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看狗是如何從狼進化來的
雖然知道狗是從狼進化來的,但是對於什麼時候,在哪裡,以及,怎麼進化的這些問題,科學家卻爭論了很多年,直到現在也沒有定論。有人說狗是3萬年前被馴化的,有人說是1萬年前;有人說狗起源於歐洲,有的人說狗起源於中亞或者東亞;有的人認為是人類首先將狼群馴服,然後一點點地馴化了它們,有的人則認為狼幫助人打獵,然後得到食物作為獎賞,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被馴化。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說法呢?原因是狗被馴化了很長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和狼,還有不同的狗的品種之間,進行了數不清次數的的雜交(狗子你是有多亂啊)。所以現代狗的基因組中很多基因有著完全不同的來源。至於每一個基因是什麼時候被添加進狗的基因組裡,又是怎樣被添加、以什麼順序被添加進去的?下面小編整理了近年來關於狗的起源與馴化的相關文獻,供大家參考。
1.狗起源於中東灰狼
2010年《自然》雜誌文獻報道從法國的獅子狗到德國的牧羊犬,所有的家狗都起源於中東,而非之前研究所認為的東亞。
研究所指的中東地區也就是俗稱的「新月沃土」,包括中東兩河流域及附近一連串肥沃的土地,位於今日的以色列、黎巴嫩、約旦部分地區以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東南部、埃及東北部。研究小組負責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進化生物學家羅伯特·韋恩表示,家貓和很多其它的家畜也都起源於此,農業也是最先從這裡發展起來的。
狗的起源一直是進化生物學上的熱點問題。科學家認為它們是由灰狼馴化而來的,但對於起源地在哪裡卻各執一詞。研究人員對來自於北美、歐洲、東亞和中東的900隻狗(代表85個品種)以及200多隻野生灰狼的基因進行了比較,得出了上述結論。
這是迄今為止對狗和灰狼進行的涵蓋範圍最廣的遺傳分析,科學家們使用了分子遺傳技術,分析了所有實驗動物的DNA中的4.8萬多個遺傳標記。他們發現,絕大多數狗都同來自於中東的灰狼(與其他地方的灰狼相比)共享了很多獨特的遺傳標記。他們也發現,狗同歐洲灰狼之間也有親屬關係,但是,關係並不密切。另外,有少部分東亞狗和中國灰狼之間也有遺傳關係。
研究人員表示,第一隻中東狗可能出現在1.2萬年前到1.3萬年前之間。第一個將野狼馴化成狗的人可能是游牧民族的獵人。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狗與人住得越來越近,並開始為人類提供保護,甚至幫助人們狩獵,最終成為人類的密友。
新的研究反駁了之前認為的所有的狗都源於東亞和中國的狼的結論。此前的研究基於對來自實驗動物線粒體的單個小DNA序列的比較,而非對整個基因組的分子標記進行比較。韋恩認為,此次研究涵蓋的狗和灰狼的品種更多,分析也更為全面。
2. 狗的馴化只有一次
英國牛津大學在Science發文描述了某個遠古狗的基因組,它提供了有關人類最好的朋友——狗的群體和馴化信息。
狼如何變成我們如今的伴侶——狗的歷史一直存在爭議,這些爭議涉及狗進化的次數及狗是在哪裡進化的。某些基因研究得出結論:狗的馴化可能只有一次,但在科學界就這一進化是否發生在歐洲、中亞或東亞還有分歧。那麼,人類最好的朋友起源於何時何方呢?為了得到更多的了解,Laurent Frantz分析了59個線粒體DNA序列——它們來自生活在1萬4000年前至3000年前的遠古歐洲狗,他們也分析了一條生活在約4800年前的遠古紐格蘭奇(屬愛爾蘭)狗的全部基因組序列,並將這些基因組數據與數百條不同品種現代狗的全基因組序列進行了比較。他們的分析揭示了現代東亞狗和西部歐亞狗間的一個深刻隔裂,它發生在已知的歐洲和東亞狗第一次出現的數千年之後。儘管研究人員無法排除早期傳輸至歐洲之後歐亞狗有著單一來源的可能性,但他們注意到,生活在兩個中亞區域間的狗的考古學證據缺乏,這提示狗可能在歐亞西部和東亞分別進化了兩次。作者們說,某些狗的品種——如格陵蘭的雪橇狗或西伯利亞哈斯奇似乎擁有來自歐亞西部和東亞狗世系的混合血統。
3.古代歐洲犬的基因組與現代犬的基因組相似
