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紅褲子」導演林超賢:誰說我只會拍動作片

「紅褲子」導演林超賢:誰說我只會拍動作片

作者/老宮

大年初四,春節檔幾部大片仍在你追我趕,《紅海行動》躍居當日票房第二,初露黑馬相。終於找回微博密碼的導演林超賢,卻在糾結影院里的燈泡。

由於不少觀眾反應《紅海行動》畫面偏暗,即使被同事說「抓的重點好像不太對」,林導還是坐不住了,非要上微博「嘮叨」幾句,呼籲影院提亮燈泡亮度,讓觀眾有更愉悅的觀影體驗。

「紅褲子」導演林超賢:誰說我只會拍動作片

腦袋真亮,這是小娛上一次採訪林導時的印象。當時並不知道,這顆鋥亮的腦袋裡隱藏著有趣而多面的靈魂: 他是以專虐男神出名的「魔鬼導演」,但接受採訪時卻分外溫和;他練過泰拳,身材在導演中算得上健碩,但花哨的格子毛衣掩蓋了他健身的成績,在和「局座」張召忠的對談里,他一臉羞赧,坐姿還有點小內八。

影帝收割機、警匪動作片導演,如今可能又要被冠以「中國最會拍戰爭片的導演沒有之一」的名號,不知不覺中,林超賢已成為香港導演北上的成功代表,更是受官方青睞的「紅人」。但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經也有過叛逆呢?

「紅褲子」導演林超賢:誰說我只會拍動作片

從信差做起來的「紅褲子」導演

作為一位「紅褲子」(即非科班,從基層做起的)導演,林超賢走上電影這條路實屬偶然。

在為數不多關於童年回憶的記載中,「我小時候是一個壞孩子——我說的』壞』,絕對不是通常說頑皮那麼簡單,不是一般的古惑仔,」林超賢描述(摘自《大眾電影》2012年訪談)。

但他坦言自己年幼時缺少家庭溫情,和父母都不是特別親近,常和媽媽對著干,反叛是其青春期的代名詞。沉默寡言的父親患癌症早逝,臨終前牽起兒子的手,這麼簡單的一個舉動卻讓林超賢幾乎感動落淚,「等我懂事後好像從來沒有牽過他的手」。

和多數男孩一樣,林超賢從小的夢想是當一名警察,考警校卻落榜。冥冥之中,他暑期打工申請了一個辦公室行政助理的職位,後來才知道,這家公司是徐克、王家衛等都曾加入過的新藝城。

工作很簡單,只是幫製片組送信。一同做辦公室助理的人中,其中一個是後來《葉問》系列的導演葉偉信。「他當時已經拍上電影了,我跟他講,我也很想去做電影的工作,他就帶我走進了片場。」

從片場雜工做到拍成電影處女作《G4特工》時,林超賢33歲。他覺得自己一路走來算蠻幸運,作為製作助理參與的第一部電影是陳木勝導演的《吃醋大丈夫》,後來又在陳嘉上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小男人日記》中擔任副導演,後來兩人一同製作了《霹靂火》《飛虎雄心》《野獸刑警》等當時大熱的警匪片,陳負責故事框架,林則負責動作設計,

後來《證人》、《線人》里有很多場動作戲,都是林超賢自己完成的。

「紅褲子」導演林超賢:誰說我只會拍動作片

受教於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代,林超賢正式以導演身份出道時,卻趕上了香港盜版猖獗和金融危機。電影市場蕭條,最糟的時候全年只出產一部電影,很多同行撐不住轉行。但林超賢覺得不甘心,「我才剛開始當導演,還沒開始就這樣走了,那不行,我要繼續留下來面對。」

在電影上給予林超賢重要影響的兩位啟蒙者,是陳嘉上與林嶺東。有影評人認為,陳嘉上「從技術層面教會林超賢運鏡、調度與剪輯,林嶺東則賦予了林超賢寫實、陰暗、絕望、撕裂的內核」。

陳嘉上與林嶺東判若兩極,一位溫文爾雅,一位陳實冷峻,而林超賢的風格似乎融合了他們的特點,形成自己的一體兩面:絕望中覓見溫情,看似暴力卻是反戰核心。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很喜歡黑暗的東西,同時我也很期待光明,期待希望,這些都反映在我的電影里。

從2008年開始,入行超過20年的林超賢迎來了自己事業的輝煌期,轉折點發生在《證人》,不僅讓張家輝拿下七料影帝,也讓林超賢找到自己的新起點,原來「我可以去嘗試一部不是主打動作的電影」。

