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趙小昭 時拾史事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 【古記·食堂】專欄 | 18 春節特別篇

文:趙小昭

本文及美食圖片為時拾史事獨家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

歡迎轉發朋友圈

新春佳節

你又有機會和喜歡的人說話了

你一字一句的問候、祝福

收到的,是他群發的回復

後來的你

看了一場又一場聯歡、大片、盛典

吃了一頓又一頓火鍋、餃子、湯圓

讀了一篇又一篇吐槽、懷舊、盤點

你仍與這個世界合不來

你懷念過去

從前慢,一生只愛一個人

過一次年只夠黑暗料理界一次狂歡

本期的【古記·食堂】要帶著各位吃友親們一起坐上「吃光快車」,啊不對,是「時光快車」穿越時空,看古人們過年都流行吃什麼?喝什麼?玩什麼?---「逛吃~逛吃~~逛吃」吃友親們趕緊上車啦!


第一站:漢朝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明.仇英 《漢宮春曉圖》(局部)「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 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漢代的春節還處於草創期,品牌意識淡薄,相應的特色節日美食較少。 當時的人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秘秘自帶靈氣,所以「逛吃」的主題很玄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漢代的「新春特飲」----「椒柏酒,飲桃湯」,要麼是葯湯要麼是藥酒,除此之外,還是...葯和酒!

漢代人的科學觀里,柏是神仙靈藥,椒是玉衡星精,所以最適合泡酒製成保健品在過年聚會時一起享用。喝藥酒的禮儀也很講究,如果你像孔融讓梨那樣要長輩飲先是不對的,要按年齡從小到大的喝。

喝完了藥酒,就該吃大餐了。根據《萬歲歷》說西漢成帝「詔除正旦殺雞與雀」,過年時逮個雀殺只雞來吃都是犯法的,所以漢代的春節最流行的就是吃兔兔。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P1 盜圖必究

在大年初一也就是元旦這天吃兔兔的關鍵,是要吃到到兔兔的膝蓋。據唐人引《風俗通義》(東漢.應劭)記載:「臘、正旦食得菟髕者,名之曰幸,賞以寒酒。」誰要是在新春宴席上吃到了兔子的膝蓋骨,他在新的一年就會爆發吉祥如意的小宇宙,還能得到酒水作獎勵。

漢代的朋友圈「養生黨」們流行吃啥補啥。過年時一篇《吃兔子的膝蓋骨,臉上才不會上長出醜東西》被瘋狂轉發,說臉上長出類似髖骨這類變醜的人,只要吃兔子的膝蓋骨就有救了!沒長的人吃等於打了變醜預防針。我不信----兔兔這麼可愛,就只吃一個膝蓋??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孫臏臏慘受髕刑 電影《戰國》截圖

另一些轉發的此文的人強調:吃了兔兔膝蓋骨意味著拿了「免髕刑」金牌,犯法也不會受「髕刑」。孫臏就是因為朋友圈沒人轉發這篇文章,他沒得到兔兔膝蓋的360個祝福,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第二站:魏晉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P2

到了三國,過春節就可以殺雞來吃了。據《宋書》(南朝.沈約)載,曹魏時的小白臉何晏是始殺雞者。在南朝《荊楚歲時記》里有記載魏時董勛的話:「今正、臘旦,門前作煙火、桃神,絞索松柏,殺雞著門戶。」從三國一直到南北朝,正月初一元旦這天殺雞時,在家門口把雞分屍就相當於請門神,可以祛病防災喲。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P3

說到吃雞,不得不說雞蛋。魏晉時期周處在《風土記》大年初一這天的雞蛋要生吃---補血補氣補智商。葛大爺(東晉.葛洪)在《煉化篇》吃法更離奇:初一這天先吃七粒赤豆,再吃七個雞蛋----能煉成百病不侵的國防身體!(據說有人才吃到第6個就撐死了)

光是殺雞怎麼能滿足魏晉的吃貨呢?所以他們的目標還有---羊。

殺羊是一件很嚴肅的事兒,要父母官來操刀。(唐人引東吳裴玄《新語》:「正朝,縣官殺羊,懸其頭於門,又磔雞以副之」)宰殺完畢後把羊頭懸掛起來,其意義肯定不是賣狗肉了,對於殺雞宰羊過年,當時的官方說法是「羊吃百草,雞吃五穀,殺了它們有助於植物的生長。」呃...沒毛病。

