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離開十六,歸來六十。晚報讓他收穫了失散四十年的老街坊

離開十六,歸來六十。晚報讓他收穫了失散四十年的老街坊

GIF

今年61歲的潘璠,在東城區帽兒衚衕度過了他的治學之年。城市變了,當年衚衕里的老同學、老街坊也漸漸散了,故地重遊讓他心生惋惜。

為了將記憶里的碎片拼成完整畫面,他先後在《北京晚報》上寫了多篇文章,回憶兒時衚衕大院里的點點滴滴。沒想到的是,這份記憶通過本報傳播後,不僅讓有類似經歷的老北京人不勝唏噓,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原來衚衕里的老夥伴們看到文章後也紛紛發來問候。

與這座城市相伴一甲子的《北京晚報》,就像一位媒人,讓散居四處的老朋友又重新相聚在一起。

熟悉面孔

再難尋覓

1957年,潘璠生在帽兒衚衕58號院,之後這個門牌號變成了28號,沿用至今。

舊時,無論是帽兒,還是不遠的南鑼鼓巷,遠不如現在喧囂。四合院里,房東住在北房,5間南房除了住著房東的親戚,其餘的由潘璠一家長租。老院子挨著粟裕的府邸,每當秋天的時候戰士們打棗,便有幾粒紅棗噼里啪啦地「串門兒」到58號。小院里孩子忙著撿棗,一旁長輩手上攤開一份《北京晚報》唰唰地翻著,這便是潘璠童年記憶中最溫馨的一幕。

潘璠的小學時代,分別是在圓恩寺、帽兒衚衕小學度過的。清早,同學們從衚衕的各個岔口匯到一起,三三兩兩奔赴學校。一群女生嘰嘰喳喳地從遠處過來,她們住在旁邊「大獅子院」——因為門口的石獅子便被這麼叫俗了,院裡頭住的都是話劇院的名演員。初中潘璠去了地安門中學,從小學到初中,都是離家幾步道的距離。

潘璠至今還保留著1971年拍攝的初中同學的合影

1982年,房東賣了房,潘璠一家人也就搬走了。當時也沒有離愁,因為心裡想著自己總能常回來看看,同學、朋友還是能常見面。可真一搬家就嘗到了天各一方的滋味。

近些年,無論是自己,還是跟老伴兒一起,潘璠多次又回到帽兒衚衕懷舊。故地重遊,潘璠發現故地不敢認了。帽兒衚衕小學沒了,圓恩寺小學現在是黑芝麻小學分校,地安門中學的校址也變成了現在的五中分校,衚衕里更尋不到熟悉的面孔。

大獅子院,只是門口的獅子早已不知所蹤

只有那麼一次,衚衕密密麻麻的商鋪里,潘璠終於辨出位熟人——開小鋪的閆大媽。閆大媽的兒子跟潘璠是同學,失散多年的同學終於見了面。除了那一次「收穫」,多數時候還是撲空的,後來只聽說「大獅子院」里還有位老同學,可那個院里現在也已是樓房成排了,這一個個小窗戶里,哪個是舊人呢?

去年,潘璠的老母親去世了,遵循老人的遺願,潘璠把母親生活過的地方重遊一遍,又回到了帽兒衚衕。曾經住過的老四合院如今成了小有名氣的旅社,院里的老房子翻蓋成了別樣,潘璠花了600塊錢住了一晚上,客房的位置大約就是以前自己的那個屋。

潘璠十分感慨:「常說物是人非,眼下物也不『是』了。」

以前住的四合院如今已成旅行客棧

幾次重遊,沒見到更多老街坊,潘璠心裡也漸漸有了想法,「說人散了,不盡然。」回到家,拿出手機,潘璠把帽兒衚衕當下的照片發到了幾個微信群里,這些群有的是老同學,有的是老街坊。雖然沒有見面,但這幾年在微信上人已經快找全了。潘璠說,近幾年他在晚報上刊發的懷舊文章,引起了老同學、老街坊們的共鳴,這才又齊聚一堂了。

潘璠聊自己找到老同學的經歷

離去十六

歸來六十

潘璠是晚報的老讀者,家裡訂報一直不斷,從讀者到作者,有多篇作品見諸報端。從2009年開始,潘璠陸續在晚報上刊發跟帽兒衚衕有關的文章,寫寫那些有意思的院子、熟悉的人,本意是懷舊,文章轉到網上以後,評論區里熱鬧了,許多跟潘璠有類似經歷的,甚至是舊相識紛紛留言。