「紅褲子」導演林超賢:誰說我只會拍動作片

也是從這部戲之後,觀眾發現林超賢的電影中對人性的刻畫和主題的沉澱更為深刻。《線人》殘酷而壓抑,《激戰》鬥志昂揚;《魔警》讓人以為林超賢痴迷黑暗風走火入魔,但轉過頭他就拍出了青春勵志的《破風》。「觀眾總喜歡看沒看過、超出他想像的東西,這對他們永遠會有吸引力,」林超賢把壓力與挑戰當做一種動力。

「紅褲子」導演林超賢:誰說我只會拍動作片

「軸」人林超賢:

敢對投資方和審查說不

「以前我很反叛,現在我知道,反叛不如堅持。」這是多年後,已經不再年輕的林超賢悟出的道理。

人們常把北上的香港導演,形容為「戴著鐐銬跳舞」的商業片匠人:他們熟稔電影工業化流程,且普遍懂得服從製片人的想法。但5月11日出生的林超賢,卻是堅韌倔強,甚至有些「軸」的金牛座,這讓他面對投資方甚至審查時也能說不。

2013年彭于晏、張家輝主演的拳擊運動片《激戰》,是林超賢第一部純內地投資的電影。在找到博納影業總裁於冬前,他沒少碰壁,原因就是對投資方塞演員、改劇情的建議不肯妥協。彼時古裝片更容易通過審查,也成為不少香港導演北上後的選擇,而警匪片則困難重重。「可我就是很想拍,因為之前我都是拍警匪片的,」林超賢覺得。

《湄公河行動》樣片送去審核時,林超賢也花了很多時間與相關部門溝通,堅持自己的想法,甚至撂下狠話:如果還要把我的名字放在電影里,那你們的意見我就不聽了。事後證明了堅持的勝利,很多內地觀眾通過《湄公河行動》認識林超賢,再到如今的《紅海行動》,他已經成為被人民日報點名、各部委爭相合作拍片、與局座對談的「紅人」,在拍攝新片時官方給到了更多空間與支持。

「紅褲子」導演林超賢:誰說我只會拍動作片

但林超賢自己從沒有研究過何為「主旋律」,甚至也不知道要怎麼接地氣。他的習慣是不懂就不拍,北上多年,電影里卻罕見他並不熟悉的內地情節,《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都是主線發生在海外的故事,唯一的是《激戰》中破天荒出現了幾分鐘北京劇情,還是林超賢的助理編劇提供的。而慣常以樸實形象示人的王寶強,在電影里客串一個極盡誇張的富二代——林超賢並沒有因為是合拍片,就給他多加些戲份。

輕易不做,但下定決心的事情就要堅持到底並沉醉其中。為了拍《魔警》,林超賢一度「離家出走」,在公司附近租了個小房子閉關寫劇本,天天聽令人鬱悶的音樂,以尋找片中角色的心境。

這次拍《紅海行動》,第一稿劇本是軍旅編劇馮驥寫的,林超賢接手後,決定把整部戲帶到海外實景拍攝,電影中的爆破都是用真正的炸藥,「有一次真的把人家的山頭炸壞了」。林超賢帶著攝影組還有副導演在沙漠里馳騁,一邊開著車,「一邊砰砰砰打幾槍」,以便在廣袤的環境下提醒演員們作出反應。

「紅褲子」導演林超賢:誰說我只會拍動作片

「拍攝時期正好是當地風沙最大的春季,影片裡面的很多龍捲風都不是特技,是真的龍捲風,沙漠真的風沙都是導演要求實拍,用最笨的方法告訴觀眾這是真實還原場景。」博納影業總裁於冬告訴小娛,影片百分之七八十都在北非摩洛哥拍攝,「導演擅長軍事裝備,他把所有的武器都玩了一遍,這次讓他充分發揮了多年的經驗,對軍事積累的知識都用在了這部戲裡。」

為什麼義無反顧地追求真實性,林超賢有著自己的理解。在他看來,所謂「逼真」其實不只是動作場面,而是高度還原的情境下的角色逼真。

《紅海行動》中,海清飾演的戰地記者面對助理的死訊抱頭痛哭,承認自己「誰也救不了」,就是一種真實。張譯飾演的蛟龍隊長楊銳亦是如此,他從不敢承諾帶走所有人質,只求執行任務帶走中國公民,而有時他也會選擇錯誤。在林超賢的片子里,你看不到「以一己之力拯救千萬人」的超級英雄主義,平凡人面對生死離別的恐懼與彷徨,倒是展現得充分淋漓。