葛大爺還有一種讓人很迷茫的百病消除法,據他的《肘後方》記載,就是在大年初一這天吃麻子+小豆各14粒。但是這兩種食物一下子吃二十多顆不太好吞,所以南朝的吃友們就發明了一種比較隨和的吃法:麻子+大豆+糖熬成粥再服用,功效怎麼樣先不說,一看就覺得味兒不錯。

春節正月初一這天,朝廷會給所有公務員們開個大趴體,集體漲工資不說,還有每人兩升醽酒的福利。(「正會日,百僚增祿,賜醽酒人二升。」東晉.咸康《起居注》)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醽酒」因其是用酃湖水所釀而得名

第一美男潘安在《笙賦》里寫:「披黃包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酃。」說當時的人們喜歡把醽酒盛在淺青色的器皿里,酒看著綠幽幽的好高級啊,左思還跟帖說「飛輕軒而酌綠酃」。

然鵝,醽酒的真相就是---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醪糟酒

除了這些尋常食品之外,有一種另類的新春特飲不可不說,那就是-----墨水。

現在的如果說一個人肚裡有墨水,那是在誇他有學問。但是在古代說這個人肚裡有墨水,意思就是他真的喝了墨水。

據《隋書》載,北齊的春節正月初一這天,凡是到都城彙報工作的官員都要接受考核,考核的內容不重要,重點是看你字兒寫得漂不漂亮。待審核完畢,有的當場陞官加薪,有的呢,就罰點俸祿啥的。「賜喝一升墨水」就是這次考核的「最高榮譽」,誰要能喝到墨水,這就證明他---字太丑!怎麼辦?喝墨水!

喝墨水對當時的官員文人來說,是莫大的恥辱。到了後來的後來,五臟六腑都習慣了,很多人還能在喝完墨水後微微一笑,看著「恭喜中獎,再來一碗」的拉環,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三站:南北朝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雍正《廣東通志》載,「家汲井華水貯之,以備酒漿,曰聖水」

南北朝(420-589)的春節「逛吃」主題就不只是玄幻了,簡直是科幻(病情更嚴重)。

南朝時荊楚一帶大年初一流行吃「敷於散」,功效相當於「搖頭丸+偉哥+枸杞」,推薦給想精分和已精分的腦殘人士。這敷於散是葛大爺(元旦吃七粒赤豆再吃七個雞蛋那位)開的藥方:「用柏子仁、麻仁、細辛、乾薑、附子等分為散,井華水服之。」井華水指清晨時打上來的第一桶井水,而當時的人們認為大年初一這天的井華水比普通的水蘊含著幾百倍的洪荒之力,所以被很多古人列為服藥指定用水(另有孫悟空給朱紫國王治病的「無根水」)。

除了敷於散之外,南朝的人們在元旦這天還流行服用「卻鬼丸」,據《天醫方》載:「用武都雄黃丹散二兩,蠟和,令調如彈丸」。從它霸氣的名字就能看出,這藥丸有「召喚神龍驅鬼辟邪」的功效。

「卻鬼丸」可內服還能外用,吃了秒變驅魔人;即使不吃,佩戴在身上效果也一樣。

對正常人來說,這些葯啊酒啊味道實在太艱難,所以南朝人過年時還要吃糖。這糖的名字叫做膠牙餳。 從名字就能看出這糖有多粘牙,因為當時「糖」好吃的標準---能把牙齒粘接得堅固耐久。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四川丁丁糖and苕絲糖

北方的農業愛好者賈思勰,在《齊民要術》里記錄了白餳、黑餳、琥珀餳的工藝流程,原料是用麥芽和米,當然配方並不是固定的,若是粱米或稷米的話,最後做出的餳還能像水晶一樣晶瑩剔透。

「歲盞後推藍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白居易.唐)—直到唐代,8-80歲的潮流人士在元旦時一起吃糖,在甜到張不開口的沉默中體會過去的一年中各自的喜怒哀樂,是最小清新最嘻哈最搖滾的事。

白居易詩中說「春盤先勸膠牙餳」,過年吃了糖還要再吃「五辛盤」---這是南朝過年的國(hēi)民(àn)美(liào )食( lǐ)。魏晉模範浪子周處在《風土記》中講,五辛盤能激發五臟中的氣場,想修鍊成仙吃它就對了。五辛盤為何有如此強大的功效呢?我猜是因為太.重...重口味。

佛教和道家將「五辛」拉入飲食黑名單,不只是為了小清新,更怕五辛激發五臟潛能走火入魔。佛門弟子的五辛是:「一蔥,二薤(藠jiào頭)三韮,四蒜,五興蕖(色白,其臭如蒜)。」道教信徒們在《洞玄靈寶道學科儀》中的五辛:「一者韭(韭菜),二者大蒜,三者小蒜,四者蔥,五者薤。」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五辛盤

首先要精心挑選這五種外柔內剛的蔬菜:大蒜、小蒜、韭菜、雲台(油菜花)、胡荽(香菜)。這五位在蔬菜圈出了名的難吃難消化。它們都各有各的味道(刺激性),光是單吃一種很多臣妾都做不到,更別說它們湊在一起,那是辛上加辛刺激著味蕾和眼睛,聞一聞大多數人就內牛滿面...(向堅強的古人致敬)!

