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於食知量(8):由正思擇食於所食(8)思擇諸相(2)

《瑜伽師地論》於食知量(8):由正思擇食於所食(8)思擇諸相(2)

《瑜伽師地論》於食知量(佛教的飲食觀)(8):

由正思擇食於所食(8)思擇諸相(2)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三:

當隨月喻往施主家,蕩滌身心,安住慚愧,遠離憍傲。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上) :「第二思擇受用之意中,當隨因喻唯往施主家者。泰基同云:月能清涼益人,入施主家身有清涼益於施主,只如月也。今又更解。如《涅槃經》說:如空中月,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漸漸增長。善知識者亦復如是,命諸學人漸遠惡法增長善法。」

「三、應離染污」

「當隨月喻」,修行人不要有貪瞋痴,要像月光一樣的清涼和光明。初一到十五的月的光明是漸漸增長的,修學佛法,也像初一到十五的月亮由暗轉明,身心也越來越清凈,遠惡法增長善法。

「往施主家」,到施主家去乞食的時候,「蕩滌身心」,要用佛的法語來沐浴自己的身心,凈除煩惱,不要有過失。「安住」在「慚愧」中,要有羞恥,尚未成就聖道,內心慚愧,為修持聖道才向人乞食。於乞食時,應當遠離驕傲。

韓清凈《披尋記》:「當隨月喻往施主家等者:謂往施主家時成就威儀軌則圓滿,不求利養,不希恭敬是名蕩滌身心。其性澄清遠離熱惱,故喻如月。

「當隨月喻往施主家等者:謂往施主家的時候,成就威儀軌則圓滿」,出家人到施主家時,應當成就威儀圓滿,行住坐卧都要有威儀,不能夠放肆。「不求利養,不希恭敬」,不是希求人家的利養,不是希望人家的恭敬,是名「蕩滌身心」。

「其性澄清遠離熱惱,故喻如月」,心裏面是清凈的,沒有貪瞋痴的熱惱。「蕩滌身心安住慚愧」就沒有熱惱。不求人家的利養,也不希求恭敬,就叫做「蕩滌身心」,「澄清遠離熱惱」使令自己身心澄凈,遠離熱惱,「故喻如月」,就像月亮是清涼的所以用明月譬喻,說心如明月。

延伸閱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二:云何名為「軌則圓滿」?謂如有一,或於威儀路、或於所作事、或於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

不自高舉,不輕懱他。如自獲得所有利養,心生喜悅,如是於他所得利養,心亦喜悅。

「不自高舉」,出家人去施主家,不要自以為有了多少成就,心生高舉;應該不要高慢。「不輕懱他」,不要輕視別人。「如自獲得所有利養心生喜悅」,就像自己從施主家得到了利養心裏面也會歡喜,「如是於他所得利養,心亦喜悅」,就是見到其他的出家人也在這位施主這裡得到供養,心裡也歡喜,不要嫉妒,不要認為「這位居士是我的護法,你不可以來這兒來乞食」,不應該有這種想法。

韓清凈《披尋記》:「不自高舉不輕懱他等者:由不自恃及不懱他,是故於他所得利養,如自獲得,心生喜悅。

不要自恃、高舉自己,也不要輕蔑他人。看到其他出家人人從施主那裡得到利養時,要如同自己獲得供養一樣,生隨喜心,不要嫉妒。

又應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豈有出家往詣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要望他敬、非不恭敬,要多非少,要妙非麤,要當速疾而非遲緩。

「四、應離嫌恨」,乞食不如意時,不滿自己意的時候要忍耐,不要嫌恨人家。「又應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出家人到施主家的時候,要攝持自己的心,要約束自己的這一念心。怎麼樣約束法呢?不要做錯誤的期待,「豈有出家往詣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豈有」出了家以後,到施主家去的時候,希望對方一定要布施我,不可以不布施,怎麼可以有這種想法呢?「要望他敬,非不恭敬」,我出了家以後,人家一定要對我恭敬,不可以不恭敬,怎麼可以有這種想法呢?「要多非少」,一定要多多的布施給我,不可以少,怎麼可以有這種想法呢?「要妙非麤」,施主要布施我一定都是精妙的,不可以有粗劣的東西。向他人化緣時,施主「要當疾速」應當儘快的而不可以「遲緩」,不能慢吞吞的,怎麼可以這樣想呢?

