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黎雄才,廣東省肇慶人,祖籍廣東省高要。當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黎雄才,廣東省肇慶人,祖籍廣東省高要。當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黎雄才(1910~2001),廣東省肇慶人,祖籍廣東省高要。當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長巨幅山水畫,精於花鳥草蟲,畫作氣勢渾厚,自具風貌,被評論界稱為"黎家山水"。三十年代初作品《瀟湘夜雨》榮獲比利時國際博覽會金獎,1954年創作的《武漢防汛圖卷》被美術評論界譽為"抗洪史詩"。

畫家簡介

瀟湘夜雨

由於父親黎廷俊擅長繪畫,故黎雄才自幼受到藝術熏陶。17歲加入春睡畫院,從高劍父學畫。1931年畢業於廣州烈風美術學校。1932年赴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學畫。

1935年畢業回國任教於廣州市美術專科學校。1943年任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副教授。1949年後任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兼國畫系主任、教授。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

個人履歷

黎雄才作品圖冊

1924年,他就讀於肇慶中學。

1926年拜高劍父為師,翌年入高劍父的春睡畫院學習,並一度在廣州烈風美術學校兼習素描。

1932年,得到高劍父資助,赴日本留學,入東京美術學校學習日本畫。

1935年畢業歸國,任教於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

1939年任教於肇慶第七中學。

1943年,受聘於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副教授。

1948年任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後任華南文藝學院、中南美術專科學校、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兼中國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

黎雄才山水畫譜

三十年代初作品《瀟湘夜雨》獲比利時國際博覽會金獎,《寒江夜泊》、《珠江帆影》入選芝加哥"當前進步博覽會"和德國柏林舉辦的"中國美術展覽會"。其中《珠江帆影》為德國博物館收藏。

1949年以來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舉辦的大型美術作品展覽會並在多種專業報刊上發表,曾在國內外舉辦過多次個人畫展。

1979年在廣州舉辦個人畫展。

1982年和1983年分別在香港和菲律賓舉辦個人畫展,並先後訪問了朝鮮、日本、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國家。

擅山水,尤以巨幅見長,所作氣勢恢廓,雄健秀茂,自具風貌,為當代"嶺南畫派"代表畫家之一。出版個人畫冊多種。

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顧問,廣州美術學院顧問、教授。

2001年12月19日上午,因多臟器功能衰竭在廣州去世,享年92歲 。

通過欣賞他的書法作品,我們會發現,他對各家路法都有比較好的把握,從各家的結字、用筆、精神到氣韻都有獨到的把握。他的楷書創作就常常表現鍾繇那種在高古中體現散淡、閑雅的風格,他寫的長草則在厚重方面同時表現出靈動、自然的氣息。其晚年大字書法創作則往往跌宕奇崛,表現出雄強豪邁氣勢。

黎雄才先生的書法路子寬敞。因其筆路廣闊,總能根據不同的畫作、不同的情景、不同的需要進行書法創作,且應對自如,使書法和畫作風格配合起來,相得益彰。這表現出他有相當高的創作水平和藝術修養,這也正是現代許多年輕畫人所缺乏的。一幅畫作完成之後,如果畫者只是在上面簽名落款,表達出來的東西就十分有限,並不能完全展現出中國畫的文化氣息。而黎雄才先生,卻能夠分清中國畫和西洋畫不同的特點和優勢,將其發揚。無論是學習、研究還是創作,黎老的這種做法給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很值得我們去推廣。

其傳記記載,1954年夏,武漢遭遇百年不遇的長江洪災,數百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遭受嚴重威脅。當時,武漢中南美專的師生,無一例外,投入到驚心動魄的抗洪搶險之中去。黎雄才亦不停奔波於極為泥濘和坎坷的堤岸上;參加抗洪搶險的同時,黎雄才用心觀察、仔細寫生,晚上在駐地對著畫稿加工整理,深夜不眠。防洪搶險之後,歷經一年多的苦心經營,在大量寫生稿的基礎上,創作出長達28米的《武漢防汛圖》長卷。作品場面宏大,內容繁複,綿延數百里的抗洪、防汛、搶險的壯觀景象,一一在人們眼前鋪陳開來。很快,它贏得了"抗洪史詩"的美譽。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認為,《武漢防汛圖》整合了黎雄才人物畫、花鳥畫方面的過人能力,進而創造了一種新的山水畫表現範式。這是他上世紀40年代以來不斷寫生,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直接成果,標誌了黎雄才50年代的一個創作高峰期。另一個意義在於,傳統山水的空靈飄逸,由此轉入現實生活的真情實景中, 山水畫被注入新的內涵。由出世而入世,這是一種與新時代相連的轉型。

2012年,黎雄才家人將《武漢防汛圖》的相關寫生稿及資料數十件捐獻給了中國美術館,與《武漢防汛圖》一同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引發美術界高度關注。黎捷說,捐給國家,是穩妥的辦法。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認為,作為與關山月相提並論的嶺南畫派中堅畫家,黎雄才作出了重要貢獻。其成就主要在於:一、繼承和拓展了嶺南畫派的藝術;二、創作了《武漢防汛圖》、《硃砂沖哨口》等標示20世紀中國畫成就的經典作品;三、以富於個性特徵的筆墨語言豐富了20世紀山水畫的表現力;四、為新美術教育體系提供了新鮮而重要的經驗。由是,黎雄才的意義,不僅在於嶺南畫派,更在於生機鬱勃的20世紀中國畫壇。[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黎氏 的精彩文章:

黎貞-廣東新會人-明洪武元年任為新會縣訓導

TAG:天下黎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