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音——羅毅黑白攝影展
2018.2.23—2.27
亮寶樓展覽館(東廳)
出品:終南山佛教文化研究所
題名:本如法師
策展人:鞏志明
策展助理:郭梅 陳冰
攝影:羅毅
媒體推廣:九界文創
支持媒體:新華網 人民網 騰訊網 鳳凰網 今日頭條 雅昌藝術 中國雲美術中國攝影報 人民攝影報 陝西日報 華商報 西安晚報 三秦都市報 陽光報
開宗明義,《南山律音》之南山,就是陝西的終南山;所謂律音者,即中國漢傳佛教律宗祖庭凈業寺之弘法范儀是也。
凈業寺始建於北朝,盛於唐。唐高祖武德末,道宣律師卓錫於此,潛心著述,開創了律學研習與傳授戒法相結合的律宗,凈業寺因規範傳戒儀軌,創立戒法築壇而名揚四海。從此,千載悠悠,佛教各宗派以南山律為天下律法正宗。
2017年秋,凈業寺重開戒壇,延續千年之傳統,承接淵源之正宗,為佛教為天下眾僧傳授新戒。
攝影師羅毅虔誠,聰慧,素來痴迷於終南山之人文風物,與凈業寺有緣。他的《南山律音》,反映了這樁千年盛事的一個小小的側面,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大型交響樂中的「抒情的慢板」。
攝影系西方人發明的東西,東來之後,本土化的進程頗不順暢。不順暢之根本在於西方視覺藝術的寫實性與中國視覺藝術的寫意性之間的無法徹底的融合併存,攝影之客觀紀錄與攝影之主觀抒發一直「疙疙瘩瘩」,沒有日月同體,陰陽互生。
「中國畫從來都不畫東西。」在這樣的文化傳承之下的中國攝影,如何借西方攝影的軀殼和皮囊,生長自己的骨血和精神,這是每一個中國攝影人都應該無法迴避的命題。
羅毅與我有師生之誼,我們常常就他的攝影研討。這次《南山律音》的拍攝,我們十幾次交流,不斷看片反省。就是要「跳出敘事,直抵人心。」
要「跳出敘事,直抵人心。」首先就不能為現實時空的邏輯和秩序所左右,也不妄圖把事件描述清楚。而且,還要打破宗教題材拍攝儀式化的傳統思維定式,讓照片中人與景脫離了真實的語境,演變為一種「抒發本我,自由自在」的記憶圖景。
《南山律音》的作品有兩點值得關注。
羅毅在拍攝中很好地融進了作為拍攝者的他自己,把自己的感覺消融在照片之中,這是攝影的難得境界,也是攝影最可能與中國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精神基因產生「嬗變」的所在。攝影之所為攝影,就是要有一切語言無法闡釋和表達的功用,它通過「眼睛對眼睛」的方式,達到「心靈到心靈」的效果。
羅毅還將被拍攝者從現實場域中「鎖定剝離」,讓之成為一種值得我們再三撫慰和無限留戀的「超越現實的圖景」,這其實是攝影任意切割並靜態固化現實時空的根本屬性,優秀的攝影師就是要從現實出發,從而超越現實。
羅毅的照片有些這個意味,或者說,他還沒有達到,但是他面朝了這個方向!
好,不再多說。以凈業寺方丈本如法師的詩句結尾:
「梵行已立,所在已辨。不受後有,長揖世間。」
是為序。
鞏志明
2018年1月9日於不不居
《南山律音》後記
記得西方有句諺語:「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則只是被淋濕。」在攝影這條路上,我早已淋得全身濕透,期盼著感受雨的精妙。濕透了,才會有感受。濕透了,反倒能縱聲大笑。大笑著,與雨共舞。
2017年8月在少林寺碰見了多年未見的本如法師,回想當年法師的教誨,心存感念,總覺得應該盡點微薄之力。在與法師的攀談中,得知凈業寺即將舉辦傳戒法會,於是提出想體驗一下,承蒙法師首肯,這一願望得以實現。
梵音渺渺,我感受到了力量!這力量從何而來?這力量就在木魚、鐘磬和頌經聲中,在整齊劃一的行禮中,在柔和、深沉和略帶蒼涼音調滲透出的信仰中。如此多的視覺元素撲面而來,一時間不知如何處理,手足無措地陷入表達與再現的混沌與迷茫。我在尋找、思考著選擇一個更適合地表達方式…
緣由因生,能拍出以上照片並印製成書,如果沒有本如法師的肯定和支持以及鞏志明老師的鼓勵和幫助是不可能實現的,在此表示由衷感謝!還要感謝凈業寺僧俗大眾以及受戒的戒子們包容與接納,沒有他們的配合也是無法實現的。最後,限於本人的能力與水平,在不足一月的時間內拍出的影像,也只是管中窺豹地觸及一點皮毛,其中難免瑕疵與遺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羅毅2018.1.4.寫於家中
※各路春聯已經集結完畢,等大家收藏!
※看這些蘭花,才明白「膚淺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TAG:亮寶樓 |