應作是心,往施主家。設不惠施,終不於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勿我由此起怨害心及瞋恚心增上緣力,身壞已後生諸惡趣多受困厄。設不恭敬而非恭敬,設少非多,設麤非妙,設復遲緩而非速疾,亦不於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如前廣說。

「應作是心」,出家人到施主家去,心裏面應該具足正念「往施主家」。「設不惠施,終不於彼起怨害心」,如果施主沒有布施,我有所求他不能滿我願,他不布施我,也不會對施主生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嫌恨施主,不應該這樣子。

「勿我由此起怨害心及瞋恚心增上緣力,身壞已後生諸惡趣多受困厄」,不要因為我對他有祈望心,他沒有滿足我,我就生怨害心與瞋恚心,不應該這樣子。「增上緣力」,因為有這樣噁心的力量,「身壞已後」,我這個身體死掉了以後,「生諸惡趣」往生三惡道去,受很多的苦惱,我不要這樣子。

「設不恭敬而非恭敬」,假設施主對自己不恭敬,或是只恭敬他人。「設少非多,設麤非妙,設復遲緩而非速疾」,布施的東西少而不是多,布施的東西是麤劣的而不是精妙的,雖然是布施,態度不是那麼好,慢慢的給,不是很慷慨的。「亦不於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如前廣說」,施主給多少,都要高興,不給也要高興,都不可對施主起怨害心及瞋恚心,不要對施主生嫌恨。若生起怨害心及瞋恚心,會種下將來墮三惡道的因緣。

又我應依所食段食,發起如是如是正行,及於其量如實了達。

「五、應知其量」。

「又我應依所食段食」,出家人觀察自己,如是思惟,應該依止自己所食的段食,就是施主所布施的。「發起如事如是正行」,就像前面所說的,發動正確的心行,應求出離,應念報恩,應離染污,應離嫌恨,來保護自己身口意的清凈。「及於其量如實了達」,不要貪求無厭,對所需的量要如實的明了通達。

謂我命根,由此不滅,又於此食不苦耽著,纔能隨順攝受梵行。

「謂我命根,由此不滅」,因為有了這些食物,命根繼續存在下去。「又於此食不苦耽著」,對於施主所布施的飲食不要苦苦地執著愛著,這樣子「才能隨順攝受梵行」,不要求太多,能夠使令修梵行就滿足了。

韓清凈《披尋記》當起如是如是正行等者:謂如前說以正思擇深見過患而求出離,乃至廣說,是名發起如是如是正行。又如下說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飢渴,為攝梵行食於所食,乃至廣說。名於其量如實了達。謂我命根由此不滅者,此顯為身安住食於所食。又於此食不苦耽著者,此顯為暫支持食於所食,由於此中遠離自苦行邊,及與欲樂行邊,是故說言不苦耽著。纔能隨順攝受梵行者,此顯為除飢渴為攝梵行食於所食。

「當起如是如是正行等者:謂如前說以正思擇深見過患」,如前所說,行者食於所食,正念來思惟簡擇,深見飲食的過患,「而求出離」,應求出離過患,「乃至廣說」,像前面說的,應念報恩、應離染污、應離嫌恨、應知其量,「是名發起如是如是正行」。

「又如下說為身安住,為暫支持」,下面文還有解釋,受用段食可以使令身體安住,為暫時的支持,「為除飢渴,為攝梵行食於所食,乃至廣說」,除掉饑渴,使令攝受梵行而受用飲食,所以吃多少,應該要知道量,「名於其量,如實了達」,這句話這麼解釋的。

「謂我命根由此不滅者,此顯為身安住食於所食」,命根由此受用飲食而不滅壞,這是為身安住食於所食。「由於此中遠離自苦行邊,及與欲樂行邊,是故說言不苦耽著。」出家人不要特別地修苦行、吃很差,也不受用欲樂來吃食物、要求太豐富,「是故說言不苦耽著」。「纔能隨順攝受梵行者,此顯為除飢渴,為攝梵行食於所食」,這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的意思。

如是我今住沙門性,住出家性,受用飲食,如法清凈,遠離眾罪。

自己來審查自己,如是思惟:「我今住沙門性」,我現在的身口意安住在八聖道。「住出家性」,安住在出家的清凈,沒有一切煩惱的境界裡邊,這樣子「受用飲食」,受用施主所布施的段食、飲食。「如法清凈,遠離眾罪」,受用飲食時是如法的,這樣子就符合了佛陀所說的法語,使令三業清凈,遠離一切的過失。

由是諸相、以正思擇食於所食。

由於這樣子前面說這麼多的相貌,應求出離、應念報恩、應離染污、應離嫌恨、應知其量,正確地思擇食於所食,就能沒有過失了。

韓清凈《披尋記》如是我今住沙門性等者:謂於是處八支聖道安立可得,名沙門性。自能出離身中所有一切惡不善法,名出家性。

於是處,是指果報里,有八支聖道安立可得,稱為沙門性,聖道的體性是八正道,這約證得聖道而說。出離身心所有的惡不善法,能出離煩惱、惡不善法的愛見煩惱還有惡業等等,稱為出家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於食知量(6):由正思擇食於所食(6)觀少勝利
萌萌噠佛教漫畫29上香篇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