這些文章像一張網,「打撈」上來多年不見的老同學,幾年下來,隨著相關的文章越發越多,他朋友圈的舊友新知也滾起了雪球。

2009年11月15日,潘璠的《帽兒衚衕》刊發在了五色土副刊的「四合院」上,文章介紹了帽兒衚衕的歷史、住過的名人,特意也寫明了院子的舊景,就是旁人看了文章,一個四合院里其樂融融的景象,也能立馬浮現眼前。

那時潘璠已經有了博客,他又把見報的文章發在了博客上,很快留言區里就有了驚喜——當年房東親戚家的小女兒寶蘭「冒」了出來。如今寶蘭已嫁到了蘇州,人雖遠卻也還關注著晚報,因為看了晚報上的文章,趕緊想轍聯繫故人。幾年前她也來帽兒衚衕故地重遊,還進老院子里拍了些照片,並把照片發給了潘璠。

2013年,晚報開展大院兒徵文的時候,潘璠在本報刊登的《帽兒衚衕里大院雲集》,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鳴。

這篇文章里,提到了不少大院,話劇院、外交部、煤炭部等等,歸根結底,說的還是院里的人們。一個個老同學的名字甚至外號記得詳實,一下子把舊時光拉到了眼前。

這篇文章又讓他「收穫」了多位40多年未見的同學。比如文章里提到了一位名叫安寧的同學,她父親是國家話劇院的知名演員安國韜,文章一見報,就有人告訴安寧「你上報紙啦!」,安寧的母親還細心地為女兒專門留了一份當天的晚報。

2017年6月21日,潘璠又把當年衚衕生活的記憶,寫成了《南鑼鼓巷記憶》,刊登在本報。

由於文章有濃濃的京味兒,還被某知名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來捧場的人更多了,文末留言有60餘條,其中既有四五十年不見的小學、中學同學,也有三四十年後陸續搬離的老街坊,不管是文章里提沒提到的人,都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皓首重聚

好人好報

潘璠通過《北京晚報》找到了這麼多同學,大伙兒也紛紛加人到微信群里。

「我數了數,當年同班的同學,有四分之三又聚在一起了,大家在群里說,最終的目標是一個都不能少。」

從早到晚,微信群里熱熱鬧鬧,也總有人提起潘璠在《北京晚報》上發的文章,盼著新作。

近半年來,微信群里約的同學聚會,潘璠參加了7次,少到十幾人,多的能有四五十人。聚會時人到齊了,總有個「保留節目」——誰也別說自己是誰,憑著如今略顯蒼老的一張張臉,互猜姓名,說說那些溫暖或是荒唐的往事。

中學本班同學聚會

前幾天聚會,大伙兒聊起了不久前網上一段挺火的視頻,有位50多歲的男士怕打針,「哎呦」了3分多鐘,愣是讓護士束手無策。潘璠驀地想起了當時班上的一位外號「老頭子」的同學,當年在教室里,同學們排隊去講台打預防針,「老頭子」暈針,剛一看見針頭就蹲下了。「讓人感慨的是,我們如今都是『老頭子』了!」

潘璠仍完好保留著當年刊發衚衕文章的晚報

2013年晚報徵文時,潘璠寫過《和晚報同齡和晚報同行》,今年61歲的他與晚報年齡相仿,他說這張報紙陪伴了他60年。對他來說,這張報紙不僅是讀物,更是一片能讓自己抒發情感的園地。通過晚報,他找回了屬於他的帽兒衚衕。

晚報一甲子,等您講故事

24小時徵集電話:

85202188、85202199

電子郵箱:

wanbaorexian@vip.sina.com

來稿請寄:

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0號北京晚報社區新聞部收

微信微博:

您還可以通過北京晚報微信公眾號以及北京晚報官方微博與我們隨時互動溝通。

北京晚報記者丨景一鳴 文並攝

圖片綜合網路

視頻/編輯丨王雅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晚報 的精彩文章:

春運大幕開啟 這群「不回家的人」守護遊子歸鄉路
兩姐妹,一般長,同打扮,各梳妝。這是何物呢?

TAG:北京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