俗話說,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你內心再抗拒過年,也禁不住歲月,下一站----

正月十五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p4

現代人在正月十五這天依然有很多延續傳統的玩法:約會、祈福、求子、團圓...是不是每次都要很努力才能感動?

講真,好玩的東西總免不了「三俗」。古代的吃友們在十五這天喜歡玩...現在叫做「封建迷信」,以前叫做「占卜」。

那占卜的內容是什麼呢?我會不會發財?我的MR.彥祖何時才來?No,No,No,太膚淺了!如此佳節良宵,怎可以只顧兒女私情,不關心糧食與蔬菜?來年的收成如何,需要天氣預報來測一測。

中國古代有天氣預報嗎?當然有。而且是漢唐宋元明清代...你有,我有,全都有啊!

漢代已有利用琴弦感應濕度的原理來預測晴雨的事例。東漢王充在《論衡·變動篇》中說,天變潮濕、弦線伸長就會造成琴弦變松,這說明空氣濕度較大,預示天會下雨。

現代的天氣預報最多能預測到多久後的天氣?24小時?未來一周?下一個月...這太low了。要知道古代的天氣預報,經常是預報一整年哦!

古代的氣象預報員最喜歡在節假日工作,像正月十五元宵節正是他們的工作日,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

據《玉堂閑話》載,元宵節的晚上,氣象預報員在院子里立起一根一丈高的棒子。棒子的頂端,呃...呃...沒有風速儀,也沒有風向標……用儀器來測量,我要這棒子何用?

預報員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夢想在自由的飛翔,噢耶~oye~一直等到月上中天時,就拿出重要的工具---尺子來測量,主要是量月光映照下這根棒子的影子有多長:假如是七尺,今年就會大豐收;如果是六尺到八尺,收成也相當湊合;如果是九尺到一丈,今年就有洪災;要是在五尺左右,那今年會有旱情;假如是三尺或以內---大旱災年。

不過元代的吃友們是很鄙夷這種天氣預報的---哼!不能吃的天氣預報,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據《田家五行》(元.婁元禮)載,「以面作繭蒸之,饀內占水旱,驗各人流年休咎。」這種用面做成繭形的食物叫「探官繭」。

其實早在宋代,山東省清河縣的西門府就玩過,當時並不是預報天氣,而是測官運。在宋代,京城的壕們過年都會做「探官繭」來吃,有點像厚皮的包子,更像現代的花捲,裹在裡面的餡兒葷素都可以,重點是餡兒里另外添加的東西——小紙條或是小木片。

在那些小紙條或小木片上,都寫有官職品級的文字,人們通過這種方法來測試今年的官運,吃到什麼就有什麼樣的前途「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宋.楊萬里)。but,命中率太高,人人都當官誰來做群眾呢?所以占卜的面點裡也並不都是官名,還有「十年生死兩茫茫」,或者「包青天說過:好氣色不是當好官的標準」等「勵志詩詞」和「名人名言」。

探官繭一開始是用來算命的,既然命都能算,預測天氣當然沒問題啦。

按宋朝時的玩法,在做探官繭時,事先準備好小紙條或是小木片,分別寫上各種各樣的氣候情況,比如說「龍捲風」、「雨一直下」、「十面霾伏」...裹在餡兒里。

【古記·食堂】遲到的春節逛吃指南

▲P5

吃到的紙條或木片上寫的是什麼,就預示著會當什麼官and今年會遇到什麼樣的天氣。問題來了,一家人一起吃,你吃到的是「冷雨夜」,我吃到的是「艷陽天」,應該以哪一個為準呢?哈哈哈~~~

--------------------我是分割線--------------------------

【時拾史事】明日何其多,過年你吃什麼?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參與活動可以領取禮物~

想看輕鬆有趣的歷史?

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

想知道歷史中的各種稀奇古怪?

搜索微信號:historytalking 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賜死,自殺:那些出軌的人後來下場怎麼樣了?
在中世紀,一個人的地位居然和這個的數量有關?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