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永定河原名很與其特點形像 現今的河名是哪位皇帝所改

永定河原名很與其特點形像 現今的河名是哪位皇帝所改

在全國諸多河流中,永定河的規模雖然不算大,但名氣絕對不小。作為首都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歷史十分悠久,據專家通過對永定河沖積物的研究發現,永定河最早的沉積物——泥礫岩形成年代距今約300萬年。就是說,永定河差不多已有300萬歲的年紀了。

永定河原名很與其特點形像  現今的河名是哪位皇帝所改

在滿清王朝統治的二百六十多年間,永定河先後共發生過四十多次水災。尤其是在康熙朝初期,永定河洪水泛濫對京城的危害曾震撼朝野。

康熙帝玄燁親政後,曾把「三藩、河務、漕運」作為其時三件大事,並親自書寫成條幅,懸掛於宮中大柱之上。

史料介紹,康熙七年(1668)七月初十,渾河(永定河原名之一)衝決盧溝橋岸,「直入正陽、崇文、宣武、齊化(朝陽)諸門。午門浸崩一角。」

據清彭孫貽《客舍偶聞》記載:宣武門一帶水深5尺,洪水漫過了城壕,吞沒了橋樑,聲如雷鳴,勢如峽瀉。有一個賣菜的人,被激流衝過城門,人和貨擔轉瞬即逝。還有一個乘駱駝過城門的人,駝足不勝湍急,被沖入御河,人浮水抱樹幸而得免,駝駝淹死水中。「宣武、齊化諸門,流屍往往入城」。盧溝橋以下的長辛店、良鄉、涿州、霸縣、雄縣、獻縣等地也都被洪水淹沒,洪水持續20多天後才退去。

永定河是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是河北最大的河流。此河全長747公里,古稱?水,隋代稱桑乾河,金代稱盧溝,舊名渾河、無定河,又稱「小黃河」,流經內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區、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尤其在流經北京附近時,河水常常淤塞成災。

正是因為由於這條河遷徙無常,才被百姓稱為無定河,它歷史上曾留下多條故道。其中離北京較近的大型故道有三條:

第一條古故道由衙門口東流,沿八寶山北側轉向東北,經海淀,循清河向東與溫榆河相匯;

第二條西漢前故道自衙門口東流,經田村、紫竹院,由德勝門附近入城內諸「海」,轉向東南,經正陽門、鮮魚口、紅橋、龍潭湖流出城外;

第三條三國至遼代故道,自盧溝橋一帶,經看丹村、南苑到馬駒橋。這一故道歷時900餘年,

康熙三十七年(1698)二月,于成龍以總督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管直隸巡撫。正值此時,渾河水發,與永定府南之河水匯流於一處,泛漲之勢凶於猛獸,旗下及民人莊田都被淹沒,百姓苦不堪言。

永定河原名很與其特點形像  現今的河名是哪位皇帝所改

焦急的康熙帝親自巡視渾河水災,立即下令時任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管直隸巡撫的小于成龍領銜治理。

臨危受命的于成龍改變以往的治河辦法,注重渾河的全流域治理。他全程監督,招募十幾萬民夫,三個月時間共疏浚河道145里,築南北堤180餘里,並在蘆溝橋附近的良鄉到東安,開掘了一條200里長的新河道,使原來的斥鹵之地,成為膏腴良田。

當年7月,小于成龍疏請將霸州等處開挖的新河命名為永定河。康熙皇帝斟酌再三,揮筆將整個渾河幹流賜名為永定河,題額建碑,首次敕封永定河神,永定河之名由此誕生。

永定河原名很與其特點形像  現今的河名是哪位皇帝所改

(康熙帝劇照)

然而,永定河並不像康熙帝賜名希望那樣從此安定。由於堤防的不斷加高,自上游而來的大量泥沙淤積於河槽中,導致河床也急劇抬高,堤防仍不斷決溢。如同黃河一樣,永定河下游成了一條地上懸河。乾隆朝之後,永定河水患顯著增多。嘉慶六年(1801年),永定河與大清河、子牙河洪水遭遇,群流貫注天津,大片城鄉被淹沒。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永定河經過多年綜合治理,才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防洪體系。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本欄目,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心春秋 的精彩文章:

撣塵掃房 年畫 春聯 爆竹 拜年 這些春節習俗咋來的
一百年前的1918 有哪些事值得回憶

TAG:掌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