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需要知道自己在哪兒

人需要知道自己在哪兒

田松教授

作者 田 松(本號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責編 許嘉芩 劉愈

不久前接受採訪,關於《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記者問,為什麼這兩本書如此流行,以及為什麼歷史書經常會成為焦點。我的回答是:因為人民需要歷史。

人類的自我意識一旦形成,就會追問,「我」從哪兒來?作為個體,每個孩子都要問這個問題,我從哪兒來?作為群體,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創世神話——創世神話講述的不僅是宇宙的由來,也是人類自身的由來。人知道自己的來處,才覺得踏實。有些人每到一座新的城市,就需要找一張地圖確定自己的位置,也是同樣的心理。不過有了智能手機,地圖已經容易多了。人似乎很容易就能找到地理上精確的位置。

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先要有一個地圖。但是地圖從何而來?有些人接受了一個給定的地圖,把它視為確定的、絕對的、永恆的框架。也有人不能安心於標準答案,他們試圖自己走過大地,一邊核實被給予的地圖,一邊描繪自己的地圖,建立此地與彼處、家園與異鄉的聯繫。

人們讀史,也可以有這樣兩種態度。在中小學的時候,我們要背下來很多歷史年代、年代大事,通過各種標準化考試,獲得一個給定的歷史框架。這個框架是僵硬的,抽象的。人們也常常會忽然發現,從小背誦的某一個標準答案,可能是一個誤會,或者謊言。比如,導致當下日益緊張的朝韓中-東北亞局勢的那個重要事件的起因。

不過,當我們都明確地知道,歷史總是有一個作者,我們就很難再把它作為一個確定、絕對、永恆的框架了。於是讀史,就變成了一個探險。每一位作者都是一個嚮導,他指引我們他所看到的歷史。不同的嚮導,會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史實,在史實間建構起不同的關聯。

讀史是一個多重任務。一方面,在讀史的過程中,通過一件又一件史實,獲得一個宏觀的歷史框架。另一方面,每一件史實,需要在這個宏觀框架中,才能獲得意義。

一邊閱讀,一邊審核。從清楚到迷茫,從漂泊到任運。

2017年4月24日

2017年5月8日

(本文發表於《遼寧日報》,2017年6月12日A07版,《遼寧日報》微信公眾號6月11日刊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的歷程 的精彩文章:

作為鍊金術士的波義耳和牛頓
工業文明,我偏不喜歡

TAG:科學的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