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它是怎樣一種複雜的泥料,竟然美的如此驚心動魄?
什麼是絞泥?
絞泥是紫砂中的一種特殊工藝,即將幾種不同的泥分別打成泥片,然後疊在一起一絞,再橫向切絞過的泥,重新拍泥片,使其呈現多種色澤相交融的紋理。它本身還是紫砂泥料,只是製作技藝上創新,結合紫砂泥料多色性,有機結合,造成千變萬化的圖形呈現。
絞泥起源
紫砂絞泥源於瓷器中的絞胎瓷。絞胎瓷亦稱「絞泥」、「攪胎瓷」、「透花瓷」,始於唐代。它是用白、褐兩色(或多色)泥料相間揉合在一起,然後拉坯成形,胎上即具有類似木紋的紋理,最後上釉入窯焙燒而成。
絞泥的呈現
經過融合、揉捏、拍打以達到飽和自然的地步,形成自然花紋,似木理紋、小波紋、花石紋、蝴蝶紋和流雲紋等,可使壺體上呈現出,或抽象,或具像的神奇效果。
絞胎瓷
由於泥坯絞揉方式不同,紋理變化亦無窮,能攪出木紋、鳥羽紋、雲紋、流水紋,有的如老樹纏繞盤根錯節,有的如層山疊嶂起伏不定,構思奇巧,變化萬千。
絞泥工藝
紫砂壺絞泥工藝的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當時是由呂堯臣老師等幾人首先試驗成功的,絞泥的出現極大的豐富了紫砂的色彩世界。
絞泥製作
每拍一下泥片,圖案都會變形,要把泥片拍好,身筒拍好,圖案弄成形絕對是一件細緻的活。另外如圖案線條有一點沒粘好,那整體也就失敗了。
且各種泥料的收縮率不同,燒制時要注意控制在何時的溫度範圍,否則絞成的圖紋邊緣易破碎。
每一件絞泥作品都得來不易,紫砂絞泥的美在於通過紫砂這一載體展出了朦朧的審美意象,每個人的主觀感受都不一樣。
重
點
說到「絞泥」,就不得不提到紫砂壺絞泥大家——孔小明與他的「孔家壺」。
孔小明
中國當代紫砂名家,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孔小明繼承絞泥工藝,走著自己的藝術之路。他在絞泥中加以鑲嵌等多種手法,演繹出方圓各異的藝術造型,捏塑出變化多端的絞泥水波花紋,作品整體美觀大方,做工精細挺拔,線條流暢自然,每件作品都傾注著他的智慧與心血。他所奉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在業界獲得極好的口碑。
作品賞析
【 銀箱 】
"銀箱"紫砂壺,作為新時代的創新精品,戴著奪取全國大獎的桂冠。
創作理念自述:此壺以古代達官貴族家庭藏寶箱,精細箱件包角,仿古代油漆紋樣裝飾,靈活輕巧箱把作壺鈕,造型靈美。
金錢豹韻壺
創作理念自述:該壺以豹紋樣為創作靈感,用絞泥手法形成的豹紋清晰自然,色澤凝重瑰麗。而壺蓋則以中國古錢幣塑造,構思巧妙簡練,使整壺造型優雅別緻。
八方凌雲
此壺器形端莊,壺身為八塊直面鑲接而成,蓋沿圈線細膩流利,口蓋嚴絲合縫,雲肩線與口沿線連接成構成坡狀平肩限度安裝,直流見剛強。壺身八面絞泥紋理猶如風起雲湧一般雄渾大氣,令人著迷。整個器型線條明朗有節奏,擁有陽剛之氣,更顯正直凜然之風。
含苞待放
此壺是絞泥裝飾的壺身,紋理似葉片的形狀。加上每個面上的線條和每條邊的紋理,正好組成了四張大的葉片。嵌蓋工整大方,蓋上是花蕾壺鈕,精美生動。
孔小明的絞泥工藝將原本樸實無華的靜態色調,畫成了流動而立體的獨特畫卷,為紫砂行業注入了一股新力量。
TAG:紫砂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