林超賢的「師傅」陳嘉上,很早就發現了他身上這股執著勁兒:90年代初,由於檔期衝突,陳嘉上把《飛虎雄心》的籌備工作交給副導演林超賢,結果他花了一年時間搜集飛虎隊的各種資料,報紙、雜誌、相關的書籍信息,貼滿公司整整一面牆。

林超賢后來回憶,其實當時電影還沒拿到投資,都不知道能不能拍,但自己從小對軍事、警匪題材就感興趣,剪報也做得很過癮。正是這樣的精神打動了陳嘉上,他乾脆將這部影片交由林超賢主導。這部《飛虎雄心》在1995年,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

「紅褲子」導演林超賢:誰說我只會拍動作片

五十歲知天命?

仍在挑戰觀眾心跳

若說林超賢很軸,他卻又是為數不多能夠駕馭眾多不同題材風格的導演:拍過武俠動畫片《風雲決》,香艷愛情喜劇《豪情》,甚至是《千機變》這種土洋結合的殭屍片。只是在拍出「兩人(《證人》《線人》)兩戰(《逆戰》《激戰》)」後,他被貼上了警匪動作片導演的標籤。

「紅褲子」導演林超賢:誰說我只會拍動作片

林超賢也曾在接受採訪時坦言,自己喜歡去嘗試不同類型,「老實說以前我對動作比較喜歡,投資人找我拍就是動作電影。但我還是很想去學習一些別的事情,拍兩部三部動作片以後,不想讓自己變成好像什麼都沒有了,腦袋裡沒有東西了。」

在林超賢的早期作品中,最為人稱道的一部是反類型黑幫電影《江湖告急》。小弟誓死保護老大竟是因為「基情」,黑社會頭目被關公救下,其中的荒誕與黑色幽默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刻板化的林超賢,竟有些科恩兄弟的影子。「不管你同不同意這是他最好的電影,至少他之後再也沒有這麼有趣,」有媒體這樣評價。

「紅褲子」導演林超賢:誰說我只會拍動作片

事實上,林超賢本人也很愛這部電影,儘管當時它在香港並不賣座,但「所有投資方都沒有來干涉創作,連演員都沒收錢,整部電影全是空間給你去創作」。《江湖告急》續集的故事大綱早已寫好,林超賢甚至覺得,如果有人願意投拍,他會選擇讓「行動」系列電影等等。然而現實是,談電影熱誠的人,遠比談賺錢的人要少。

一條路走不通,那就另闢蹊徑。對林超賢而言,拍《紅海行動》同樣是作為軍事迷的他的一次圓夢。看過《紅海行動》的觀眾會很驚訝,本以為第一場戰鬥後會是介紹各位角色的文戲,沒想到緊接著還是驚心動魄毫無喘息的戰役,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突突突」竟然不會看膩。

在互聯網尚未興起時,林超賢就從雜誌和書本中汲取軍事戰略、武器裝備類的知識,後來又在多次警匪動作片的拍攝中,獲得了大量實踐經驗。《紅海行動》兩個小時的戰爭戲,其中的動作場面沒有重複,反而懸念迭起。對林超賢而言,拍電影就是一種挑戰,「一場戲如果沒有把觀眾心跳調動的話,那這場戲就有可能不好看」。

「紅褲子」導演林超賢:誰說我只會拍動作片

除了超量的動作戲,《紅海行動》另一個突破在於,林超賢從慣用的「雙雄爭霸」模式中脫離,開始著力塑造「蛟龍」這樣一支團隊的協同。從《湄公河行動》開始,已經有這樣的苗頭,但彭于晏+張涵予的雙男主依舊過分搶眼。而在《紅海行動》中,不僅隊長張譯,狙擊手黃景瑜、機槍手佟莉、觀察員李懂等的人物弧光都得到了體現,看得出林超賢在平衡集體英雄主義與角色個人魅力時,已經變得駕輕就熟。

一向被認為不擅長拍女性角色的問題,在《紅海行動》里也實現了突破,儘管夏楠、佟莉從外形上似乎比人們傳統印象中的女性要風格硬朗許多,但這部電影卻難得展現出她們柔情浪漫的一面。看得出,喜歡「槍,毆鬥和男人間故事」的林超賢,仍在不斷突破與挑戰自己,在匠人通往大師的路上,他邁出了第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