因功高震主被康熙棄用十一年整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周培公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