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減輕戰爭傷亡,二戰醫生髮明了一種武器,投入使用卻傷亡翻倍

為減輕戰爭傷亡,二戰醫生髮明了一種武器,投入使用卻傷亡翻倍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華生說歷史,關注企鵝號,每天分享歷史故事,歡迎大家留言,小編會在第一時間回復!謝謝大家!

日軍1894年入侵朝鮮半島,甲午戰爭爆發,這也是亞洲近代史上的首場戰爭,平壤成了日軍主要進攻目標。

在平壤戰爭開始的之時,清軍士兵用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武器,它不間斷的噴射出密集的彈雨,沖射著日軍士兵的身體。當屍體一層層疊到在平壤城牆下的時候,畏縮在掩護體後的日本士兵怎麼也想不到,這如同惡魔般嗜血的武器,發展的初衷竟是為了救命。

1861年美國發生了南北戰爭,這場戰鬥造成了大批人員傷亡,士兵們痛苦不堪,這時候一位醫生萌生了一個想法,他想如果有一件武器高可以高射速,一個士兵拿著一件特殊武器可以抵上三十人拿著步槍武器,這樣就可以減少戰場上的士兵的數量,那麼就能拯救數以萬計的生命。

關於武器密度及射速提升的想法,其實在中國明朝的一本關於軍事著作《武備志》中有講過。上面是這樣記載的,車輪銃上面有36根管子,把這36根管子單一的安裝在車輪子上,前提這個輪子要是鐵製作成的。然後把輪子水平放在一個固定支架上,在打仗的時候將銃裡面裝好火藥及彈丸,然後通過轉動車輪來把銃裡面的火藥發射出去。這也算是極速射擊武器的雛形吧。

當年歐洲戰場上出現過兩排管和多個槍管並聯的排槍,但這些武器有個缺點,都屬於在前裝搶,裝彈也比較麻煩耗費時間,不太實用。

在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時,歐洲的軍隊為提升火力密度,還是用增加槍手數量的辦法。

到了十九世紀中期,一項革命性的軍事成果出現了,它完全改變了以往武器的設計理念,這就是--金屬彈殼定裝彈,這種槍的子彈是把火藥,底火全部密封裝在一個金屬性的彈殼裡,同時簡化了裝彈及發射過程。這名醫生把從後裝彈作為速射性武器的首選彈藥。同時他也製作了6根槍管並列的安裝在一個旋轉圓筒上,通過來轉動手柄各槍管依次完成裝彈 射擊 退彈等任務。很好地解決了持續發射的問題。

世界上第一挺六管式機槍就這樣誕生了,它的發明者就是善良的醫生理查德 加特林,後來被譽為「多管機槍之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日本一支悲慘的女子部隊,不上戰場卻殺傷力極大,最後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二戰日本最害怕的三個國家,其中這國拒絕歸還20萬戰俘並全部處決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