該研究意味著現代犬的發源地只有一個。 為了弄清古代和現代犬之間的基因聯繫,Krishna Veeramah及同事分析了從德國考古現場(一處大約有7000年歷史,另一處約4700年)發現的兩頭新石器時代犬的遺骸及一頭從愛爾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犬的遺骸(約有4800年歷史)中獲得的完整基因組序列。科學家發現,古代犬和主要的現代歐洲犬擁有相同的基因根源,而且,從新石器時代早期一直到今天的7000多年裡,馴化犬的基因表現出連續性。研究還估計,犬類動物進化過程中犬與狼分道揚鑣的時間大約在4萬年前,而東方犬種和西方犬種分化的時間大約是2萬年前。 根據這些數據,研究人員提出狗的馴化過程發生在4萬年前到2萬年前之間,且馴化發生地只有一個。這與之前提出的犬的馴化分別發生在東歐亞大陸和西歐亞大陸的研究結果相左。
4. 有關狼和狗行為差異的遺傳基礎
為什麼狗能成功地適應人類環境呢?Science子刊報道狗的先天遺傳條件基礎允許它們擴大尋求社會交往的動機。
為了理解馴化對狗社會行為變化的分子基礎,本文首次將行為和遺傳數據進行了整合。
使用分子工具,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學家Bridgett vonHoldt和其他遺傳學家確認,狗6號染色體上攜帶了一個5Mb大小的與人類相同的遺傳區域,缺失人類的這一段基因,會引發人類Williams-Beuren綜合征(患者發育延遲、有刻板行為)。將人類Williams-Beuren綜合征行為表型的定量數據與狗的相應區域結構變化聯繫起來,研究人員發現「刻板行為」是狗有別於狼的核心馴化要素。證據表明,GTF2I和GTF2IRD1(該區段內兩個與患者行為表型有關的基因)的結構變異,促進了狗的社交能力。
這一發現表明,Williams-Beuren綜合征遺傳結構研究與犬科動物馴化之間存在共性,而這種定向選擇可能瞄準了一組獨特的具有大表型效應的連鎖行為基因,讓狗與狼在行為上快速分離,促進了與人類的共存能力。
5.參考文獻
Vonholdt, B. M., Pollinger, J. P., Lohmueller, K. E., Han, E., Parker, H. G., & Quignon, P., et al. (2010). Genome-wide snp and haplotype analyses reveal a rich history underlying dog domestication. Nature,464(7290), 898-902.
Frantz, L. A., Mullin, V. E., Pionnier-Capitan, M., Lebrasseur, O., Ollivier, M., & Perri, A., et al. (2016). Genomic and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suggest a dual origin of domestic dogs. Science, 352(6290), 1228.
Botigué, L. R., Song, S., Scheu, A., Gopalan, S., Pendleton, A. L., & Oetjens, M., et al. (2017). Ancient european dog genomes reveal continuity since the early neolithic.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6082.
Vonholdt, B. M., Shuldiner, E., Koch, I. J., Kartzinel, R. Y., Hogan, A., & Brubaker, L., et al. (2017). Structural variants in genes associated with human williams-beuren syndrome underlie stereotypical hypersociability in domestic dogs. Science Advances, 3(7), e1700398.
http://www.cas.cn/xw/kjsm/gjdt/201003/t20100329_2808148.shtml
https://www.toutiao.com/i6291860340359561730/
TAG:生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