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臣」和「奴才」你更喜歡哪個?看滿清朝臣和帝王怎麼回答!
天地君親師,帝王就是帝國的象徵,是儒家思想所倡導的擁護對象,忠君即是愛國,愛國則也是忠君。自古以來君王高高在上,臣子居廟堂,協助帝王一起管理天下,作為禮儀之邦,平常百姓家也是有著不少的規矩束縛,更何況是天下的中樞,三公九卿,數百朝臣,魚貫而入,皇家的威嚴也是在此時盡顯無遺。
秦漢之際,中國封建帝制的開啟,一整套的宮廷禮儀制度也在原有的基礎上被迅速制定而出。而經過時間的推移,中央集權的高度集中,在明清之時達到了巔峰,特別是在清朝入主中原後,臣子再也沒有當家做主的感覺,天下社稷也成為了愛新覺羅家族的私人產物。這一點在大臣和君王的奏對之間的稱呼就可見一斑。
乾隆38年,滿臣天保和漢臣馬人龍共同上了一道關於科場舞弊案的奏摺,因滿臣天保的名字在前,所以奏對時便是「奴才天保、馬人龍」,乾隆看後,當時就大為惱火,訓斥馬人龍是冒稱「奴才」。後來乾隆就明文規定:「凡內外滿漢諸臣會奏公事,均一體稱臣」。
無獨有偶,在清末,那個後來複辟的辮子軍張勳第一次入宮覲見慈禧,在慈禧的面前自稱為奴才,這就一度引起了慈禧的不滿,雖然沒有當場明說,可在那時也成為了一時笑話。
在漢人江山時,朝臣們在奏對的時候都是自稱為「臣」,這個既是一種自謙,也是對待君王的一種禮讓和尊崇,聽起來也算是高大上,畢竟多年的文化傳承都是如此延續,就算是在華夏王朝皇權巔峰的明朝,臣子們也是有種當家做主的心態,正所謂「文死諫,武死戰」,天下社稷並非他朱氏一家之天下,而是群臣和士大夫階層共享天下。
而到了清朝的崛起和建立,因為入關之前的滿族人口不多,軍力更是10萬不到,為了角逐天下,也就有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的產生。雖然在這片古老的黃土地上,滿人佔據天下268載,可是他們一直都是以一種殖民的態度而佔據著,就像慈禧所說「寧贈友邦,不予家奴」。
八旗建立的時候,還是處於一種奴隸制度,所以愛新覺羅家族對於家臣或奴僕也是高度信任的,這一點在其區分對待滿漢大臣就可以看出。漢文臣一律自稱為臣,不管是公事還是私事;而滿大臣在公事上是自稱為臣,私下裡就是自稱為「奴才」,這對於滿臣而言是極為高興和興喜的事,「奴才」並非清朝特定的產物,卻是清朝極具特色的一種奴性文化。
就好比我們熟知的大貪官和珅,作為旗人,他公事上稱為臣,但在私下裡面對乾隆皇帝都是自稱「奴才」。這在當時的清朝可是一種榮耀,並不是誰想自稱就可以口喊和書寫的。
從此也可以看出滿清皇室的那種狹隘和偏私,在社稷面前竟然不是舉賢任能,而是斤斤計較,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奴才」這兩個貶義之字,竟然因為清朝的文化而「盛裝」了一把,實在是令人唏噓。
說歷史,話風雲,明自身,茶餘飯後舒心自我,歡迎關注頭條號:歷史風雲天下
TAG:北海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